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昨天上《济南的冬天》,课的容量很大,一节课要完成两节课的内容较不容易,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是环节要简单流畅;二是各环节时间要扣好。时间是基本扣住了,预留的作文写作当作了家庭作业。环节也是基本流畅了,只是在“温晴”与“响晴”纠结了几分钟。从大家的反映来看,基本面是好的,只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没有板书,学生朗读不充分,评价语过于单调,过渡衔接语言不注意,语言没有诗情画意,请学生的发言不能太随意等,虽然看起来只是小问题,细枝末节,但小细节可以看出大问题,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功与素养问题。一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真是真理。也许就是这些我平时我不注意的细节限制了我的发展,决定了我灰色的前程。看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在这一方面下点工夫,逐步完善自己。

我感觉这堂课有两个大问题,老师们也讲到了,一是主题的讲解有点生硬,有硬塞给学生之嫌。原因出在哪里呢?一是时间不足,这是一个有一个难度的深沉的问题,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二是上面的内容理解与语言品味铺垫不够,这样便不能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三是我作者的作文背景没有讲,学生一下无法理解。解决办法当然是: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最好是小组合作探究,把内容理解与语言品味工夫做到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要适时插入背景材料,

学生自然茅塞顿开。二是内容理解有语言品味浮于表面,没有很清晰地深入到关键点上。这也是这堂课最大的毛病所在,课堂虽然热闹,但给人感觉是流于表面,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点上往深处挖掘,没有引导学生在点上,特别在关键点上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文意蕴。这样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松散的,没有形成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织成立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这样的要求虽然高了点,但也是我们今后追求的目标。解决的最佳办法当然是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最终形成自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当然,要在一节课完成这么大的容量的课,又上出如此高要求的课来,对一般教师来说是奢望,但又是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人家名师能做到,因为人家基本功过硬。

这堂课上成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设计过于开放,没有自己在关键点上的预设。开放是必要的,预设也是必要的,课堂教学要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这样也许就可以避免课堂教学流于表面的弊病。

 

第二篇:人教版 济南的冬天 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参与的程度是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学生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当然,通过“读”感知课文,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我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价,而且点评不到位,不够深入,这一点让人感到有些缺憾。学生说的每一句,都有他们的闪光之

1

处,令人感到欣慰。但是当时在课堂上,我并没有机智地抓住这些闪光点,让这些闪光点流失,课后我也深刻地反思。课堂上我们要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

不足的是,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没有作进一步的引导,致使有的赏析脱离了文本,属于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二是只满足了能力较强的学生,没有照顾到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三是在训练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积极发言的同时没有兼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三点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尤其要注意。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