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文章的说明结构。

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说明语言

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从中提炼信息,概括要点

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地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说明结构,品味说明语言

难点: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进行说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个季节吗?为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 出示教学目标

三、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请一同学读,教师纠正,全班齐读两遍

四、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并用笔在书上圈画: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午后现象的来领决定于哪些因素?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学生独立圈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 理清全文说明的顺序:

由此看来,全文是在哪找什么顺序来说明的?(看着三个问题思考) 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再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的研究意义,这是逻辑顺序。

五、 精读6——10节

讲说明顺序:除了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文章的有关段落也采用了逻辑顺序,如6——10节。

朗读6——10节,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课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讲说明方法:说明文为了具体,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就要采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先与学生一起回忆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多媒体显示)

请找出6——10节中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第七节举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为例,具体准确地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晚,突出纬度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之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六、 品读第1——2节,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平度第一节

既然本文说明的对象是物候,物候学,但文章一开头为什么不马上就介绍呢?

朗读第一节,其余学生在树上找出描写生动形象的词语。用“我觉得( )一词用得好,好在( )“的句子回答。注意体会好在哪里? 这一节,用拟人手法,把四季景物描绘的生动形象,有如一幅四季风光图。

第二节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七、 课堂训练

1、 我来说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动脑经的人永远看不懂,粗心的人怎么能够发现?你们是不爱动脑筋的人和粗心的人吗?

请你用“( )是大自然的语言”造句,比一比,看谁了解和发现的大自然语言最多。

示例: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东南亚爆发的海啸,是大自然的语言。

2你知道吗?

要求根据提供的古诗名句推知季节。再齐读两遍。

3. 联系课文中的午后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由于高下的差异,所以越往高处花开得越迟。

八、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教师小结:学习说明文要了解说明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九、 作业

课外收集几则与物候现象有关的农谚,并选择其中一则按一定顺序做具体生动的说明,100字左右。

 

第二篇:大自然的语言

6大自然的语言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6---30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3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本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

2.通过朗读诗歌,思考交流“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指导学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体验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6----30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鳞、嵌、撒”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睁、晴、蚂、蚁、搬、泳、逗、雁、略、钓、汪、撒”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歌,思考交流“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指导学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体验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走进自然”,解题激趣

(一)同学们,自然是神奇的,它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你能读懂吗?出示课件。

(二)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走进文本,初读正音。

(一)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每个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正音。

(二)课件出示生字词:

1.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

2.先指读,后开火车读。教师重点指导“略、磷、颠”的字音。

(三)检查读文情况:分小节读诗歌,听者给予评价。

感知文本,整体把握。

正确流利地自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出示 口头练习,再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1.白云高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蚂蚁搬家,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

美读文本,体会情感

(一)赏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课件。

(二)赛读:小组与小组之间、单人与单人之间,分节赛读整首诗。

(三)齐读:全班同学齐诵诗歌。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一)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班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如何记忆的。

(二)练习书写并点评纠正。

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

“钓”的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

“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不是往。

五、板书设计

6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蝌蚪游泳------春天到

大雁南飞------秋来到

树的年轮------年龄

鱼鳞的圈------年龄

三叶虫化石----汪洋

漂砾------冰川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6---30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件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这本书之中,感受大自然之神奇,引起学习兴趣,为阅读学习奠定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学生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尝试读出感情。读中悟,悟中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把握诗歌的中心,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教学难点: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回顾文本。

(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教师导入: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介绍给我们的?现在大家就去研读。

感悟诗歌,指导朗读。

(一)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二)互动交流,点拨指导。

第一小节:

如何理解“准是”,“准是”说明了什么?

第二小节:

这一节,从哪个词中看出作者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总结第一、二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三小节:1.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

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

2.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四小节:

这一节中作者又用了哪些修辞?练习运用修辞造句。

总结第三、四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五小节:

出示课件,解“年轮”。

第六小节:

1.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呢?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该怎么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点评指导。总结第五、六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七小节: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课件出示:结合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介“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朗读。

第八小节:

结合课件理解“漂砾”。

小结:你觉得文中哪个词能概括大自然的语言?

回归整体,把握中心。

(一)自由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二)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研读第七小节。

(三)小结: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思考才能发现。

(四)齐读第一小节、最后一小节诗。

拓展延伸,练习仿写。

(一)拓展:

1.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

2.收集、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

(二)仿写:

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几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五、板书设计

6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 云高天晴

蚂蚁 搬家要下雨

蝌蚪 春天来了 用心去看

大雁 秋天来了 妙不可言

大树 年轮告送岁数

大鱼 鱼鳞告送岁数

“三叶石”化石 喜马拉雅山曾是汪洋 庐山的“漂砾” 这里有过冰川

六、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