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教学反思

《搭配》--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智慧开门”、“衣服搭配”、“涂色美工”、“摄影超人”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中把排列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知何谓排列。我觉得在本节课中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一、创设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整节课始终用 “闯关”活动模式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猜年龄”这个活动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的规律。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设计了三个活动:“数字超人”、“涂色超达”、“摄影超人”。

二、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以“闯关”活动贯穿全过程,为学生创设了3个实践操作的机会:组两位数、涂颜色、排位置。通过创设“猜年龄”中有趣的数字排列,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数字超人”、“涂色超达”、“摄影超人”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领悟新知。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悟协调合作,既让学生感悟了新知,又体验到了成功,获取了数

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堂课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这种活动式的数学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发现了只有按照规律有顺序地排一排,才能实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

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原本预设让学生从比较中得知按规律排的好处,但是学生出示了两种方法后,师马上肯定方法的好处,但没能让学生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加深印象。这种预设与生成的不同,在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生成性的资源。

(2)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意识到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来排,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样的规律来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排,促进课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一篇文章越修改越精彩,一节好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课堂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成为一堂真正的好课。

日照市朝阳小学 安丰秀

 

第二篇:《配白》教学反思

生态体验:让生命之花开得别样绚烂

——《配白》课后反思

沙市实验中学 谢俊平

关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我们人的一种本能,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却惊奇的发现,这一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正在受到社会上诸多负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许多学生也开始悄悄地将关爱之情藏于心中,而不再付诸行动。鉴于此,我希望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走出心理束缚的困境,自信而快乐的将关爱之情进行表达。

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细腻的现场体验,我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生情感的真实表达上,通过视频,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交流,鼓励学生在交流碰撞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并能够指导今后的实际行动。本节课,老师不作任何观念上的引导和行规上的要求,所有观点和结论均由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出,十分注重课堂的现场生成。

作为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第一个环节便是营造体验场。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则视频,学生按照课前随机分好的小组为这则日本公益广告配中文旁白。其实,配白的过程就是一个营造体验场的过程,学生在配白过程中必定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与视频内容比对后,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进而慢慢进入到老师创设的环境氛围之中。

营造体验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在最初的试教中,由于我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致于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极为浮躁,既不能静心倾听老师的引导,也没有真实的情感表达,甚至在交流分享的时候互相推诿,表现极为消极、松懈。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调整了思路,修改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充分借助给视频配音这一活动,牢牢抓住视频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具体事例来挖掘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进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配白活动的进行和深入,学生对体验场环境气氛的适应与认同也在不断增加,心理上的束缚也在一步步解开,于是,我适时地抛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话题:“看了这则视频,你有何感受?在你的生活阅历中有没有和影片中男主人公类似的经历?”这一话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而且一旦有同学开口发言,他的生活阅历又会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加速体验场中其他同学的思考,形成浓郁而持久的体验场氛围。

受到体验场气氛的感染,学生们已经从拘谨、束缚的状态中走了出来,纷纷讲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感受以及自己对“关爱”的认知和思考。讨论交流中既有观点一致时的颔首一笑,也有意见不同时的唇枪舌剑,而此时,老师也以普通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平等而开放的对话,彻底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潜藏的能量,他们已然成了课堂的主人,思想的碰撞时时闪耀出智慧的光芒。这时,我们会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的成就与满足,看到一种久违的活泼而昂扬的生命样态。

在学生广泛参与讨论交流之后,我提出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此刻,你有什么新的领悟?”不言而喻,所谓“新的领悟”,是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视角及思维发散到他所生活环境的其他方面,引导学生融通和澄明现实世界的生活关系,诱发和唤醒更为广泛的道德体验,在经历生命感动,体认美善人生之后,逐步树立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即生态体验教育中的“反思性表达”。

因为有了“开放式对话”这一环节的进一步铺垫,学生们很轻松地便联系到“让座”

以外的其他生活经历,表达也更加趋于理性,思考层次更加深入,不知不觉中已经由随性的感知上升到了道德行为自我约束的高度,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自我洗礼!

考虑到尊重学生认知的个性差异,我在课的结尾又设计了一个小活动——为本节课拟一个标题。拟标题,既是学生对本节课所感所思的精炼表达,也是一次思想成果的集中展示,活动虽小,却意蕴丰富!

一堂课,无论环节的设置多么科学严密,都有可能出现让老师猝不及防的意外情况。在正式比赛之前,我不同班级进行了多次试教,尽管流程一样,可是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班级,学生争抢发言的机会,可是有的班级却异常沉闷,强烈的对比,让我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排除学生差异这一客观因素,使每一次课都能达到一种基本状态即:学生认真参与,交流分享真实有效。

在不断摸索中,我慢慢找到了一些方法。要想每一次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基本状态,需要注意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精心布置体验场,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体验场的布置可以先从硬件着手,比如:桌椅尽量摆放成环形或半环形、灯光尽量偏暗一些、背景音乐以柔和舒缓的曲子为主??当然,软环境也同样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我在上课伊始就明确提出三个要求:1.请大家集中注意力,保持思维的专注。2.听从老师的指令。3.在活动中请不要鼓掌,如果你很欣赏某个同学的发言,请你用语言来支持他。实践证明,良好的体验氛围不仅让学生有了“沉醉其间”的切身感受,也为后面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认真倾听,智慧地抓住学生有价值的发言,进行适当追问。在“开放式对话”阶段,学生的发言往往很随意和感性,这时,老师就必须善于敏锐地抓住其中有价值的发言进行追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入思考,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老师自始至终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受到体验场气氛的影响,内生态系统已经开始涌动,如果老师能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抛出话题,学生便会欣然抓住这样一个分享经验、宣泄情感的机会,场面自然也就不会沉闷。当然,老师在活动中除了平等地参与讨论,还需要密切关注现场状况,适时作出引导和拓展,保证活动质量。

第四,坚持尊重、兼容并包的原则。在倾听学生经验分享、情感观点表达时,老师一定要坚持尊重、兼容并包的原则,不去过分追究谁对谁错,不要过分追求一元的价值观,也不需要作道德价值方面的评价,因为,对话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分享者对当下生命感受的一种诉说、感悟和反思。

以上就是我上完这节课后一点小小的感悟。生态体验,不仅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也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看着眼前一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生命,我的心被彻底震撼了,不禁想由衷地说一句:生态体验,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还有很多困难等着我去克服,唯有潜心钻研,努力进取,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