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力求突出两大方面的特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计算方法,并逐步得出结论。例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分步列式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从而引入分数混合运算,并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这样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了。2、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没有注重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线段图将这些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得失,有很多不足,同时也有很多困惑。 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法的问题,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等知识。学生因为有了牢固的旧知,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学习中来,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新知即可水到渠成。比如,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一次性通分,一次性计算”,这一特殊计算方法,对分数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中的“一次性约分,一次性计算”,启发特别大。

我发现自己的教学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分别是:

课堂上,自己放得不够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偏少 比如,刚刚提出一个问题,我便会急着让学生回答,或宣布小组合作讨论等。这样就会造成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偏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我也会急着去暗示或公布答案,唯恐学生不会,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包办代替、急于求成,都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篇: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反思

邹海洋

分数混合运算(三)是北师大版P60-61的教学内容,关键是要让学生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今天我上了这节课两次,分别在五(3)和五(4)班,但教学效果是显然不同的。

一、 五(4)班上课的上课程序

我先是问学生世界的水日是什么时候?在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后出示例题:小刚家四月份用水12吨,比三月份节约了1/7,三月份用水多少吨?待学生读完题目后:先请学生估计一下,哪个月份用水少?并说说为什么?然后解决 三月份到底用水多少吨呢?

(1)刚才同学们通过这个条件估计出四月份用的水少,那“比三月份节约了1/7”具体是什么意思?谁还想说说你的理解?

就是说比三月节约的这一部分是三月的1/7。把什么看成单位“1”?

(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在教学时我是先引导学生先画九月份的图,再根据条件画八月份的图 12吨

节约1/7 ?吨

后再让学生根据图来写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 在五(3)班上课的上课程序基本上是一样的,不同就是在

(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在教学时我是先引导学生先画八月份的图,再根据条件画九月份的图

?吨

八月份:

12吨

通过教学存在 这样的的问题:

1、在估计时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比九月份的多,但估计大约是多少时?学生未能估计出大约是多少。不知道从何入手。

2、在五(4)班教学时先先画九月份的图,再根据条件画八月份的图,学生比较难理解,在根据图列方程时有一半学生是x+1/7x=12这样列的。而且有些能列出方程的同学也说不出理由。在五(3)班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先画八月份的图,再根据条件画九月份的图列方程时,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较快较正确地列出方程,对方程的理解也比较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本节课在估计方面还是应该在平时多培养学生进行此类的教学,使学生养成经常估算的习惯,哪怕学生估算不对,但能知道一个范围对学生的计算也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如在本节课的例题教学中,学生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比九月份的量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在画图方面应该让学生先画单位“1”的图,不管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还是未知量,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题目分析题目,进而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好更高的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