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兰亭集序》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习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第二篇:兰亭集序教学片断

《兰亭集序》教学片断

256603 山东省北镇中学 张世鑫

(师请生朗读文章第一段,并让其他同学评价朗读情况)

师:朗读首先要把握好朗读基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基调是清新明朗、“信可乐也”的话,那么第二部分应是怎样的基调?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生1:在第二段中有一个关键词——“痛”。

生2:在第三段中有一个关键词——“悲”。

(师请学生推荐朗读第二、三两段)

师:如果我们在朗读全文时配上背景音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主乐器?什么基调的曲子?

生1:最好选用二胡演奏的比较深沉的曲子。

生2:最好选用洞箫演奏的意境悠远的曲子。

生3:我想选用古筝演奏的曲子,幽静而富于变化。

师:大家的创意都很好,展示了你们的艺术素养。其实,艺术是相通的,我们探讨音乐的过程也就是把握作品思想情感、风格基调的过程。

(教师节选古筝曲《渔舟唱晚》作为背景音乐,饱含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描绘一下你想象中“会稽兰亭”“暮春之初”的江南景色。

生1:山清水秀,红花欲燃,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生2:杂花盛开,色彩绚丽,像一道五彩的屏障一样。

生3: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一片艳丽的色彩。

师:我们看王羲之笔下江南春色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教师让学生熟读背诵以上语句)

师: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江南三月的山水之间就像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那样——百花盛开,山花烂漫,鸟语花香,而这些浓艳的东西在《兰亭集序》中却不见踪影,那么王羲之是在着意追求一种什么风格和境界呢?

生1:他是在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

生2:王羲之是在追求一种自然的文风。

师:在这篇文章中,一切过于浓郁的色彩,作者都不用,而是清新淡雅,自然为文,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盛会中,“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备,但作者喜悦有度,从容沉稳,这是心境的淡雅。常言道:“文如其人”,作品格调的淡雅也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艺术体现。

(让学生把握好文章基调,齐读第一段,教师重点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并板书: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师: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作者在文中情绪的变化,我们一块儿来疏通一下文章后半部分的一些语句。请同学们互相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答。

生:我对“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理解得不透彻。

生: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意思:好静的人喜欢在室内清谈,好动的人喜欢在山林遨游。 生:“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意思我不明白。

师:“一”和“齐”都是用作动词,全句的意思是,把死和生等同起来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的。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问题)

师:作者在自然中得到愉悦,又从自然中感受到悲哀,作者正当心情舒畅的时候,却说出了非常消极的话,“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大家对作者情绪的变化是如何理解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我认为这种情绪变化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规律。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聚散难常的感触定会使人情绪低落,让人感到人生短促、生命无常。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到位,除此之外,出现这种情绪的变化还有它的历史渊源。在这里略述几例: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曾作诗《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诗人吴质宴后写道:“乐往哀来,怆然伤怀。”西晋的石崇在与众人宴饮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自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比较普遍的,王羲之在欢宴之后也不能摆脱这种传统氛围的影响。(教师在补充以上内容时,以课件形式展示提及的诗句)

(教师让学生齐读二、三段文字,以体悟作者情绪的变化)

在活动中发展 在运用中积累

——《兰亭集序》活动实施及教学反思

256603 山东省北镇中学 史建筑

[意图切入]

一、将文本的学习物化为科学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文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进而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避免文本学习的虚浮化和随意性。

二、将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能力来对待,围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挖掘文本,设计环节,科学调控,合理训练。

三、本文涉及人生观、生死观的内容较多,教学应适当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生成和发展。

四、本文以及与之相关的书法、诗歌作品,文化含量极其丰富,在教学中应有 所体现,强化主体审美体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描述]

环节一 自主解题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古典文学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板书课题、作者)请同学们就课题和作者,自己提出问题,并请其他同学积极回答提出的问题。

有生问:兰亭在什么地方?有生问:题目中的“集”是什么意思?是集会,还是文集、诗集呢?有生问:“序”是怎样的一种文体?有生说:我很想知道王羲之的一些背景资料或有关轶闻。

师:关于第1、2、4三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注释①,至于王羲之的有关轶闻,请同学们课下上网搜索一下,有价值的资料可张贴在班内“读写专栏”内。(生认真阅读注释①,并整理课堂笔记。)

师:关于“序”这种文体,它的主要作用是举其纲要,论其大旨,这篇序文主要就兰亭集会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环节二 分层美读

1.分层自读:

脱离注释,自读全文;结合注释,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读出表达方式的变化:

