电磁铁教学反思

电磁铁教学反思

王 淑 杰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用电器中。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制作铁钉电磁铁,指导学生自己在铁钉上绕线圈做铁钉电磁铁,自然就很容易理解什么叫电磁铁了。反复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磁性的有无可以用电流的通断来实现。

制作铁钉电磁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本节课和以下两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多次绕制电磁铁的线圈,所以用来绕线圈的导线选用较细的漆包线,课堂上,发现有的学生用的导线比较粗,不利于制作电磁铁。导线长约1.2米为宜。

(2)制电磁铁的铁钉最好用长8厘米以上的大铁钉,又短又细的小铁钉效果不佳。电磁铁的铁芯都是软铁,断电后磁性完全消失。我们使用的铁钉不是软铁,做电磁铁断电后有明显的剩余磁性。解决的办法是先作火烧处理,即把铁钉放在火上烧红,再让它慢慢冷却。还可以用细长的螺丝杆来做铁芯,螺丝杆一般比钉子软些,不要用钢钉。

(3)讲制作时只要沿着一个方向绕就可以了,这样各组制作的电磁铁绕线的方向很可能不同,有利于他们在后面的研究中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的问题。

(4)用小号的大头针或订书钉来测试电磁铁有无磁性,效果比用回形针好。实验时,有的小组做的电磁铁仍有剩磁,教师要给予合理解释,并告诉他们只要轻轻敲一下铁钉剩磁就没有了。

(5)提醒学生不要把电磁铁长时间接在电路中。否则,电池会失效。

 

第二篇:《电磁铁的磁力》教学反思

《电磁铁的磁力》教学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XX县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中,我展示了《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我通过演示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实验以及播放电磁起重机的视频导入。再通过学生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测以及制定探究实验计划,接着通过以线圈的圈数为例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和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和分析,在讨论中重点关注异常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对科学的一般过程的学习:提出问题--猜测--探究。

通过上课,我发现几个方面值得我思考:首先,学生的前摄抑制非常严重,在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中,自然而然的结合前一课《电磁铁》,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是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有关。而忽略了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区别。因此在猜测时,要重点强调磁力的大小,突出磁力大小四个字,能用另外颜色的粉笔重点突出。其次,经典课《摆的研究》一课,同一课时共同研究了摆长、摆幅和摆锤的三个因素。整合了三个活动,巧妙的结合,让这一课本该是紧张的课时安排显得非常充分。由此可见,《电磁铁的磁力》一课,也可以借鉴《摆的研究》整合三个活动。整合为“电磁铁的磁力研究”,同时进行铁芯粗细、线圈圈数和电流强度的实验。既充分的开展活动,又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研究所猜测的因素。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探究,而不是做老师安排下的操作员、实验员。如此安排,这课的活动才是充分的长时

探究。这里的活动充分了,后面的讨论就主动起来,学生的问题能聚焦,也能深入思考。最后,出现异常数据时,少数几组进行数据的重做,多数只是把数据填起来,没进行讨论和思考。这是好的科学课没有的现象。对展示的异常数据,有不同意见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果对异常数据都不提出异议了,那这数据做出来就没有意义可言。科学课中,要常常引导学生关注异常数据,同学要让学生去分析异常数据得来的原因。从自己的操作中,那别的小组的操作中比较得到,或者思考可能会引起出现异常的原因。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大的发展,让科学课真正提高学生素养而不是简单得出结论,应对考试。

类似于《电磁铁的磁力》的课有比较多,如《摆的研究》、《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运动与摩擦力》、《溶解的快与慢》等三因素的课都可以试着整合。这样就既避免了活动太多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活动。在今后的课中,充分展现科学前概念、整合探究活动和关注异常数据的分析是我和其它科学老师要努力去做的。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实际行动,是科学老师要引导的实际行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