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的恶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当前都是不容乐观的情况,本文通过一个小村庄由美到被洪水吞没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爱护树木,不保护环境,人类的家园也终将不复存在!上完本课后,结合这一单元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环境的现状以及原因,再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重点是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那么美的一个小村庄,在无情的斧头下,也淹没于洪水中。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不利的言行直接危害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呢?学生通过资料收集,能够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够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为人类的的环境作出贡献。

这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展示小村庄原来的美丽景象的课件。在学生观看完后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条小河,小河的水清澈见底。”“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郁郁葱葱。”“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把这段意思画出来,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便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很好的体现了人们肆意砍伐,破坏生态环境和无节制地浪费自然资源。我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景象你现在心里怎么想?”学生踊跃回答:“那么美的一个村庄竞被人们破坏成这样,太可惜了。小村庄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感到很难过,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庄怎么那么经不住洪水的侵袭呢?”“唉,村民怎么不知道保护环境呢?”趁学生心有疑问之时,我趁机问:“同学们,再去细读课文,看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读懂了什么?”我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把课文读上几遍。学生置身于自我思索、不断发现的情境之中,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然也就凭着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了。最后,我问:“同学们,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说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好方法,看着他们一张张真诚的小脸,我相信,有了他们,我们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一)

心 灵 的 触 角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在期待和忐忑中,我走进了那个梦幻般美丽的小村庄,任那熟悉却充满稚拙的课堂一次次把我跌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里的人们,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导致大面积土地裸露,最终被咆哮的洪水卷走的故事。课文言简意赅,它揭示了这个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面对这样一篇语言平实却含义(也包括现实意义)深刻的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词句自然是重点学习内容,恐怕更难的应该是在深刻感受小村庄美丽的前提下,转角去领悟“什么也没有了——”的巨大转折。所谓“爱有多深”,则“恨有多切”,怎样让学生对小村庄的“美”不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中,怎样让他们除了思维的触动外,在心灵深处也能长出一双触角来?我想我应该在此处多花,大花气力以达成这一份“美”的深度体验而造成文末因为愚昧无知带来的那种生生剥离的痛与恨。

遗憾的是,在昨晚的备课过程中始终都不曾想到一个理想的环节来达到那种效果,亦或许是自己根本没往深处去想。直到课前坐在一年级教室里听管老师上课时偶然间想到了——“星星”不就是“这颗星星”吗?“月亮”也是“这个月亮”呀,身处这样一个优美、富饶的山区小镇,不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真实写照吗?于是在教学中便临时多了这么一出:

“同学们,读着读着,老师有一种感觉,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感觉,你们有吗?”

学生似乎有些愕然。

“请大家往远处看,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一下子就醒悟过来了,马上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

“山上的树木——(大伙儿整齐地附和着)郁郁葱葱”。

“请大家往近处看,看我们的教学楼后面。”

“屋后小溪——清澈见底。”

“再请大家抬起头来往高处看。”

“天空——淡蓝深远。(因为是阴天,”孩子们看到的只能是淡淡的,近乎白色的蓝天。)

“孩子们,请闭上眼睛,来,深呼吸,一——次,再来一次,吸——呼——”

“空气——清新甜润。”

“是呀,刚刚大家读的这一段,描写的不就是我们这儿吗?我们,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的一代代父老乡亲都在这里生,这里长。每一天,我们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玩耍。同学们,能把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告诉老师吗?”

“我觉得很快乐!”

“我觉得很开心!”

“我觉得很幸福!”

……

【有了这样的心情,还怕学生对美好家园体验得不够深吗?在这个基础上,即兴创作便水到渠成了。】

“同学们,哪个厉害的小勇士能把这一段话(课文第一自然段)根据刚才大家说的,稍微改动一下,编创出一段真正属于我们湍口的文字来呢?”

【有了前面“说”的铺垫,这里的创编自然是信手拈来的。大家都积极、踊跃地表达着,赞美着,感受着……】

课到此时,可以说已经把“美”演绎到了极致。最后,我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一句话结尾:“‘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美丽,曾经的幸福,曾经的一切一切,而今已化为乌有。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什么都没有了呢?”

“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来学习。”

在这种强烈的心理冲击下,我不担心孩子们不会去继续读课文。也因为有了这样强烈的心理冲击,我相信在学完课文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于美好家园的珍惜不再是寥寥几句话那么浅薄了,坚信他们一定在灵魂深处有了一个刺痛点,只是这个点或大,或小,或深,或浅。

当然,课中失败的细节很多,但此环节是我感觉最圆满,也是最动心的一处,以此为记,给自己一份鼓励,也给他人一个借鉴。

20xx年2月29日 夜

叶 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