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教学反思

中国农业教学反思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是本章重点内容,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教学过程反映出学生对于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类型了解不多,所以在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过程中出现些困难,通过适当引导能很快理解这部分内容。例如我国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新疆绿洲农业等,通过提示当地的降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学生很快说出影响因素是水源。而对于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实例学生能很快举出,而且气氛很活跃。第二课时进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6中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照片特别感兴趣,我正好由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比较这6幅景观图的差别从而看出农业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再分析每一种农业阶段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对于原始迁移农业的内容学生基本自主可以完成,对于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学生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就属于这种,即使学生没有太多种地的常识,但提起相关内容他并不陌生。而对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学生则不能很清楚的理解,因此在这里补充了澳大利亚的气候和地形知识以及东水西调工程,同时对于现代混合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做了简单补充,这样学生顺利的理解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

 

第二篇:《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课标分析

课标有二个层面的要求:

1.能够对某一具体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布局以及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了解该区域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2.通过对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和问题,以及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分析与认识,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发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实现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并能独立分析其他别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问题,并提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能指图说出东北区的位置和范围;简要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基本概况;能够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来分析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优势;能够发现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 能够知道如何收集和运用哪些材料说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生产现状;能够尝试提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能够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认识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知道我国的粮食必须自给自足,不能依赖于进口;能认识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并自学节约粮食;通过认识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认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化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农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东北地区是最符合课标要求的一个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分层次呈现教学内容。

第一层次内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教材主要涉及的是自然条件。教学实际中,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

第二层次内容:农业生产资源。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

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教材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需要,适当补充介绍其他农业资源。

第三层次内容:农业生产现状,包括农业布局、农业成绩与问题等。

第四层次内容:发展建议。根据该地区目前农业资源特点、存在问题的限制以及市场需要和国家需要,该区域应该调整发展方向,确定并采取新的措施与方法,以确保该区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重点、难点

1.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重点

2. 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重点

3.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重难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谈话法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类型】授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了解东北地区。

昔日的北大荒→建设北大荒→今日北大仓→再现北大荒。

〖学习新知〗:

播放赵本山的小品《丰收》,让学生初步感受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情况。

探究东北农业的发展:

●温故知新:复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创设情景课前探究:东北一游。

●提出问题:带点什么(旅游用具)?看点什么?吃点什么?玩点什么?听点什么?

买点什么?

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合作探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提起东北的农业生产,老赵很是骄傲,是哪些方面让老赵觉得这么牛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 提出问题 : 东北地区有哪些优势条件?这些条件对于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

响?

●创设情境

多媒体显示:

资料一: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统计表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资料三: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资料五:一组图片展示东北工业发展。

●自主探究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发言,由学生自己来整理答案。

●探究小结

教师活动:对于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适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 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顺势引导。

二、农业生产和布局

[指导自学] 读书并思考:分析东北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

[小结]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设情境

资料一:黑土的感叹

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地之一。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资料二:土地增值让农民“越轨”

资料三:森林再遭劫难

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从1977~19xx年第2次清查到1984~19xx年第3次清查之间,东北林区成材林年均过度采伐1亿立方米。而1989~19xx年第4次清查与第3次清查相比,在清查间隔期内,东北林区成材林年均减少1.1亿立方米。

资料四:新东北现象

曾经辉煌的东北农业时过境迁,经济效益提升艰难,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原来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都遭遇到了难卖的尴尬。东北三省出现的这种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下滑等现象被称为“新东北现象” 。

感悟资料 通过阅读以上的资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探究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探究活动 分小组讨论,组内总结,达成共识,选代表发言,畅所欲言。

●教师活动 适时点拨,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展开辩论。

●探究小结

(1) 黑土在不断的流失、天然林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2)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3)在东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创设情境

(1)简要总结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提供国内、国际农业生产趋势与市场需求材料。

●探究问题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探究活动:分小组讨论,组内总结,达成共识,选代表发言,畅所欲言。

●探究小结

鼓励学生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提出他们的设想,并记录、整理。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2)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

〖推荐性作业〗:

1、请写一份分析报告具体分析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假如你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的策划者,如何对症下药,让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有效的方法。

【板书设计】(见课件)【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

1.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加成功与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教师应予以暗示、提示或者诱导,尽量学生能领悟到参与教学的喜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

2.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新颖、详实而富有时代感的案例进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借助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解读材料、生疑质疑、组织答案、踊跃发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现了自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下,使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4.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典型例题】

[例1] 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将建设成全国性的( )

A. 商品粮基地 B. 商品棉 C. 林业基地 牧业基地 D.

解析: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农林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这里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优势(东北平原居全国三大平原之首)、森林资源优势(东北林区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和矿产资源优势等三方面,而且不管是人均面积还是人均林地面积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特别适宜建设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生产基地。

答案:AC

[例2] 有关东北沼泽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

B. 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C. 应全部开垦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 要有计划地保护沼泽

