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亮教学反思

看月亮教学反思

篇一:看月亮>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上五年级>科学课《看月亮》时,要求学生在晚上观察近阶段月相的变化情况。当我检查学生观察近阶段月相的变化情况时,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回家观察月相的变化情况,有些学生虽然回家观察了,但由于这几天晚上7到8点钟时很难看到月亮,他们没有看到月相。全班只有王炳仁和王子豪能坚持观察,终于看到了月相。遗憾的是,其他学生都不相信他们看到了月相,一致认为他们在说谎。

在科学课上进行质疑,是很正常的,可这种质疑我还是第一次碰到。为了弄清情况,我再次问王炳仁和王子豪到底看到月相没有?他们的回答没有疑问,并且分别说了回家观察月相的时间,月相在天空的位置以及看到的月相情况。我还让这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了当时回家观察到的月相,他们画的月相也无懈可击。这时,部分同学还是不相信他们说的是事实,我迷惑了。

我问一个同学:“你为什么不相信王炳仁和王子豪观察到了月相呢?”她说:“我回家没有观察月相,可吴佳雪同学回家观察都没有看到月相,王炳仁和王子豪能看到月相吗?”她回答得“理直气壮”。我又问了一个同学,她说也不相信,回答也有“理由”??

课后,我向一些学生和>班主任老师了解了陈超和谢杰的情况,发现他们并不是说谎的学生,只是学习成绩很差,在班里不受学生欢迎。

看月亮,了解月相的变化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无关啊。陈超和谢杰两个学生能坚持观察,终于看到月相,值得全班学生学习,可其他学生却不相信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调皮,贪玩,成绩差。这是学生的偏见。科学教学欣赏质疑,科学教学需要探究,但科学教学容不得偏见。愿我的学生能抛弃偏见,尊重事实,学好科学。

篇二:看月亮教学反思

《看月亮》是五年级第一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着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平时的观察,通过逻辑推理,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兴趣。

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认识月相及画月相。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对月亮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月亮的样子,说说自己所画的月亮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以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帮助他们将头脑中比较零散的影象进行整理,从而知道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对于“相”的理解,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加以解释,让学生知道“相”指的是各种不同的形状。

初步推测月相变化。月相变化的规律的认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在这个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自己画月相,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老师的讲解,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月相是怎么样的,知道像那种弯过头的月相是实际中所不存在的。有了这一基础,学生在画月相时就不容易出错误,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用逻辑推理的方式,通过合作交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将自己画的月相贴在初一到十五中的某一天。到底是哪天的月相,到底对不对?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后面的模拟实验,我们需要实验来验证,来观察,来发现。

模拟月相变化的现象。将一篮球模拟为月球,学生当作地球,当老师手持“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时候,学生便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月相变化的特点。活动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并播放月相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而且能从中发现掌握规律的变化。如何正确画月相?月相变化有哪些规律?整课教学中,经过实际操作、模拟月相变化过程,思考相关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然后再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科学精神。

篇三:看月亮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开学初的第三周,我上了五年级上册科学《看月亮》。

我觉得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我能从学生的前概念中发现矛盾引出问题,进而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全班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尽管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长时探究”,但是我在本课设计中的实验前指导仍然花了很长时间,这是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因为这个模拟实验难度很大,在多次试教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实验指导要尽可能做到细致全面。在师生共同探讨了实验方法之后我让一组学生上台试一试完成这个实验,这是一个“试误”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进行调整,虽然花了较长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只有在精心指导多次试误的情况下,学生的实验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还有几点遗憾。首先,实验完成后学生交流时间不是很长,其概念建构不够完整,有点牵强。虽然我在学生记录表下设计了讨论题: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亮面部分朝(下);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部分朝(上)。目的是让学生画好月相后有一定时间在组内交流。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小组学生画好了月相图后就“无所事事”,并没有将时间用在小组交流上。我觉得是否可以让每个观察员在明确了自己所代表时间的月相后,也对其他日子的月相有所体验,在经历了这样的体验后,达成月相变化规律的共识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第二篇:看月亮教学设计

《看月亮》教学设计及反思

韩家店学校

马璐

2011.10

《看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 月相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分钟)(幻灯片1)

1、谈话:关于月亮的事情你知道多少?能否与大家交流交流(只要和月亮有关的)。

2、学生根据课前了解讲述。

二、学习目标:(2分钟)(幻灯片2)

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三、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1、了解月相的概念。

(1) 提问;在你的印象中,你还记得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幻灯片3)

活动一:

1.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画出你看到过的月亮的样子,并试着给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

2.参照《导学评练》第9页的提示,小组合作完成。

3.时间4分钟。

(3) 为什么我们画的月亮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分小组讨论)

(4) 展示七种不同月相形状,让学生排排序。(幻灯片4) (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排的顺序不给予肯定的答案。)

(5) 小结月相的概念: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叫做月相。

2、做实验:观察模拟月相盒内的月相变化。

(1) 向学生介绍月相盒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材料有:小电筒,乒乓球,圆形的盒子)

(2)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球,并说出观察到的月相形状。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4)实验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5)预测今晚的月亮会是什么形状的?

(让学生了解到月出的时刻每日约迟50分钟,每日能看到月亮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3、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

(1)交流月相日记,让学生讨论并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见幻灯片5)

自学提示:

1.根据同学已有的经验和第10页的月相图,总结什么是月相,并分析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2.小组讨论、交流。

3.时间5分钟。

(2)指导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图,认识各个时候的月相名称。(见幻灯片6.7.8)

(3)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

月→再回到新月

(呈周期性变化)(见幻灯片9、10、11、12)

(4)再次给前面七种不同的月相形状排排序,然后给予正确的排列顺序。

三、拓展延伸,月相变化对生活的意义

四、达标反馈(时间4分钟)(见幻灯片14)

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 )发亮。

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月亮是从( )方升起,从( )方 落下。

3.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叫( )。

4.预测今晚的月亮会是( )形状。

5.画出上弦月,下弦月。 五、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探究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见幻灯片15)

附板书设计:

看月亮

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叫做月相。

月相变化的规律:(呈周期性变化)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再回到新月

教学反思:

本课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观察和实际观察,并能够进行有计划的、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和记录,从而发现自然界的一些规律。本节课我充分提醒学生认识观察月相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调整,从而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本课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画月亮、排月亮、观察月相盒里月相的变化,对月相由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课外观察。通过连续观察一个月(或两个月)里的月相的变化,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通过交流日记,让学生体验观察过程,这个过程比他们得到月相变化的知识更为重要。

看月亮这部分知识由于均是通过课堂上把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再加上这部分知识相对有些抽象,学生在理解起来时有些困难。课外活动是布置学生观察夜空真实的月相变化,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来验证科学理论知识。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在课堂上通过一些具体的题目来强化学生对该部分月相变化规律知识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