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避雨反思

《山中避雨》反思

安贵香

《山中避雨》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出本课教材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力求挖出主题的深度,让学生有新鲜感。对本课主题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过美文听读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浅层次的;通过美文美读,学生此时对主题的感知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过美文研读中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是有深度的,不再停留在作者对二胡的爱上,同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乐以教和”,是音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使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

二、力求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的,除了听读这一环节,其他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四人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在轻松的学习交流中,他们的合作、探究中学习方法进一步完善。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3《山中避雨》相关课外阅读 语文版

相关课外阅读

作者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生于一八九 八年。我国漫画艺术

的先驱,同时也是近代有名的随笔散文家、西洋美术音乐家兼教育家,更是多国语言的翻译家,一生著作多达一百五十多种,堪称著作等身。其以寥寥数笔刻画出的漫画,韵味无穷,号称“中国漫画之父”。他的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另外还出版了《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音乐入门》等。翻译作品有《猎人笔记》、《源氏物语》、《西洋画派十二讲》等。

对丰子恺而言,随笔和漫画是两位一体的:“在得到一个主体以后,宜用

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他的散文往往偏重描写平

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者可在字里行间察觉出生活的情趣与生命的源头,体

会到生活的美与哲学。其实,古今中外凡是脍炙人品的佳作莫不拥有这样的特色,那就是借着敏锐的观察,加以丰富的情感表达,自然能创出“凡景语皆情语”的作品,而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正是丰子恺将俯拾即得的生活场景赋予一种新奇的美感,唤起世人对平日视而不见的事物给予无穷的关注。

对丰子恺作品的评价

他在各地发表的散文,能找到的我全读了。阅读时我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的喜悦。

他写得十分朴素、非常真诚。他的悲欢、他的幸与不幸紧紧地抓住我的心。 ——巴 金

清幽玄妙,细腻深沉,富有哲学味。 ——郁达夫

他不把文字故意写得很艰深,以掩饰那实际内容的空虚。他只是平易地写去,自然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赵景琛

他所取的题材,原并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

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 ——吉顺润一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