第一节的描述性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读出情趣和景趣;

第二、三节议论抒情性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读出情趣和理趣。

3.读出情绪的跌宕变化:

引导学生读第一节,围绕“乐”等关键词,读出生机、闲适、欣喜和豪迈。 引导学生读第二节,围绕“痛、悲”等关键词,读出矛盾、深思、伤感和无奈。

4.读出个性与体验:学生结合个人理解和体验,自读感触最深的语段。

环节三 景象描述

(这一环节是针对文章第一节文字设计的相应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描述性语句,展开想象,适当加工,创造性地再现文本所描述的景象。)

学生描述示例:

1.语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描述:江南的三月是最美的了,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文人雅士游历汇 聚在群山的怀抱之中,高耸的峰峦披上了青绿的外衣,向游人诉说着她的妩媚。近处裸露的岩石又显出她的刚健。乔木和灌木呈现出参差的生机,一丛丛茂盛的竹林,挺拔而儒雅。就在我们的亭边,那清澈的山泉时急时缓地流淌着,带给我们文思的跃动和灵感……

2.语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描述:今天的天空格外高远、空旷,平日游来游去的云朵儿,怕打扰我们的盛会,现在不知飘到何处去了,只有暖融融的太阳均匀地洒着她的光辉。清风拂面,柔柔的,软软的,风里还夹杂着山花和竹林的清香。让我们暂且无忧无虑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福祉吧。

学习小组内部交流后,将有代表性的文段推荐出来,在班内交流,师生就以下几个方面共同评点:①基调氛围;②回扣文本;③艺术加工;④语言表达。

环节四 勾画点评

学生自读全文,勾画出意味深长或遣用精妙的词句语段,并作点评。学生勾画点评示例如下:

有的学生勾画“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点评:作者运用严格的对句,写出了这次集会人员之盛,尽管年龄跨度较大,但文化层次都很高,正因为这是一次文人雅客的集会,才有了后文的“畅叙幽情”以及人生慨叹。

有的学生勾画“一觞一咏”,点评:“一”突出了集会文人的闲适与默契、高雅与诗意,他们沐浴在自然的和风里,在“觞”“咏”之间,寄情山水,感悟人生。

有的学生勾画“曾不知老之将至”,点评:此句写出了人生一时通达得意者的忘形之态,“曾”更是用词精妙,意味悠长,加重了语气,增强了表达效果。此句的言外之意是——人一旦觉察到“老之将至”,便悲从中来,不免消极怅惘。

有的学生勾画“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点评:此句不免过于消极,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说寿命长短听天由命的话,人也就丝毫不能也没有必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人生也必定索然无味!

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同学们的点评:①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是否到位;②是否能够有机地联系语境,而不是断章取义;③点评文字自身表达是否规范得体。

环节五 观点表述

1.学生以书面形式,依据文本,总括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

学生表述示例:

⑴ 有一个词,概括本文的情绪流程非常恰当,那就是“乐极生悲”,作者由短暂的快乐,回味起岁月潮汐、人生易逝,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总之,作者对待人生和生死的态度是消极的。

⑵ 古语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尽管有兰亭集会这样的盛会,但毕竟聚少分多,乐少悲多。况且人自身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修短”,

只好顺从天意,听凭造化。

⑶ 作者说是“修短随化”,其实表明他对生死看得非常重,不然,他不会把庄子的看法“一死生”“齐彭殇”,评价为“虚诞”和“妄作”。

⑷ 作者在解读人生、关注生命的过程中,透示的是对生命的珍爱。

教师不时提醒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观点的依据。教师适时提供古代文人的相关语句: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命箴言,口述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

师:在文章中,作者为人生而抒怀,为死生而感慨。在同学们的记忆中,还有哪些人对生死作过精辟的阐释?

有生说: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有生说: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生说:臧克家在《有的人》里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生说:陆幼青说过,“我们既然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我们就来增加它的密度吧”。有生说:我对村上春树说的一段话“心有戚戚焉”,“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远存在。我认为,生命就是一些过客在为另一些过客欢欣或悲伤的过程。一个人死了,就像是他对其他人说,同来避雨,如今我的雨停了,我也该走了,你保重,于是就连背影也没留下。但如果,在那个避雨的驿站中,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些记忆,那避雨的天地,便留下我们人生的痕迹”。

师:那么,人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呢?

