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我特别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用师生自己的名字设置“看网名猜金属”的小游戏,让气氛轻松起来,让学生感受接下来一定会是一个快乐的化学之旅。

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创建快乐课堂、创建活力课堂”溶进45分钟里。巧妙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拟人化的故事讲述,使金属与氧气反应平添了几分趣味;“金属大世界  才艺大比拼”的情境设计,新颖有趣,更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使学生自然而然记牢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把探究知识的自主性留给学生,我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整堂课自然流畅,课堂氛围愉快和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这堂课,我对“理念决定课堂”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实际的课堂上,有些环节过于饱满,有的环节没有展开显得仓促,这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还应该适当做些取舍,给学生留下更大的空间。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也成为我今后教学上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第二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 丁红

一、设计意图

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第二课题为《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题内容含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介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共设计了4个活动内容:

活动1:展示历史上金属利用发展史。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讲解,了解人类利用金属的历程,认识人类利用金属不仅与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有关,还与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关。只有真正了解金属的性质才能很好地利用金属资源。也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活动2:自主探究铁、铜、铝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这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实验的现象,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 活动3:归纳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金属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4课堂练习。

二、教案设计

1.课题:人教版第八单元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的金属及有关金属的冶炼历史。

②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③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④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置换反应。

③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以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

6.教学过程

1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6.教学反思:

教材的内容组织符合物质的认知规律,对物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活动中重点知识的掌握及难点突破,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及时讲解、点评、总结,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有效。

3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学案设计

一、探究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铁、铜、铝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实验用品:铁、铜、铝三种金属丝及金属片,酒精灯、火柴、砂纸、烧杯、

小刀、稀盐酸(HCl)、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

3.实验过程:

探究物质的性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是否能燃

烧、是否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

⑵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加热是否熔化、燃烧是否发光、放热、是否生成气体、

生成固体等。

⑶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4.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知道,金属具有的共同物理性质有: ;

金属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

5.置换反应:

二、课堂练习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1.既然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为什么还可以用铝做电线、电缆、高压锅

以及其他常用物品呢? 。

4

3.家中使用的铝锅、高压锅能否用钢丝球擦洗呢?

4.铁、铝、锌等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此原理在实验室中可制备氢气。请你设计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发生装置,要求该装置能方便地控制反应

的进行或停止。画出装置图,试说明操作注意事项。

三、课后拓展——设计、观察与思考

铁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

生锈。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食醋、食盐水、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试设计实验比较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速度,

以供我们在后面课题的学习中进行交流

5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