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单位:杨各庄镇徐流口初级小学 姓名:揣连飞

在以前在教学十几减几时,一般都是让学生摆小棒,摆出13-8=?大部分学生纯粹依赖摆小棒算得数,为计算而计算,觉得计算题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会导致一年级学生厌倦计算,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重点放在情景图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这一心理特征,利用学生熟知的小猫钓鱼的故事,来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创设了《小猫钓鱼新编》的故事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算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帮小猫吧?”“你能给弟弟讲一讲吗?”“你是怎么想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乐于表现自己,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去想怎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知的故事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计算。

这节减法课,尽管有十几减9的计算学习作为基础,但十几减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说要达到熟练计算的要求,难度很大。这次联系情境问题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的体现。这次创设的操作情境,让学生经历了“13-5=8”的算理,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破十法”,“想加算减”,“连减”,“点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你认为哪能种方法可以让猫弟弟学得快?”“猫哥哥是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学生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对

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大提高。

 

第二篇:《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熊怡然

昨天应学校要求上了一节常规课给专家检验,我发现自己现在的心理素质已经成熟很多,好像没什么紧张可言,只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讲完这堂课,小朋友的课堂表现有时候也让我哭笑不得,因为他们天真浪漫,所以才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吧!挺好的,虽然让我有些许尴尬,但是却很真实。

到晚上,刘主任就给我打电话评课了,我很佩服他的敬业精神,给我们这些上课的老师一个个打电话评课,而且绝对不是随便说说就好,在鼓励我的积极上进之余,还给我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1. 课时安排上可以更合理一点,把前面讲课的时间控制在

25分钟内,这样留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时间,检验这节课的效果。

2. 在整堂课中我虽然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但是学生们的积

极性却不是很高,气氛算不上活跃,在这方面可以多些对孩子们的精神鼓励,增加他们的竞争意识,时刻观察他们的表现给予个别的表扬。如刘主任所说,我可以在课堂里面表扬表现得相对突出的小组,让全班同学一起鼓励他们,这样既让他们有更高的积极性,也让其他小组也开始警觉。

3. 一年级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

以后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写字的姿态,他们的课前

准备,上课的状态都需要老师时刻提醒,而我就忽略这些细节的东西,好像没过过多的时间去注意他们这些问题一样,恰恰相反,这些习惯比成绩更为重要,成绩可以慢慢改进,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纠正了。

4. 新课程要求教师只作为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

人。所以我应该给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说,说说这道题的算法,说说自己做题的思路,如果我们总不给他们机会,那他们只会成为做题的工具。

5. 最后快结束谈话的时候,刘主任给我提了个很好的提高计

算的意见。给他们规定一个专门写计算的本子,每天上课前就准备好,做10题左右的计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相互交换改。第一次老师把题目板书出来,第二次可以换种方式可用听写的形式,从读三遍题目慢慢到最后只读一遍题目,锻炼他们会听、会写、会想各方面的能力。

意见我都用心记住了,希望今后在教学过程能够真的用起来,不要只是说空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