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 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图形一和图形二的图形,接着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一个图形周长长一些,让学生通过测量探究出图形一是长方形,图形二是正方形,最后要让学生探讨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正确性。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的组织作用不能忽视。学生自主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

三、练习设计开放有层次。

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周长与边之间的关系。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要求正

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因此基本练习没有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自己在量的过程中体验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让学生巩固一下基本方法。

整节课上下来,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有点急于求成,从练习中发现学生还是习惯用原来的计算方法。

二是对于有难度的习题,给学生探讨时间短。

三是在教学中激励性语言跟不上,并且在课堂上的机智还欠缺。 今后的教学要注意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第二篇:《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1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什么是周长》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周长的含义,而让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则是关键。

在这节课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蚂蚁赛跑”的教学情境,并且充分利用ppt课件和学生身边的教材,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通过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 空间与图形 ” 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认”到“描” ,又到“摸”最后再延伸扩展到“量”。

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

再次,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在认识了周长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寻求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量一量腰围和头围,通过量一量、围一围、等方法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合作学习的乐

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老师要抓住学生的亮点引导学生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从而优化求周长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作铺垫。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两个人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活动,同时算一算图形的周长,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激发

总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班级人数多,个别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在活动描一描及量一量中比较慢,为了照顾到这些孩子,使教学的进度比较慢,没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小组交流时,让学生说的时间太短了,还应该让他们多说,在小组内交换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都应该给以鼓励。

3、另外,我感觉最遗憾的还是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几种图形的周长,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有的学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