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冯学列

我认为学习《论语六则》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华和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道理。 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好像真的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了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去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祖先,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课就没有白上。

说到我的教学过程,那么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语录的相关内容。上课我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加大读的力度,例如散读、齐读、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通过读的训练,同学们对课文就容易把握。为后面的讲解奠定基础。从读入手,这样也就更好地是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因为《论语》都是文言文,又是大思想家的理论,在学习上有难度,后来经过研讨,学生积极的解决疑难,还很顺利。《论语》渗透着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做人修身,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此时正是需要这一教育的时候。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对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篇:论语六则导学案

《论语六则》导学稿

论语六则导学案

一、课前预习

1、 导入:

2、 介绍孔子和《论语》:(先谈谈对孔子的了解,再补充)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___,字______,_______期___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_____》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_____和《_____》、《_____》、《_____》合为“四书”。用“子曰”开头,称为格言体;一问一答,称为答问体;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称为对话体。

3、字词

重点词句:

罔( ):_____________

殆( ):_____

何以( ):______

是以:_____。(是:这(代);以:因)

识( ):__________。

厌( ):_____

诲( ):_______________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过程

1、 听课文朗读,并诵读课文,了解诵读的重要性。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

诵读文言文的要求除正音之外,只须要求两点:一是速度要慢一些。二是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

(教师范读)

2、指导第一则的句子停顿:学/而时习之(“时习”之间不停顿)不亦/说乎(“不亦”是固定结构,中间不能停顿)有朋/自远方来(“自远方”介宾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人不知而不愠

(学生自读)

3、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方法:“留、换、补、删、调、贯”六字法进行。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吉句中带修辞瑰坟的说 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原文指代和省略的内容,在翻译时该明确的要明确;翻译时要尽量译出作者的语气。

4、疏通前四则。第一则示范翻译,后由学生翻译做指导。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学习的礼、乐、射、御四种,“习”是实习、温习。“时习”按一定时间实习。学习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愠:怨恨;“不亦??乎”是反问。

(2)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故”是指旧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心得。

(3)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感;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孔子在这时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罔:蒙蔽,迷惑而无所得;殆:不安,恍惚而没有依据)

(4)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但他却说:“哪一样我能呢?”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5、 齐声朗读并能背诵

6、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前四则

看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