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案例评选

题目《说“木叶”》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高中 2学科: 语文 3 课时安排: 一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搜索资源读懂文中涉及诗歌。

2 查阅资料了解关于诗歌“意象”“意境”知识。

3)揣摩何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 培养学生联想力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 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

3 通过“意象”“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从文章所阐释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 融会贯通。

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属于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旨在探讨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现象,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审美活动。《说“木叶”》通过“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内涵和抒情意蕴的不同展现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因而通过“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区分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是本文重点。另外本文旨在通过例子讲明一个文学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阅读课文,品读诗句,于品读中感悟。

2 分析合作探究把握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3 动手练习,于练习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 培养学生联想力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

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

3 通过“意象”“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从文章所阐释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

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

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 品读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导学案

一、导入设计

(学生齐读) 杜甫的《登高》(课件展示)

诗中最能体现秋天苏木萧条、空旷辽阔景色的诗句是哪两句?

明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什么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用“落木”而不用“树叶”呢? “落木”在中

国古典诗词中究竟有怎样的文化意蕴呢?今天我们一起到课文《说木叶》中寻找答案吧。

二、结合问题研讨课文。

观看有关“树” 、“叶” 、“树叶” 和“落叶” 、“木叶”和“落木”图片结合课文回答

问题

(学生品读,合作,讨论,归纳,展示。教师适时点播,评价,师生共同明确。)

(学生结合导学案回答问题)

1、请找出有关“树” 、“叶” 、“树叶” 和“落叶” 、“木叶”和“落木”的

诗句,并根据诗句分析这些意象出现的季节、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涵义。

(板书“树”字并明确)

树叶 使用场合:春夏;

特征:繁茂的枝叶,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饱满;

意味:密密层层,浓阴满地。

(把树换成木,就成了“木叶”, 板书木字,这个意象有何特点?)

木叶 使用场合:秋风叶落;

特征:木质的树干,隐含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

意味: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有飘零意味,会让人感伤 ,离人的叹息,游人的漂泊。

( 把叶字去掉,前面加一个落字,板书落字,又有什么细微的变化?) 落木 场合:深秋;

特征:空阔。

(四个字画成叶子的形状)

2、分析了这些意象的内在含义,联系课本思考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事物会有如此丰富的特

征?

明确:诗歌中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板书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答案在第几段?

明确:第五段。画出来,请齐读。

( 衔接语:简单的几个字,一片小小的叶子,结合诗句,经过作者的分析,有了如此多的意蕴。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也要去体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内涵。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月”的诗歌。

三、学以致用(请大家快速读,细细品。)

1、说出“月”在诗句中含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白居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说木叶教学案例评选

2、请举出含有“水”的意象的诗句(包括作者、出处),并说出“水”在诗句中的内在涵义。 流水:

四、拓展应用。

请围绕意象“水”或者“月” 写一段话,要突出意象暗示性的特点,有一定的意境,并表达一定的感情。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了解了树叶、木叶、落木、落叶的细微差别,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即诗歌语言有暗示性的特点。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五、练习

(一)课内练习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1、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选取寒雨、黄叶、昏灯、白头人等典型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苦凄凉的画面。

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二)课外拓展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这种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明确: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板书设计 树 落

诗歌语言

暗示性

教学反思

叶 了很多时间,也让学生在动手查询中感到了学习的趣味性。木教学中以互联网图片结合课文理

解更加感性的让学生理解了“树叶” 和“落叶” 、“木叶”和“落木”的不同,了解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内涵。应大胆放手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品读,思考,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运用。多些读书声,多些学生的参与,多些动手训练语文课堂一定能活色生香。 课前充分准备是本课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前通过互联网查阅本文诗句及意境意象知识节省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河南 学校: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 姓名:王巧玲

职称:中教二级 电话:135xxxxxxxx 电子邮件:849573171@qq.com

相关链接:

/view/17aeec1655270722192ef7a8.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8759&highlight=

/wsy163_com/blog/static/13246xxxxxxxxxxxx0929/ /p/1194328838?pn=2

/show/1/47/c86e27a4a84d70a6.html

.cn/html/2009/1103/3878.html

/user1/juniorbio/2010972253.html

 

第二篇:说木叶教学案例评选

《说“木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 培养学生联想力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 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 3 通过“意象”“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从文章所阐释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

“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 品读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导学案 一、导入设计

(学生齐读) 杜甫的《登高》(课件展示) 诗中最能体现秋天苏木萧条、空旷辽阔景色的诗句是哪两句?

明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什么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用“落木”而不用“树叶”呢? “落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究竟有怎样的文化意蕴呢?今天我们一起到课文《说木叶》中寻找答案吧。

二、结合问题研讨课文。 观看有关“树” 、“叶” 、“树叶” 和“落叶” 、“木叶”和“落木”图片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学生品读,合作,讨论,归纳,展示。教师适时点播,评价,师生共同明确。) (学生结合导学案回答问题) 1、请找出有关“树” 、“叶” 、“树叶” 和“落叶” 、“木叶”和“落木”的诗句,并根据诗句分析这些意象出现的季节、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涵义。 (板书“树”字并明确) 树叶 使用场合:春夏;

特征:繁茂的枝叶,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饱满;

意味:密密层层,浓阴满地。 (把树换成木,就成了“木叶”, 板书木字,这个意象有何特点?)

木叶 使用场合:秋风叶落;

特征:木质的树干,隐含落叶的因素,微黄,干

燥;

意味: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有飘零意味,会让人感伤 ,离人的叹息,游人的漂泊。

( 把叶字去掉,前面加一个落字,板书落字,又有什么细微的变化?) 落木 场合:深秋;

特征:空阔。

(四个字画成叶子的形状) 2、分析了这些意象的内在含义,联系课本思考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事物会有如此丰富的特征?

明确:诗歌中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板书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答案在第几段?

明确:第五段。画出来,请齐读。

( 衔接语:简单的几个字,一片小小的叶子,结合诗句,经过作者的分析,有了如此多的意蕴。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也要去体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内涵。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月”的诗歌。 三、学以致用(请大家快速读,细细品。) 1、说出“月”在诗句中含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白居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说木叶教学案例评选

2出处),并说出“水”在诗句中的内在涵义。 流水:

四、拓展应用。

请围绕意象“水”或者“月” 写一段话,要突出意象暗示性的特点,有一定的意境,并表达一定的感情。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了解了树叶、木叶、落木、落叶的细微差别,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即诗歌语言有暗示性的特点。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