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市一等奖)wxl

八年级物理上《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滁州二中 王小莉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2)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思维处于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以具体现象作为支柱,依赖于形象思维,而虚像的形成及研究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

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法、学法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于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观认识,还没有能过向抽象认识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如何研究虚像的环节中运用平面镜和平板玻璃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虚像。因此,这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四.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设计理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加强演示实验的刺激强度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环节以“浇不灭的蜡烛“魔术引入课题:两支相同的蜡烛分别置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侧,然后假装同时点燃两支蜡烛,(但实际上只是点燃了前面那一支),然后将水倒入后面的杯中,学生会看见,后面的蜡烛竟然没有被浇灭。为什么呢?给学生造成疑惑。之后,教师故作疑惑状,将后面蜡烛拿起准备探个究竟,这个时候,同学们就会发现,玻璃板后面的烛焰还在晃动,而原来在后面的那根蜡烛并没有被点燃,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浇不灭的烛焰原来是玻璃板中的虚像,进而进入课题。

这样的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为接下来的探究实验做了一个铺垫。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在这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再反思实验的顺序进行

1.观察,提出问题:大家每天都照镜子,可是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在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呢?(引发学生思考)

2.猜想与假设:

为了使学生能有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组织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结合学生充当老师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小游戏,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是“近大远小”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出示课件)并告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逐步验证、学习同学们提出的其他猜想。

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我们就要进行实验,自然进入下一步。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加引导,这个问题就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范围。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对学生才是有价值的。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出提示:“如果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大小和物的大小完全相同,我们暂且把它叫做替代物,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替代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物与像的大小关系了”从而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但是,当我们拿着替代物到镜子后面与像进行比较时,问题又来了,我们发现,当物体拿到镜子后面以后就看不见了。这个时候启发学生:如何能看到像的同时又看见在平面镜后的替代物呢?学生一下子想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替代法)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通过前面的分析,此时学生已经不难知道,当替代物与像完全重合时,此时替代物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在这个地方,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标记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所以,要强调这个问题,以免他们在实验之后得不到结论。

(4)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用白纸能不能呈接到,为虚像的概念埋下伏笔。

5.分析论证: 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在这里学生会得到像不能用白纸呈接到的结论,暂不急着说是虚像,而是提出疑问,为什么像用纸接不到呢?从而进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之后再回来补充虚像的特点。之后再综合分析,实际上,像和物就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在这里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下来展示平面镜成像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平面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其实,平面镜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平面镜的例子呢?

三、平面镜的应用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平面镜的应用,加深对平面镜的认识。 疑问:难道平面镜对于我们都是有利的吗?它有不利的方面吗?(作为一个作业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巩固知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强,它又课件所不能替代的优点,它可以在黑板上长时间的保留,对学生的刺进更明显。

我的板书分为两大块,左边用于板书概念规律,后边留于写猜想分析等 主体板书如下: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的应用

(1) 虚像

(2)像物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4)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第二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光的反射的知识延伸,是光现象的重要知识。也是雅安中考轮流考点之一。本节采用自主探索的探究实验,教材还专门设置“STS”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 拐弯的反光镜的应用,让每位同学感觉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根据成像作图;

⑵ 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知道平面镜成的主要特点。

⑶ 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光污染”。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⑴ 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记录各种信息。 ⑵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⑶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科学态度。

⑵ 通过对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和谐,从

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教学难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科学探究,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形式]

教师引导下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及辅助教学设备,小手电筒,平面镜,透明玻璃,尺,固定夹子,光屏,潜望镜模型,白纸,凸面镜,凹面镜等。

学生用:小手电筒,平面镜,透明玻璃,固定夹子,尺,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屏幕上的五幅彩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答:镜子。 我们平时常用的镜子就是平面镜.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平面镜的规律.

(多媒体投影:五幅镜子的彩图,供学生观察,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 新课教学

1. 探究活动一:平面镜本身的特征

a.〈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子上的平面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摸一摸,平面镜表面有什么特征?

b.〈进行实验〉摸一摸:平面镜表面怎么样? 看一看:平面镜中有什么?

c.〈结论〉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plane mirror)。 从平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image)。

2. 探究活动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提出问题〉 既然我们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的像,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生活经验,请猜想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小组讨论后回答,做出自己的猜想)

b.〈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

?

?

?

?

? 猜想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猜想三: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屏幕上 猜想四:像与物的移动方向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 猜想五: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

(把学生的猜想写下来,不要评论对错,肯定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

c.〈设计实验〉

针对学生做出的猜像,加以筛选,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条,请学生设计一个能

够检验该猜想是否正确的简易实验。

(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猜想和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正或筛选。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立在桌子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只相同的手

电筒A(打开电源)和B。(注意: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

2.移动玻璃板后的手电筒B,使它与手电筒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能看到B也像开着电源一样),这时手电筒B的位置就是手电筒A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3.观察并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4.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手电筒A和A的像(即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

录数据并加以比较。

5. 移开手电筒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

否出现手电筒A的像。

6.移动手电筒A,观察像如何移动。(可用手中的镜子做该实验)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e.〈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即不能呈现在屏幕上。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 平面

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而且是正立的。

{当物垂直于平面镜移动时,像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一起靠近平

面镜或一起远离平面镜) ;当物平行于平面镜移动时,像与物移动

的方向相同。}

f.<交流合作〉

将本组的探究情况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把你认为重要的记下来(特别注意那些自己未猜测到却被其他组证实的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特点),并对探究活动做出适当的补充和改进,等等。

3.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1. 作出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 ′

例2: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米;若

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例3。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表面无数字的指针位置,此时钟所指的实际时刻

是( )

A. 8点20分

B. 4点20分

C. 3点40分

D. 10点40分

4.平面镜的应用

多媒体提供图片资料,观察。

a.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光亮的金属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b.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c.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d.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

e. 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制造美景。

f. 我们刚刚实验用的平板玻璃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5.平面镜改变光路的应用

潜望镜:观察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多媒体演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加以解释.)

6.光污染

平面镜使用不当会引起“光污染”,观看书p.69有关“光污染”的图片,阅读书p.80光污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

7.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利用太阳灶烧饭——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汽车的后视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阅读“生活 物理 社会”,对凸面镜和凹面镜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结与交流]

1. 这一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2. 有没有新问题要提出来?

[知识小结]

?平面镜的定义: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即不能呈现在屏幕上(virtual image)。

2.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形状,

大小完全相同,而且是正立的。

(当物垂直于平面镜移动时,像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当物平行于平面镜移动时,像

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同。)

?平面镜的应用和光污染。

?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应用。

[课堂巩固练习]

(见课件)

[布置作业]

1. 做出字母“F”在平面镜中的像。

2. 课外探究:a.请你设计一个光学器件,使底楼教室内的同学能看见四楼教室内的同学。.b.

用两块平面镜观察某一物体,你能看到几个像?c.制作一个万花筒。(a和c任选一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