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1《中国石拱桥》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生字、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走进作者: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xx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一生发表200多篇论著,其中科普论著文章约占1/3。

三、预习检测:

1、正音正字:

洨(Xiāo) 匀称(yūn chèn) 鷟(zhuó) 佥(qiān) 河堤(dī)

2、解释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五、合作探究: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1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

9、学习9、10自然段:

(1)概括这段内容: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10、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六、精读品析:

(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 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带点字能否删去?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

(2)举例子。

(3)分类别。

(4)引用。

(5)列数字。

(6)作比较。

(三)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提问:本文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桥梁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①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中国石拱桥、赵州桥的特点

② 说明事物要注意顺序:以逻辑顺序为主,时间顺序为辅

③ 说明事物要选择方法:以举例子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④ 说明事物要锤炼语言:准确、周密

2

教学反思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概括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为教学重点。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赵州桥,为了增强直观形象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是为学生范读这部分课文内容,然后用几段生动形象的卡通视频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反馈检测: 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成语的识记能力。仔细辨析,可知B项中“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C项中“性命悠关”应为“性命攸关”,D项中“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二、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表达方式一共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叙述,指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指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抒情即作者在文中针对某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作者在文中对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议论;说明是对事物的解说和对事理的阐释,这其中叙述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常常伴生。答案:1.说明2.议论 3.叙述 4.描写 5.抒情

三、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3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1、B 2、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3、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5、 “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4

 

第二篇:语文:2.10《信客》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2.10《信客》学案

教师寄语: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2.感知课文内容,懂得关爱和敬重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3.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

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余秋雨生于19xx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余秋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2.检查预习情况

稀罕 噩耗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

轻蔑 琢磨 长途 涉 穷愁 倒 生死 福 ..

二.理解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2)说说你对信客这种职业的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获得了这种印象?

(3)你喜欢这个信客吗?喜欢他的什么?从那里体现出来?

第1页(共9页)

三.合作释疑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些事迹?为什么?

四.情感教育(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现在我们回头来看题目“信客”的“信”不仅是送信而且是诚信。现代社会,经常有人为了利欲而放弃了诚信,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五.课内精读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1.人们喜欢齐集信客家中,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第2页(共9页)

2.你怎样理解那些妇女对信客说“悄悄话”

3.你怎样理解信客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选文中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这样安排?

5.信客只管通报消息就行了,为何还要一路上很久地考虑如何措辞?

六.拓展迁移

莫高窟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色流猛地一下涡游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6.下面的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一句含义的一项是( )

A.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

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

D.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

第3页(共9页)

7.“喧闹”意在强调( )

A.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 B.艺术创作背景的复杂

C.艺术创作背景的丰富 D.艺术创作背景的多样

8.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

9.写出你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含义的理解。

10.以“粉笔”或“煤”为题,写一段文字,注意要有一定的哲理意义,并用上拟人修辞格。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1)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明确:苦: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3)(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通达事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三、

1.明确:先写老信客,意在说明信客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一是强调信客"信"的职业道德。老信客既用自己的经历给年轻信客以指点,又用自己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使这些年轻信客迅速成长。

2.重点写了两个:一是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一是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这些突出说明了信客职业凶险但却仁义待人,任劳任怨,宽以待人等优秀品质。

第4页(共9页)

四、

1.略

2. 那些不为名利,安心干好本职工作的人都是。 对待他们我们要尊重、理解。

例如: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的交通协管员,因为他们不是正式的交警,很多人都不听他们的,甚至还会嘲笑侮骂他们,但他们依旧尽心尽责地守在岗位上,不停地挥舞旗子,吹着口哨,苦口婆心地规劝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再例如:清洁工,他们的工作又脏又累,待遇也不高,但他们工作的时候多专注呀,马路上任何一张小纸片,任何一块污迹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整个城市的卫生。

五、课内精读

1.使人切实感受到农村人们渴盼了解来自外面世界各方消息,增长见识的心情,可见信客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2.表明信客受到妇女们的完全信任,是她们依靠的人。

3.因为他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重点写了信客报丧送遗物等活动 因为,这类事件反映信客的遭逢,最有代表性,能很好地体现信客忠厚、诚实,待人谦和的品格,以及宽容、忍辱负重的精神境界。

