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案与反思

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二(2)班 曾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诗中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有感情诵读古诗。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课件出示《咏柳》,齐读。引出作者-------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简介诗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贺知章另外一首有名的古诗。

2、板书课题:回乡偶书。指名读,齐读。

二、明确学习古诗的朗读要求。

1、准确地朗读;2、有节奏地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4、吟诵。

三、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偶、鬓、衰、客、何”,指名读,领读,齐读。

3、指导注意识记“偶”和“鬓”,并范写“鬓”理解记忆。

4、指名读诗,分小组读诗,全班齐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四、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试读,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课件出示停顿斜线,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师范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轻重起伏,体会老师表达的情感。

2、指名说感受。

师:只有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你才能读出感情。

2、理解课题: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

“回”:回家;“乡”:家乡;“偶”:偶然;“书”:书写。

“回乡偶书”:诗人回到家乡,很是感慨,偶然写下了这首诗。

3、诗人为什么感慨?又有哪些感慨呢?

4、出示一、二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行诗意。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放进这句诗中说说。(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虽然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但是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 贺之章离开家乡足足有50年之久,但是他的家乡口音一直都没有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指导朗读。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5、出示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自读这两句,说说哪个字体现了诗人无奈悲伤的心情。(客)

说诗意。指名说,自己说。

看图,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你猜猜他们在说什么?师生合作演一演,再学生演一演。感情朗读三、四句。

6、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7、想想作者贺知章此时的心情。师过渡:是呀,作者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家乡的孩子见了他都不认识,我们怎样能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呢?

生自由练习。指名读,生评议。(师提示,为了表达情感,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

生再试读。可以站起来,自由加动作。指名朗诵。

六、诵读古诗。

(放课件:配画配音古筝曲《高山流水》)全班起立配乐朗诵。

七、练习检测。

1、试着把这首诗编个故事,再演一演。

2、从诗中摘录两组反义词。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思 乡

客 少小 离

游子 老大 回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二(2)班 曾娟

我从复习《咏柳》导入,引出作者——贺知章,通过介绍贺知章的生平,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写作时的背景,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有好处,能让学生对诗人写作时的情景产生共鸣。

古诗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因此我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上是有层次感的。在自读古诗中,我提出的朗读要求是: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的读通诗句。检查朗读时,就以读准和有节奏的读通诗句这个标准让学生来评价。在学生对整首诗进行了深入理解后,我提出的朗读要求变为:要求读出贺知章非常想念家乡,又高兴又难过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并通过老师示范读,带学生读,让学生带着情感模仿读,使学生的朗读上了一个层次。

师生互动,深入理解诗意。在学生初步读懂了诗意后,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80岁的贺知章回到家乡时那种悲喜交加的复杂的感情,我进行了2个环节:①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交流诗意。②师生互动,由老师扮演贺知章,让学生发问。然后问学生,贺知章听着孩子的问题,心里会怎样想呢?通过交流让学生走进贺知章的内心,体会老人回到家乡悲喜交加的内心感受。

一、在朗读方面,我没有更具体地指导孩子的朗读,读的还不够,孩子们没有更好地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情境表演这个环节设计的很好,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放开来表演,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应该我先开口问,学生可能会更好反应。

三、课文当中的插图很好,可是我没有回归课本,没有充分利用好插图,应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也不够多样化,比较笼统。应有针对性评价,评价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上课让我有了上好古诗课教学的经验和信心!

 

第二篇:教案与反思

2芦花荡

学习目标:

1、 认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 识记字词,积累词语。

3、 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4、 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学法指导:

首先要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复述故事内容。其次,根据小说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并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其爱国精神。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孙犁的有关情况,填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籍贯)人。出生于19xx年4月6日,19xx年去延安,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读准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记住词语写法。

疟子(yào)寒噤(jìn)蹿(cuān)飒(sà)竹篙(gāo)吆喝(yāohe)仄歪(zè) .........

苇塘(wěi)提防(dī)转弯抹角(mò)一梭机枪(suō)趴(pā)扒(bā) ......