有生说:我比较欣赏美国教科书上对“人生”的界定,“人生就人是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有生说:我认为当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群体的利益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人的一生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他也是很幸福的。有生说:我认为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活出一个真实本色的自我。

环节六 词句积累

教师要求学生积累以下词句,字词会读,会写,会用;名句能够默写;背诵《兰亭集序》全文。

词语:崇山峻岭、畅叙幽情、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情随事迁、世殊事异。

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环节七 鉴赏链接

王羲之 《兰亭诗》; 冯承素 《〈兰亭集序〉摹本》;

刘长春 《宣纸上的话题》; 赵丽宏 《死之印象》。

师小结:《兰亭集序》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的诞生有多方面的意义:两晋时期,浮艳藻饰的文风笼罩文坛,《兰亭集序》的问世,就像污浊的屋子里吹进了一缕春风,清新自然,独具一格;魏晋时期,人们对老庄思想的理解出现了较大偏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王羲之能喊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另外,王羲之曾以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虽

然已经不传,但从后人的摹本中仍可领略其隽秀飘逸、卓然不凡的神采。《兰亭集序》以它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永放异彩。

[教学思考]

思考一 个性与己任

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有了这条主根作为依托,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相反,如果削弱乃至缺少了这一支撑,植株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文本,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持,使学生读写能力在梯度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如今语文课的个性与己任却有着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缺失,我们见到了许多这样的课:大肆渲染地导入,费尽口舌地绕弯子,迟迟走不进文本,刚走进文本,却来了个“蜻蜓点水”,急匆匆地走出了文本,架空分析,虚浮链接,“外围战”打得不少,“巷战”打得不多,有时像历史哲学课,有时像主题班会,有是像曲苑杂坛,有时像正大综艺,就是不像语文课,“少、慢、差、费”带来的贫瘠且不说,还“肥水流了外人田”。

思考二 预设与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经常提及的“预设”与“非预设”是一组相对概念,切忌重其一点,不及其余。绝对的“非预设”是虚无,绝对的“预设”是单边活动;“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皆似无意间”,“非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时下对于“非预设”的呼声很高,但我认为规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课堂,其教学环节还是应该仔细揣摩、精心设计的。本课的教学环节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不论是“解题”“诵读”,还是“描述”“勾画”,不论是“点评”“表述”,还是“积累”“链接”,都扎实而活泼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训练。由本课的“过程描述”来看,环节的合理实施与课堂的动态生成都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之下,深入体验,积极思考,科学训练,探究交流,尤其是在读写方面,学生的聪慧才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与展示,“生成”了许多“亮点”。

思考三 活动与积累

在环节实施和课堂运作中,教师不能只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只满足于口头上热闹愉悦的“来言去语”,应该想方设法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本课的教学就是结合学科个性、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本着“有趣、有序、有益、有效”的原则,将文本学习“物化”为一个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本课通过实施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词语名句、点评描述、对话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生成、体验与积累,我认为这应是课堂教学真正的“痕迹”。我们的课堂应该切实提升和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而千万不要让我们神圣的母语教学走了样儿,变了味儿。

综观整堂课的运作,教师评价有些欠缺,最后的小结也可以学生为主进行归纳。敬请语文界同仁批评指正。

教 学 评 点

256603 山东省北镇中学 范胜武

史老师与张老师设计的课新颖独到,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史老师的“教学设计”与张老师的“教学片断”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他们课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整堂课教学重点突出,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生成丰富,这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本的学习物化为科学有效的活动,设计了诸多环节,每一环节都有特定的目标,而每一环节又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创在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合作与探究意识。张老师的教学片断立足文本,以读促学,通过学生诵读把握课文的感情起伏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配乐朗诵应选何乐器,而这既考察了学生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才会在后面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取得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这两堂课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但是对学生的评价还存在欠缺,虽意在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一部分学生来说不能形成自己观点,这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的倾向。

现在所倡导的“绿色课堂”,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使全体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王羲之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不及其书法方面的成就,其《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在正式接触文本前,我们可以多媒体提供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图文,让学生在欣赏书法中领略王羲之洒脱的个性,将人与文合一,感受文化的深层意蕴。

本文是序文这一文体的典范,其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景物描写具体传神,感情脉络清晰。我们可以截取文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自主填写,这样既可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兰亭集会的图片,让学生补写描写兰亭景物的片段;作者的情感由“乐”到“痛”再到“悲”,且过渡自然,我们可以截取其中某一片段让学生补写,或将文中的语段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列,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语言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另外,史老师在其“教学反思”中所表述的要点,都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谈得比较深刻,希望能给大家以思考和启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