5.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拓展迁移

6.C

7.A

8.(1)色彩绚丽 (2)线条流利 (3)形象生动(4)神态逼真 (5)场面宏伟(任选三个)

9.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

10.示例:粉笔——握在教师手中,它奋不顾身,为教育事业献出短暂生命;拿在裁缝指间,它自告第5页(共9页)

奋勇,磨损自己,画出优美线条。 粉笔敢于挺身而出,从不索取。 煤——不怕引火烧身,它燃尽一生,给予光和热;不怕孤独寂寞,它默默无闻,躲在墙角一隅。煤,黑色的身躯,给人深刻的启示,奉献一切,默默无闻,不争功,不图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老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信客》教案

2011-09-28 18:45:39| 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0.《信客》

楼德第一初级中学 封秀宁

教师寄语: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2.感知课文内容,懂得关爱和敬重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3.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

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余秋雨生于19xx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余秋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

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2.检查预习情况

........稀罕 噩耗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

轻蔑 琢磨 长途 涉 穷愁 倒 生死 福

第6页(共9页)

二.理解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2)说说你对信客这种职业的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获得了这种印象?

(3)你喜欢这个信客吗?喜欢他的什么?从那里体现出来?

三.合作释疑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些事迹?为什么?

四.情感教育(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现在我们回头来看题目“信客”的“信”不仅是送信而且是诚信。现代社会,经常有人为了利欲而放

弃了诚信,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

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五.课内精读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

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

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

回答。

1.人们喜欢齐集信客家中,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那些妇女对信客说“悄悄话”

3.你怎样理解信客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选文中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这样安排?

第7页(共9页)

5.信客只管通报消息就行了,为何还要一路上很久地考虑如何措辞?

六.拓展迁移

莫高窟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色流猛地一下涡游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

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6.下面的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一句

含义的一项是( )

A.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

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

D.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

7.“喧闹”意在强调( )

A.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 B.艺术创作背景的复杂

C.艺术创作背景的丰富 D.艺术创作背景的多样

8.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

9.写出你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含义的理解。

10.以“粉笔”或“煤”为题,写一段文字,注意要有一定的哲理意义,并用上拟人修辞格。

答案:

二.(1)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当教师、第8页(共9页)

校长也是好样的。(2)明确:苦: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3)(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通达事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

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三、1.明确:先写老信客,意在说明信客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一是强调信客"信"的职业道德。老信客既用自己的经历给年轻信客以指点,又用自己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使这些年轻信客迅速成长。2.重点写了两个:一是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一是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这些突出说明

了信客职业凶险但却仁义待人,任劳任怨,宽以待人等优秀品质。

四、1.略2。那些不为名利,安心干好本职工作的人都是。 对待他们我们要尊重、理解。例如: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的交通协管员,因为他们不是正式的交警,很多人都不听他们的,甚至还会嘲笑侮骂他们,但他们依旧尽心尽责地守在岗位上,不停地挥舞旗子,吹着口哨,苦口婆心地规劝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再例如:清洁工,他们的工作又脏又累,待遇也不高,但他们工作的时候多专注呀,马路上任何一张小纸

片,任何一块污迹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整个城市的卫生。

五课内精读1.使人切实感受到农村人们渴盼了解来自外面世界各方消息,增长见识的心情,可见信客在

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2.表明信客受到妇女们的完全信任,是她们依靠的人。

3.因为他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

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重点写了信客报丧送遗物等活动 因为,这类事件反映信客的遭逢,最有代表性,能很好地体现信客

忠厚、诚实,待人谦和的品格,以及宽容、忍辱负重的精神境界。

5.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拓展迁移

6.C 7.A

8.(1)色彩绚丽 (2)线条流利(3)形象生动(4)神态逼真 (5)场面宏伟(任选三个)

9.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

10.示例:粉笔——握在教师手中,它奋不顾身,为教育事业献出短暂生命;拿在裁缝指间,它自告奋勇,磨损自己,画出优美线条。 粉笔敢于挺身而出,从不索取。煤——不怕引火烧身,它燃尽一生,给予光和热;不怕孤独寂寞,它默默无闻,躲在墙角一隅。煤,黑色的身躯,给人深刻的启示,奉献一切,

默默无闻,不争功,不图名。

第9页(共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