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朝阳小学 许丽丽

师说:“老师现在往盒内放入一个黄球、一个白球,摸到黄球的可能

性是多少?”

全班几乎异口同声答:“ 二分之一”(学生凭直觉答的) 师说:“为什么用二分之一,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说:“因为盒内只有两个球,而我每次摸到的不是黄球就是白球。

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二分之一 。”

师说:“对,盒内两个球说明摸球的可能性一共有两种,摸到的结果

只能是一种,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那么,现在老师再放入一个红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说:“ 三分之一,因为三个球,说明摸球的可能性共有三种,黄

球只有一个,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 ”

师说:“我现在把红球取出再放入一个黄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

少?”

稍停片刻,全班又是几乎异口同声的答道:“ 三分之二。”

(五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的确很厉害,当时在四年级试讲时,问到此处,学生各种答案都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师说:“为什么是三分之二?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当我问完,班上一部分学生快速把手举了起来,此处是一难点,为了让学生能说的透彻些,我决定让学生先讨论)

下面学生交流,我也参与进去倾听大家的想法,发现小组内未发言的同学会用分数表示但说不清楚为什么。

师说:“哪个小组向大家汇报一下”

组(1)说:“因为它是三个球,说明摸球的可能性共有三种,黄球

两个,所以是 三分之二 。”

组(2)说:“三个球,一个黄球摸到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两个黄

球就是三分之二”

组(3)说 :“我们只要看一看一共有几个球,三个球说明分母是三,

再看有黄球有几个,两个说明分子是二,所以是三分之二。” 师再次强调说:“盒内有3个球,摸球的所有可能性是3种,黄球有

两个,因此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二。”

(当时,没有一个小组想到把球编号,甚至苗头都没有,此处我到底引不引,我在心里激烈的斗争着,看到同学们若有领悟的神情,不说吧,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越说大家越糊涂。接着在随后的练习中,同学们都能准确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

《可能性的大小》是北师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可能性的学习学生从二年级已经开始接触,首先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三年级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四年级认识了等可能性。本单元的学习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的大小。教学难点:讨论用三分之二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基于以上认识,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并制作了实用的课件。在听取试讲后老师们的意见及正式讲后教研室连老师的评课,我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收获如下:

教学设计合理流畅,在与孩子们亲切的交流中,知识成螺旋上升的态势,尤其难点的处理层层深入,学生一点也感受不到内容的抽象,而且学的是兴致勃勃。学生方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整堂课从课前的交流复习到难点的讨论及练习的抢答,再到游戏的参与及最后开放题目的回答,时时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抢答处的第二题向学生渗透了解国粹----象棋的教育,原本没有这道题,当时我在报纸上碰巧看到我们郑州荥阳正在举办首届象棋节,象棋盘中的红方、篮方被摸到的可能性,灵感由此而发,设计了此题。此外,利用excel统计游戏----各组摸球的次数和算出全班的总次数,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

本节课的不足:正如以上片断,在讨论三分之二这个难点的突破上应再明确些,学生想不到把球编号,老师此刻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指明“我们可以把球编上号码1、2、3”,这样一下指明了“摸球的所有可能结果”和“摸出结果的可能性”,这种编号思想老师有责任向学生介绍,通过为球标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不能因为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能力的增强,在无师自通间会了表示方法而不去探究寻源,不能因为再深入些害怕学生糊涂而不去探索,“由乱而治”是学生很正常的学习过程,并且掌握为球

编号是数学中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中的精华,应很明确的让学生知道、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已渔”。此外,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环节,为保证讨论的充分,可删去一题。还有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一定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说一两个即可过去,因为在我们生活中一定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可能发生的事情。课下,在与连老师的交流中,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提高老师的个人素质是一位老师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

 

第二篇: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四点:

1、重视创设情境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堂课一开始,设计了 “学生在哪个口袋摸奖”这一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抽奖,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这抽奖的奥秘。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因此,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设计“抽奖转盘”,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知识,将其融入设计转盘的活动中。我想当数学与生活携手共进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也就拥有了活力、拥有了生机。

4、跨越学科的局限性

我在巩固练习当中就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成语写出它说隐含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所学课程不是单一的,而是兼容性的,即所谓的语文里有数学知识,数学里也会有语文知识。

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只是个协作者。整节课,学生都表现的很好,教学也起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在我板书的分数中,十分之六写在了十分之五的前面了,还有就是课上得不够厚,容量不够。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