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砺语言 触摸言语显智慧《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立足课堂砺语言 触摸言语显智慧

——评析徐婷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

屈指一算,今天我已经第四次认真聆听徐婷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也欣喜地看到了这节课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完美。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于作者伊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点是要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只透过课文掌握几种大自然的语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透过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的知识并了解它们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种种现象,这些都是徐婷老师想借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弄明白的教学目标。

走进本课的具体教学全过程,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徐老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将新课标的新理念自然渗透于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本以飞扬的生命力。

下面,我将围绕三个方面评析徐老师本堂课的教学。

1.斟字酌词,揣意悟情,相辅相成。

大自然的文字——花岗石的教学是本文的重点、难点。学生找出书上的语句并不难,可是未必真正理解。徐婷老师上课时结合了课外知识,告诉学生这叫“冰川漂移”,是冰川带着这些碎石从上游漂过来的,冰川融化了,石头留在了这里。后来河流可能消失了,长成了现在的森林。这样学生也就很容易地 1

理解了“爬”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这是表示特殊的含义,意思是漂。“搬”在这里是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冰川和石块缓慢移动的过程。

在教学重点段落时,徐老师以“画出介绍生动、有趣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知识介绍得生动有趣的?”这个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边读边画找到花岗岩存在于森林之中的句子,然后再说说读了画线的句子知道了什么?学生在表达中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借此抓几个动词的描写体会语言的妙处,为指导朗读做好铺垫。把科普性与欣赏性融为一体,突出了语文课的本性,克服了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的现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合作交流,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合作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在合作中最大限度的获得更多的信息,拓展了知识。

2.灵动调控,高效感悟,相得益彰。

科普文教学,容易课堂沉闷,学生学得没劲,成为无声的知识接受器。 在教学本课时,徐老师指导学生弄清文中出现的几种大自然的语言后,四种大自然文字的教学方法有扶有放,灵动调控,从而达到让学生高效感悟大自然文字的奥妙与神奇。在此基础上,徐老师还引领学生去揣摩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给学生商量和选择的权利,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突出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之中。

陶行知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本堂课,徐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效果当然灵动高效。

2

3.读写结合,异曲同工,相映成辉。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是学生习作的蓝本,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把教落实到“写”上,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安排、材料的取舍,借此训练学生构思成文。

《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在教材文本中,有作者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语言充满情趣和丰富的内涵。教学中,徐老师充分挖掘出其联想的功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引领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心灵体验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所在,让学生头脑中蓄满的灵性放飞出来。

徐老师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版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如学习了课文,可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让学生来介绍一种文字。

这样的练写,学生就把文中已理解的好词好句迁移内化运用起来。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进一步内化运用语言的有效手段。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锻炼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堂上有意识的、长期的培养,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后,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放些例子可否选择学生熟悉的、接近生活的内容。

我们智慧实小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打造智慧课堂。那么,今天徐婷老师就为大家演绎了一堂灵动、高效的充满智慧的一课。

3

4

 

第二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于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北京路小学的孩子们的阅读量很大,课本中介绍的知识显然不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用什么手段让孩子们透过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的知识并了解它们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是本课教学不可忽略的。

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让科普小品文充满语文味。

一、利用“文字”设置悬疑,导入新课。

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学习情境,课题《大自然的文字》是一个比喻句。上课时我用一首姓名藏头诗来介绍自己,同学们略看一下这首小诗就能知道我的名字。这是文字里包含的信息。大自然这本书中的文字有哪些,它们会包含着哪些信息,我们怎样通过这些文字了解大自然。

教师恰到好处的揭题更使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为下文认识大自然并深入学习和探索大自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品读语言,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是课文的特点。在上课文的第二部分时,让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说说你读懂了那一种文字,获得了什么信息。找到相应的句子后,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在这几段中,写花岗石这一段写的最有意思连续用了几个动词,又连用三个问句。在上这一段时让学生思考:这段文字中用几个动词写花岗石?为什么这样写?通过品读语文字特别是“爬”,学生了解拟人句的使用让文章变得更生动。三个问句,我让学生齐读,说说这样会不会啰嗦?再和学生情景配合读。(师读第一句,你的问题是——你读——不告诉你;接着问——还不告诉你;再问——就不告诉你)什么感觉?学生说老师吊人胃口。我顺势总

结说,问得多好,一步一步把你心里的好奇给勾了出来。我又抛出一个问题:那这三个问句能倒换吗?显然这三个问句是不能倒换的,有层层深入的关系。当答案慢慢解开孩子们有如释重负之感,看似无心的问,却是用心地在遣词造句。这就是这篇科普小品文的语文味。

三、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从阅读的角度讲,语文课不同于一般性的文艺欣赏,只需体验情感,发展情感。语文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如果学了课文能得到某种启迪,使人越学越聪慧,越来越变得眼亮,这样的语文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求知的愿望,对学生内心世界触动也很深。《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在教学中从课文中的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延伸到课外从红叶、年轮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到鸡飞狗跳到化石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而大自然的这些文字中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例如蚂蚁搬虫子(为了生存合作互助);群居的蜜蜂(讲求团结、分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孝顺父母)……

让学生不仅从工具的层面了解大自然外在的科学知识。而且从人文的层面感悟大自然内在的意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