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案例分析

《青春舞曲》教学案例分析

艺术科组 张 亭

案例描述

在本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是让同学们学唱歌曲《青春舞曲》。在学唱乐谱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

随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课堂行为的结束,我们进入了导入学唱新歌《青春舞曲》的环节。就在大家唱的投入之时,忽然听到教室前面的一个角落冒出一句“不和谐的声音”。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这时我想如果像以前一样,对于违反了课堂常规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那么原本轻松的课堂气氛就会变的很不愉快了。于是心平气合的对那位同学说:“刚才被你突然的“袭击”吓了一跳,这是你的不对,但我觉得你唱歌别具一格,能再为同学们唱一遍吗?”他很羞涩得站了起来,又唱了一遍,教室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试唱,结果可谓丰富多彩,这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多彩的个性和丰富创造力。最后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和鼓励,在《青春舞曲》的歌声中愉快而顺利地结束了本课。

分析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使人的创造性、创新思维潜能力得到开发。作为“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善于创新、善于发掘、善于鼓励、学会欣赏。

本案例中,一个调皮的学生触动了我对音乐教学的思考,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哼唱,这样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多的,但这种时机往往也稍纵即逝,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这种时机。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要成为音乐课堂中的“有心人”擦亮眼睛,在教学中寻找和捕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利时机。

我通过对本案例的反思,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再创造。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本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不只是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

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每个人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抓住教学契机,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把音乐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篇:七年级第三单元歌曲《青春舞曲》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三单元歌曲《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曲的情绪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2、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猜谜语的方式:早穿棉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新疆) 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了解新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物产丰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今天让我们走进新疆,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青春气息。

二、聆听与感受:

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回答问题)

歌曲的节奏:(明快)

歌曲的旋律:(优美)

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聆听不同节奏,唱法的《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1、学生随音乐哼唱旋律、试填歌词,并找出难唱点。 解决难点:

练唱:“美丽小鸟”;(放慢速度唱准)

练唱:“我的青春,小鸟一样”(注意音准)

练唱:“别的那呀哟别的那呀哟”(“别”字语气要加重)。

2、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3、表现与创造。

尝试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4、尝试学习几种新疆舞蹈动作:挽花,动脖子,托帽

四、作者简介:

王洛宾——北京人。

在他的一生中,有62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由他创作的歌曲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作品有《达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出来》,《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之夜》,《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等700多首歌曲。被誉为“西部歌王”。他把新疆的民歌展现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

五、聆听王洛宾代表作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新疆,了解王洛宾及其贡献。

六、感悟升华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当你失去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那就是青春和健康。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让我们抓住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情的民族歌曲《青春舞曲》,在歌声中珍惜我们的青春时光吧。 课后反思:

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在《青春舞曲》这一课中,我紧紧抓住音乐的本身特点,围绕一系列审美活动----感受《青春舞曲》、歌唱《青春舞曲》、表现《青春舞曲》,引导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表现音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歌曲二声部的歌唱学生基础较差,由于课堂时间原因没有进行,深表遗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