3、解释下列词语。

编算:方言。这里有计划、盘算的意思。仄歪:倾斜,歪斜。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挂花:负伤流血。

转弯抹角:说话不直截了当。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读三遍课文,试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训了敌人。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部队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酬。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

老头子。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3、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4、在小组内复述给同学听,各小组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三)品味赏析

1、速读课文,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找出文中表现老头子英雄性格的外貌、语言、行动、

心理描写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

外貌描写:“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为民族抗战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对抗日队伍爱得深切热烈,对侵略者恨得咬牙切齿。

心理描写:“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听着受伤的大女孩子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子的话语,老头子痛苦到极点。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2、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3、请找出文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景物描写的作用。

例:①“夜晚??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天空的星星??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

②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

③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⑤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⑥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⑦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⑧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

三、教师小结: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还让我们看到英雄少年的风貌,还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读

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四、拓展延伸

(一)小组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2、你还知道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阅读课文55~6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小说的结构看,这部分属于小说的高潮部分,为这部分加个小标题。痛打鬼子、复仇 2、找出选文中描写老头子吃莲蓬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运用了那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

(1)句子: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投进嘴里去。(2)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3)性格:自信、沉着、勇敢、机智

3、“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段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衬托了老头子杀了鬼子报了仇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4、老头子杀鬼子的情节,让我们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芦花荡》教学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语文的学习规律,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以人物心理的揣摩为主要方式,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在这一方面我设计了“想象体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老鱼鹰”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时,学生讨论得很积极,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在语文素养方面,我抓住了本文是叙事性作品的特点,重在叙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将“老鱼鹰”的英雄事迹和鲜明的个性表露无遗。

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的技能。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在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在进行局部的精读,先从一般性的简单内容开始,再到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类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够抛开教材进行课外阅读,自我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深入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7.背影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 识记重点字词,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 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学习重点:

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

本文抒发的真挚的父子之情,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本文,首先要反复阅读,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挚的父子之情,其次,还要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名、时、地、作、评)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籍贯)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踌躇(ch?u chú) 狼藉(jí) 簌簌(sù) 颓唐(tuí) 栅栏(zhà) 迂(yū) .......

琐屑(suǒ xi?) 赋闲(fù) 蹒跚(pán shān) 妥帖(tuǒ) 拭(shì) .......

3、解释词语。

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赋闲:失业在家。

勾留:短时间停留。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颓唐:衰退败落。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情郁于中:感情聚集在心里。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大去: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这是对死的委婉说法。

4、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划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名字叫《父亲》,歌中唱道:“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是啊,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这深沉的爱。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速读课文,划出文中写背影的句子。思考:文中几次写到背影?重点写的是哪一次?

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重点写买橘子的背影。

3、父亲给我买的橘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值得我如此怀念吗?

父亲买的橘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时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家中负债累累,家景甚是惨淡。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仍然不忘关心儿子。因此,这一对朱红的橘子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4、作者前后的心理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起初对父亲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及至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

5、怎样理解“背影”这个题目的含义?既然文章写的是人间至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为什么不以“父爱”为题?

背影,可看作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果换成“父爱”为题,就会显得文意太过直白,没有深度,缺乏内涵,平庸无味了。

(三)重点研讨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四)品味语言,学习写法

1、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第六段中关键性语句有:

①“我买几个橘子去”,是这个片段内容的提要。

②“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是父亲过铁道之所以困难的一个因素,不然不至于如此艰难。

③“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说明父亲是坚持要自己去的,这一处很关键。说明父亲觉得能为儿子尽心尽力才舒心。

④“蹒跚”一词很关键,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更难了。

⑤“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不仅是本段关键的一句,在全文也是关键的一句,全文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

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

⑦“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一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怜惜、体贴、关照。

⑧“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一句又写背影,而且包含非常复杂的情意,所以也是关键性语句。

2、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只说了四句话,并且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及详略的安排,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文中写回家奔丧,写在南京游逛,都一笔带过,因为这些跟主题关系不大。详写送行的过程,其中也分主次,买橘子的过程写得较详细,写背影的笔墨,又特别详细。可见,详略的原则是为了突出重点。

三、小结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四、巩固延伸

1、阅读课文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本段文字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⑵用“ ”标出外貌描写的句子,用“﹏﹏”标出动作描写的句子。

⑶直接描写父亲买橘子去时的动词依次是:走、探身、穿过、攀、缩、微倾

⑷如何理解父亲把橘子买回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但可以免去儿子路上口渴之苦,心里却很高兴。

⑸“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原因是什么?为父爱所感动。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为他扯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走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什么样子?”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又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和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觉察?

⑴文中的我不大喜欢父亲,是因为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

⑵文中父亲做了哪些让我体会不到父爱的事?举出一两个例子。

令我把偷的糖果送回去,并拆箱卸货作为赔偿。送我去医院和医院的人发生争执。生日会忙于做家务。替别人照相,自己不照。激励我自己去骑车。不给我写信。我打电话,他叫妈妈来接。我结婚时只是大声擤鼻子。

⑶本文是写"父亲的爱",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母亲的爱?

