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在自己班教室利用班班通上了一节公开课,我自认为不够理想。其不足之处只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容未完成。也许是我把这节课的量定多了些。本来这一知识是一个新知识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生接受起来可能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也有可能是我一惯的毛病喜欢讲精、讲细,影响了后面的进度。本来前面讲表示价格的小数,这一知识点在一二年级就已有接触,这一知识学起来并不陌生,所以这一知识点可以压缩一点时间。另外因为制作课件上由于技术上不够,在教学生写数上也多花了一点时间。

二、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融洽。因为平时我很少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所以今天这节课上有一部分同学感到新颖,课件中的丰富的图画和有趣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们,他们只注意到了这些而忽视了老师的提问了。所以一些同学的回答不是很理想。而且上课主动发言的同学却总是那几个同学。

三、也有可能是因为认识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这个理解起来有点难。所以花的时间就有些多。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跟原来的课相比,有一点小进步,在设计思路上,各环节的连接过渡上我找准了学生的矛盾

点,让学生自己感觉自己要解决它,自己就会主动去学。教学真得是一门艺术,三尺讲台就是展示的舞台,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就能看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是啊!我觉得自己还不行,离那灯塔还远,我必须要时时给自己充电,时时要扬帆,才能有所进步。

 

第二篇: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数学概念应该怎么学?

——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与“形”的科学抽象。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加强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这次教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就是一堂数学概念课。

一、将数学概念与生活融合

在概念教学中,学生对与日常生活中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往往容易产生共鸣;而与他们生活相去甚远的数学概念,容易让学生那一理解。因此,只有当生活与数学能够充分融合,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兴趣,才能给他们留下鲜明的印象。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例如:商品的价格,报纸上的数据,房产证上的小数,正确的坐姿眼睛离书桌的距离等等。充分利用了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感受数学的“生活味”。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小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第一次磨课的过程中,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展示生活中的小数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小数就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学生感受不到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整个学习的积极性一直处于低潮。其实每一人都一样,在做某件事情前应该充分地认识其必要性和意义,才会有动力去完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样。考虑到这一点,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除了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外,还做了一个小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对的小数,在超市、报纸、房产证甚至在运动场上都有小数,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大不大啊?以此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并以眼睛离书桌的距离为切入点,利用学生对基本单位长度和分数的认识为学习起点来探究小数的意义。借助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数学工具米尺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抽象模型、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即让学生能从1/10米=0.1米,1/100米=0.1米等等式中,直接提炼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合理利用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通过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信息,转化为适当地几何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学问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解决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述同一长度。例如:引导学生描述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是1分米,就是1/10米,也是0.1米。让学生理解1/10米就是0.1米,意义相同,只是写法不同。并且学生在尝试描述小数意义的同时,通过手势等肢体语言,引导学生结合米尺理解。同样在第一堂磨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以致学生在描述小数意义时,只是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小数的意义,缺乏数形结合的引导。造

成很多学生一旦离开课件上文字的提示,就不能完整表达小数的意义。有的学生甚至于对小数意义的认识仍然模糊。而第二堂课中,由于较合理的利用数形结合,有效教学显著提高。

而且,在练习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小数来涂一涂阴影。同样是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内化新知。习题如下: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0.4 0.09

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用什么“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的教能够促进学生的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