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特点听课反思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听课反思

今天到兰州市第三中学听了一节物理课,内容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现象在生活中较为普遍,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本节课从生活实际进行引入,使学生感到贴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最后拓展到平面镜成像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线,以创新为主旨的教 育观念。使我受益匪浅。

本突出节课优点: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入自然有趣。老师一开始放了小狗照镜子的一段视频,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语言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3、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课堂内容充实,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教师演示———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学生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进行练习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整节课井然有序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5、突破难点有方法:为了突破“虚像概念的建立及虚像位置的确定” 这两个难点,教学设计中根据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用光屏接不到像的事实,和原来的小孔成像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并且在镜前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它在镜中的虚像在同一位置,为学生探索实验方法,归纳实验结论做好了铺垫。正因为学生明

白了物体在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实验探索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时,很自然地想到了利用“替身物”重合的方法去找虚像的位置。老师在演示实验时把平板玻璃和平面镜放在一起,设置悬念,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要确定像的位置,要有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然后老师去掉平面镜学生觉得老师像刷魔术一样,同时也验证了学生讨论的正确性,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6、时间把握准确,40分钟恰好完成教学任务。

7、选择练习题典型,具有针对性。

 

第二篇: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一、教材处理: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 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二、教学方法的处理:

在《平面镜成像》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温故知新→激趣质疑→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分析解疑→反馈练习→应用提高的教学程序。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很多感性认识,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各自的观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由于平时很少进行分组实验,加上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刚开始无从下手,只在左顾右盼,不知怎样做。在实验中我感觉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较差,需要老师更多的指导,需要创设更多的机会,培养他们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理念。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是虚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设计学生容易答出三个问题进行引导,加上前面复习中光路图的画法为突破学生理解平面镜成虚像这一难点打下基础,在课上我又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在镜后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从边上看屏上有没有像,和平时投影仪屏上的像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实像和虚像区别,针对学生平时的认识“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辨别,很好的纠正以前的错误观点。

三、不足之处

1. 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制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 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3.在得出实验结论后,我又试着问同学除了刚才的实验结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猜想。此时学生普遍提不出问题,表现为思维短路。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很多学生习惯于老师的包办代替,他只是一名听众。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问题走出课堂,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被动的、吸收知识的驯服的工具。

四、成功之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和课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在基础知识方面,大家都能对实验的过程有很好的理解,对于实验的目的也非常清楚,能够很好的利用这次实验来解决实际练习时遇到的问题。在学习技能方面,同学们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实验技能——替代法,知道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更好的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适当的时候,用简单明了的操作来替换复杂困难的操作,用简单明了的问题代替复杂困难的问题。在情感态度方面,同学们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达到目的的过程,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