答: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⑷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觉察?”这句话的含义。

父亲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父爱,只是父亲的爱更深沉、更理智,需要我们细心体会。

《背影》教学反思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是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这些还未步入社会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要求。

4、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

我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常言道: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素材,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是巨大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有效的挖掘文本的情感教育,将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中国石拱桥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

4、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

学法指导:首先应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并找出在文章的哪几个段落中介绍的;其次,应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弄懂为什么只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在介绍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第三,选择一些段落进行赏析。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茅以升(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19xx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

洨河(xiáo) 匀称(ch?n) 石拱(gǒng) 惟妙惟肖(xiào) 张鷟(zhu?)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巧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均匀。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石拱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第一层(3):概述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成就惊人。

第二层(4—5):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层(6—8):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四层(9):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10):解放后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3、文章为什么只重点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

因为这两座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很具代表性。

(三)重点研讨

1、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中国石拱桥 “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

2、跳读课文,总结赵州桥、卢沟桥的特征。

赵州桥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特点: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3、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说?

课文基本上是按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4、速读最后两段,思考: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四)合作探究,辨别方法

细读课文,举例说明课文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介绍石拱桥的特点的?有什么作用?

1、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运用数字准确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摹状貌:“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出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3、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4、引用:“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出月初云,长虹饮涧”是引用又是打比方,形象准确地说明了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五)朗读品味,感受语言

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

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2、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小结: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四、巩固·延伸

(一)、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文章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为什么要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在先后顺序上能否调换?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但是,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两个例子顺序不能调换,使按照时间先后和从独拱到联拱的顺序排列的。(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乙)坐落在天坛东路与南外二环、南护城河交汇处的玉蜓桥,更加壮美。它是桥群组成的。8座跨河桥6座匝道桥,4座通道桥,3座铁路箱涵,组成一个庞大桥的系统,建桥总面积是三元桥的两倍多。造型别致,一座座桥组成一只巨大的振翅欲飞的蜻蜓,仿佛是刻意创作的超大型艺术雕塑。桥下静静的流水,桥区棵棵绿荫晃动的国槐、白杨,片片流翠的草坪,团团姹紫嫣红的月季构成一幅巨大的工笔画“玉蜓图”。

1、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 说明 为主,乙文以 描写 为主。

2、对乙文中的①“静静”②“棵棵”③“片片”④“团团”四个叠词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①加深了静的程度;B、②③④形容树木花草之多;C、③④描绘草的碧绿花的鲜艳;D、构成排比增加音韵美,加深赞美之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甲文对石刻狮子总的评价的词语是“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乙文中突出其造型特点和造型别致的词语是“一只巨大的振翅欲飞的蜻蜓。”

C甲文中的“约”“几乎”等表意模糊不准确。

D乙文中的描写联想自然想象丰富,体现了语言生动的特点。

4、对上面两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甲文列数字是为了介绍石拱桥的结构,让读者对石拱桥有精确的了解。

B甲文的描写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生动活泼。

C乙文列数字介绍玉蜓桥的构成是为了让读者从构成方面了解玉蜓桥的壮美。

D乙文的描写是为了烘托玉蜓桥的壮美。

5、甲文主要是介绍。乙文主要是介绍。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按照单元学习提示的要求,较好、较详细地讲解、与学生一起探讨了说明文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以及

说明语言等一系列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又注意到了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结合,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语文学习方式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本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一是尽管四人小组活动起来了,学生讨论起来了,但并没有很好地把语文课的实践性体现出来,没有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对接起来,体现不出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而仅仅是停留在表层的语文活动性上;二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沟通课堂及教材内外,没有较好地理顺知识的迁移、思维的深化,以及能力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语文学习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拓展不开,因而也就不能较好地处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更不用说巧妙运用两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了。

13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2、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学法指导:

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分析课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名、时、地、评、作)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2、查字典词典,读准划线字音,记住词语书写,解释词语含义。

轩榭(xuān)(xi?) 嶙峋(lín)(xún) 丘壑(h?) 镂空(i?u) ........

