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教学反思

明德小学 叶其志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为了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做了如下尝试:

1.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打破了旧的模式,由以教师讲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这节课中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信息与全班同学共享,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亲自参与,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指导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先求什么在求什么。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同时,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这节课教师力图体现这一点。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学会辩论,用自己的方法去说服别人,要让同学理解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有一定的理由让别人接受,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数学的表达与交流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4.这节课中,我从生活问题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师教学的切入点,使生活与数学联系更密切。这一做法打破了旧教材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第二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教学反思

《手拉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内容,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根据本课实际,我认为做得好的方面有:

1.将类比、迁移思想渗透其中,在两个比较中总结归纳。 本节课的小数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是整数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的延伸,所以学习过程中,我注意比较讨论、迁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引导学生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进行比较,归纳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第二次引导学生比较12.8×3+7.2×3和(12.8+7.2)×3两个算式,归纳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通过这两次比较,使学生在类比、迁移中适时延伸知识的应用,达到本节课的技能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的引路人。因而本节课中,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探究活动中,能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渗透爱心教育。

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离开良好的思想行为教育,那么更多的技能培养都将毫无价值。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是为了掌握技能,他们还将从中学习如何去做人!因而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我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心教育的渗透,促使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1.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不足,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应必不可少。这其中不仅培养的是一种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体验多方位思考的学习观。这节课中,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时间较少,忽视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2.对学生鼓励的语言还是不够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