解析: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既有沼生和湿生植物、沼泽动物和微生物,又有各种非生物系统;不能忽视沼泽在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在合理开发利用沼泽的同时,对某些类型的沼泽要加以保护。

答案:A、B、D

[例3] 东北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 宜农荒地多

C. 土壤肥沃

D.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解析: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域。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的商品率高、增产的潜力大等。东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就自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就其社会因素而言,东北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剩余的粮食较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因此,商品粮基地的形成过程中,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答案:D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其中第3、8题为双项选择)

1. 东北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是( )

A. 北部有春小麦、大豆 B.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水稻

C.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甜菜 D. 南部有春小麦、棉花

2. 关于东北森林资源及林业基地的正确叙述是( )

A. 森林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西侧、长白山东侧和小兴安岭山地

B. 森林树种丰富,多以云杉、冷杉为代表的寒温带针叶林

C.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木采伐基地

D. 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退湿地还林,加强抚育和更新

3. 关于东北平原黑土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平原中东部发育为黑土,中西部发育为黑钙土

B. 黑钙土分布于松嫩平原的东、北和三江平原的西部,黑土分布于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C. 黑土土层厚,腐殖质层薄,有机质层厚

D. 黑土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4. 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

A. 秸秆还田 B. 增施化肥 C. 植树造林 D. 焚烧秸秆

5. 如果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将可以( )

A. 降低环境质量 B. 使农业减产

C. 有大量沼泽动植物资源 D. 使气温年较差增大

6. 下列商品粮基地,提供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的是( )

A. 江汉平原 B. 太湖平原 C. 松嫩平原 D. 三江平原

7. 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基础是( )

A. 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 B. 大力发展养殖业

C. 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8. 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

A. 农作物生长 B. 黑土冲刷 C. 使用化肥 D. 水土流失

9. 东北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

① 大兴安岭 ② 小兴安岭 ③ 长白山地 ④ 三江平原 ⑤ 松嫩平原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0. 目前东北林区生产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包括( )

A. 采伐 B. 综合利用 C. 营林 D. 提高森林覆盖率

11. 下列城市中最接近小兴安岭的森林加工工业中心是( )

A. 哈尔滨 B. 佳木斯 C. 长春 D. 齐齐哈尔

12. 我国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

A. “三北”防护林体系 B.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

C. 沿海防护林体系 D.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二. 综合题:

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1)填写山脉名称:A ,B ,C 。

、 、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平原及代表性土壤和作物分别是: D 、 、 ;E 、 、 ; F 。

(3)东北区的地形结构特征是

(4)图中数字代表的邻国分别是1 ,2 , 3 ,4 。

(5)20xx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停止开垦北大荒沼泽地的决定,试从生态学、经济和政

。 治三方面说明这一保护湿地的举措的意义。 (6)停垦沼泽后农业发展的出路是

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1)图中土地资源类型:A是 ;B是 ;C是 。

(2)图中B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原因是( )

A. 水热条件优越,复种指数高

B.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农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单位面积产量高

D. 人均耕地面积大

(3)图中B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的种植面积、产量

呈上升趋势。刷新了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记录,试分析这一现象的气候条件 。

(4)图示地区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 (能源)和

生产基地。其南部地区形成了以 (轻、重)工业为主的 工业基地。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1)图中范围内的防护林是我国著名的林业生态工程 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 。

(2)图示区域内共含有 个经济地带,共有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它们是齐齐哈尔、 、 、吉林、 、抚顺、 、大连。

(3)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是 ;木材的采伐原则是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A 2. A 3. A D 4. A 5. C 6. D 7. A

8. BD 9. B 10. A 11. B 12. A

二. 综合题:

1. (1)长白山地;小兴安岭;大兴安岭

(2)D;三江平原;黑土和沼泽土;小麦;E;松嫩平原;黑钙土和黑土;玉米;F;辽河平原;褐土;水稻

(3)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朝鲜;俄罗斯;俄罗斯;蒙古

(5)①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和水源地,能调节气候,保护环境,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等的栖息地

② 沼泽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

③ 我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6)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1)草地;耕地;林地

(2)BD

(3)春小麦;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

(4)石油;林木(木材);重;辽中南

3.(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2;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

(3)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

【励志故事】

换只手

摩根是美国的大富豪,在他年轻携妻闯美国时,还是一个穷光蛋,为了生计,开了一家小杂货铺卖鸡蛋。摩根卖鸡蛋时发现顾客常常抱怨他的鸡蛋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于是他让妻子来卖鸡蛋,结果顾客不仅不嫌鸡蛋小,反而对摩根的态度和印象也大大改观了。

原因是摩根的手又粗又大,使鸡蛋相形见小。同是一个鸡蛋,放在一个女人的纤细手里和放在一个男人粗壮的手上,在购买者的视觉上,鸡蛋就不是同一个鸡蛋了。能够把鸡蛋放在纤细女人的手上卖,“粗”与“细”一颠倒,便顾客盈门,财源滚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