重峦叠嶂(luán)(zhàng)斟酌(zhēn) 红绿相间(jiàn) ....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鉴赏: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并在欣赏中作出评判。

嶙峋:枯瘦的样子。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真阅读课文2-3遍,想一想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激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听听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二)2、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速读课文,小组讨论: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因为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作者是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作者分项概括,又从四个方面体现以上特点,是哪四个方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课文余下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理清文章结构。

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自然之趣?1、亭台轩榭的布局

分 ? -

教案与反思

2 、假山池沼的配合- - - - - - 自然美?

?3、花草树木的映衬-------图画美?? ------ 景致美?4、近景远景的层次

?5、角落的布置-----------图画美?说 ?6、门窗的雕琢-----------图案美

?-----------色彩美??7、油漆的调配局部 主 细部 次

3、第10自然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文章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和思索,也想亲自到苏州园林观赏一番,领略其中的美景。

(三)重点研读

1、速读4、5小节。思考:

①4、5小节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第4小节介绍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小节介绍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第4小节运用了作诠释的方法;第5小节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

②哪些词语照应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第4小节“艺术”“一幅画”“入画”;第5小节“画意”“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好画”。说明处处照应这一特征。

③第4段第一句中“假山”和“池沼”的顺序可否颠倒?

不可以。因为下文是按照先介绍假山再介绍池沼的顺序来说明的,与之呼应,使语言严密。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其中的“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两个词语的顺序不能互换,因为作者强调的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性。

⑤找出这两段中你最欣赏的地方,说说欣赏的理由。

2、学习了本文你从课文中领悟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因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四)合作探究

1、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2)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2、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身体验苏州园林的美。

四、巩固·延伸

1、你知道苏州有四大名园吗?为什么作者不具体介绍四大名园?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点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炼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让我们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苏州园林。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某个有趣的地方,200字左右。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的名篇《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章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征“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进行说明,而且语言极其简练、生动、准确。如何在一节课中既能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特征,又能切身感受叶圣陶先生语言的魅力是我处理本课的重点。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总结如下:

优点:

1、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难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上,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2、能结合课文引用一些课外古诗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教学过程较为流畅。

但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外:

1、时间有点赶,我设计这篇教案的时候,初衷是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同样的,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2、课堂中讲到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的时候,学生当中产生了争议。有人认为作者采用的是空间顺序,有人认为是逻辑顺序。课堂这时候也活跃起来。我知道,这是学生还没真正理解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概念和它们的作用。可我当时也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没有去更深的挖掘。

总之这节课让我发现自身的诸多不足,也让我开始探索语文课堂的功能性。“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此基础上不懈“求索”。

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点难点:翻译并背诵课文,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读三四遍,课上再读七八遍,必能成诵。

2、学习过程中,先扫清语言障碍,熟悉故事,再对情节作一点分析,进行创造性复述,最后分析课文思想内容,熟练背诵课文。

3、发挥想象,培养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陶渊明,了解相关背景。(查资料或网络填入下列空行中)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因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2、识记生字:

豁然开朗(hu?)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 垂髫(tiáo) .....

诣太守(yì) 叹惋(wǎn) 刘子骥(jì) 其中人语云(yù) ....

二、整体感知

1、导入:诗歌《天上的街市》通过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丽的天街景象,表达了作者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与该文在创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古代散文名篇《桃花源记》,看看文中想像中理想环境是怎样的。

2、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范读课文,再自由朗读。

3、朗读课本,疏通文义:

①参照注释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诵。

②提出疑问,分组讨论,口头翻译课文。

③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芳草鲜美(鲜艳美丽)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便要还家(通“邀”,邀请)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 .....

乃不知有汉(竟然)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延至其家(请)此中人语云(告诉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寻找)(标记)寻病终(不久) ....

④组内答疑。

4、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学生讨论: 桃 第一部分(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以渔人

花 第二部分(2、3段):发展和高潮,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 进出桃

源 第三部分(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花源为

记 第四部分(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线索

5、复述课文: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讲故事。

6、背诵课文,各组推两人展开竞赛。

三、重点研读

1、揣摩语言、独立阅读思考。

①“忽逢桃花林”中的 “忽”字表现怎样的心情?表明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②“渔人甚异之”中“之”在文中指代什么?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欲穷其林”中“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因“甚异之”所致,想探个究竟。 ④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初级狭,才通人。”

⑤为什么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表明桃源人对陌生人的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源与世隔绝已久。

2、理解问答,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综合评述。

①本文描写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状况?

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纯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

②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得出来?

③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战争频仍,民不聊生。

④结合作者生平,谈谈本文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的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探究学习

1、推想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

说的应是自秦至东晋的历史,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2、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表明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3、我们应怎样评价中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什么异同:

同: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具有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都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异:《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本文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5、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五、课堂巩固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缤纷(繁多的样子) 落英(落花) 缘溪行(沿着) 桑竹之属(类) ......

2、区别下列古今义的不同: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事业的总称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3、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①写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桃花源中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文中谁“叹惋”?为什么叹惋?

桃源人在叹惋。为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而叹惋。

5、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

六、课外延伸

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暮者而哀夫子式(通“轼”,扶着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实在)似重(多次)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暮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使子路问之(询问) ②何为不去也(离开) ③今吾子又死焉(现在)④小子识之(记....住) ⑤苛政猛于虎也(比) .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妇人在墓前哭的原因是什么?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②妇人何不去之?无苛政。

③选文中的主旨句是苛政猛于虎也。

4、如何理解“苛政猛于虎”?苛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厉害呀。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为传世佳作,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哪些知识和能力呢?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一、继续巩固同学们课外通过查资料预习的方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时能发现问题,那就是学有所获的表现。三、对古文知识点的识与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文言文,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这篇课文的文言知识点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古今异义词;其二,一词多义;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现突出,要在翻译时根据意译的方式适当补出来。我认为通过对全文的背诵,是对文言知识点识记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学我的设想是以学生朗读与自学为主,教师点拔为辅,“学、问、讲、练、创”为教学理论支撑。在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疏通文中的字词句,再借助幻灯片把桃花源记的美景与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讨本文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这节课上有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对本文比较感兴趣。只有一些后进生还不能进入状态。还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裕。

如果学生能主动就课文思想内容作更进一步地探讨,结合现实社会进行反思,那就锦上添花了。

三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熟练地背诵课文。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感受三峡壮丽风光,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翻译并背诵课文,品读语言,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学法指导: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结合课文注释,试译课文。理清层次结构,品读语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2、识记生字:

阙(quē) 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素湍(tuān) 漱(shù) 属引(zhǔ)

3、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初步了解文义。

二、整体感知

1、导入。长江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之称。峡内峰奇峦秀,气象万千,号称“四百里山水画廊”三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赐予的山水画卷;是文人墨客才情展示的壮阔舞台。从古至今,放歌三峡的美丽篇章不胜枚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北魏散文家郦道元笔下三峡的瑰丽风光吧!

2、检查预习情况。

3、解释加点字词:

略无阙处(通“缺”)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

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陵(漫上) ..

虽乘奔御风(即使)(飞奔的马)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

4、疏通文义,练习背诵:

(1)教师范读课文,再自由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结合课文注释,试译课文后交流。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5、解释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握课文结构:

1、朗读,思考:课文的层次结构如何?

第一层(开头——“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至于夏水襄陵”——“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春冬之时”——“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每至晴初霜旦”——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色。

2、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和秋天景色。

3、朗读训练:分层朗读、体会、把握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

四、重点研讨

1、文中描写的那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予以归纳。

山: 长 多 陡 高峻

夏:凶险 迅疾

水: 春冬景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色肃杀萧瑟,感情悲寂凄凉。

2、思考:课文为什么不按四季先后的顺序写?

作者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先写最盛的夏水,这是最富三峡特色的,后写春冬,最后才写秋天,也是承水势涨落而安排,因为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3、找出文中写动景,静景的句子,体会这种动静结合描写的作用。

山:静

夏水:动

春冬景色:静中微动

秋景:以静为主,动静结合

例:“素湍”,“回清”——动 “绿潭”,“倒影”——静

“多生怪柏”——静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动

作用:一起一伏,曲尽其妙。

一张一弛,扣人心弦。

4、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萧瑟凄清的气氛,隐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五、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本文篇幅少,容量大。写景状物形象灵动,如在眼前,可谓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扣人心弦,值得学习。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小学里我们就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

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2、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

是——三峡大坝工程。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9xx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

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三峡》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说,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见解,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求得新的发现。

《三峡》一文本身属于欣赏感受类的文言文,它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展现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险峻的山峰,汹涌的急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摇曳多姿的画面。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借鉴了其他教师公开课的教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了修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耗时在对文章意思的疏通上。对于本班学生,文言文教学时我一向关注对字词句的理解,平时往往是逐句疏通的方式,要求学生标注重点字词的意思。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力求让学生在整体阅读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

字词。但不知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还是我的引导不得当,学生在对文本的品读赏析中多次让我感到,有部分甚至较多学生尚未弄懂文意。以至于教学任务没有按我的设计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