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要寻找该单元的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概括而系统的复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自学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上好单元复习课呢?这里仅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准备

1、调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在复习之前应先对学生实际掌握本单元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可以翻翻学生这一单元的家庭作业本或者学生平常积累的错题本,也可以进行一次覆盖面较全,层次分明的检测,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学生掌握得如何,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解题方法还不熟练,这些问题中,哪些带有普遍性,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确定复习内容

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在上复习课之前还应先本单元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是重点部分,哪些是难点部分,对学生还比较模糊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作为重点复习对象,对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复习效率。

3、选择复习方法

复习课和新课一样,教师上课的方法直接影响复习课的效果。复习课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提纲引领式的复习,检测式的复习,答疑式的复习,还可以是以一个知识作为复习的生长点进行复习等等,教师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以及单元内容的实际进行方法的选择才会运用自如。比如我在复习六年级《圆》时,画图列提纲,让学生完成提纲。

二、流程清晰

新课是知识的认识和建构的过程,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所以复习课的流程要有再认建构的认识过程,系统整理的编码过程,全面巩固的练习过程和总结检测与拓展的过程。单元复习应该以整理知识为主,它的基本流程是:示例回忆——知识再现——整理归纳——练习巩固——检测提高。

1、示例回忆

对单元复习课,我们一般要求入口小而实,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引入复习的内容,也可以直接进入复习的正题。比如我在设计圆柱与圆锥的单元复习课时,没有安排具体的情境,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杯作为体裁,通过提出解决水杯中的各种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⑴讨论水杯的特点,复习圆柱的基本特征;⑵制作一个水杯盒需要多少塑料板,复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⑶计算水杯内所装的水的体积,复习圆柱体积(容积)的计算。(4)你能用纸制作一个这样的水杯吗?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知识再现

学生在上复习课之前对本单元的知识自己先梳理一遍,最好能把学过的知识以提纲的形式整理在作业班上,把自己还存在的疑难问题也整理出来,翻开数学书看一看,再看看自己的作业本和练习册(重点看自己做错的题目,还有当时做题时不会的。)并把自己现在还不会的题目作上标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上让学生小组交流,交流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作业、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不太懂的问题等等,并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分类、整理,然后全班交流。我根据平时作业、与学生交流情况把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再次思考、交流,深化认识。

3、整理归纳

单元的复习课就是将凌乱的知识进行提炼、概括、总结,以便在头脑中形成思想、观点和方法。学生把自己已经整理好的单元知识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给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先听每位小组成员的汇报,然后再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网络,形成本小组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条,分清解题

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的联系。梳理时要根据学生的回忆,通过对上面问题回答,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边复习基本知识点边把这些知识点串成线和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还要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

4、巩固提高

每一个单元复习完后,我们都应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样学生学会的知识才能形成技能。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的练习,可以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练习,还可以是一些探究性的练习,练习设计合理了,学生的知识也就巩固了,能力也就提升了。

三、精讲精练

在上单元复习课时,我们好些时候感觉复习的内容不多,所以也就不是很重视,有的老师干脆把课本上的复习题做完就算复习完了,还有的教师先是一大段复习讲解,几乎占去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复习课,事实上好比是压缩饼干式的新授课,把五、六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根本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我认为,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确定好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选择性进行讲解,不要把什么知识都拿来讲,只要是学生已经掌握好了的知识只需要一带而过,甚至直接放在练习题中进行复习,只有在单元复习课中做到了精讲,复习的效率才会得以提高,效果也才会更加明显。其次是精心选择习题。就是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提高兴趣

在复习课上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起来,直接影响复习的学习效果。就目前的复习课而言,好些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感觉枯燥,乏味,远不及新课那么新鲜,因此在上单元复习课的时候教师应重视素材的选择和复习方法的选择。素材是学习知识的载体,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素材的作用还要衬托教学内容,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素材时,力求新颖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我在复习小数的加减运算单元的内容时就先让学生准备好零钱,然后请几位同学开了一个小小的超市,让学生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复习了小数的加减运算。

其次,复习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目的是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复习的过程中来,要对复习的知识感兴趣。提高学生兴趣的复习的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进行单元复习,也可以是开展辩论会的方式进行复习,还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复习等等。

有人说,数学新课教学是“画龙”,而复习则是“点睛”。要真正上好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要想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反思中总结,从而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摘要:复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要不断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促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走向实效。在文中我从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二、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回忆;三、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四、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促进学生发展;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明确目标 知识再现 梳理知识 注重实用性 培养良好习惯

复习就是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加强。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好多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把学生会做每一道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往往收效甚微。部分教师对于复习课教学有很多的困惑,复习课的确不好上,它既不象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象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我对复习数学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常常焦急地看到:学生上了一节课,而知识毫无长进,跟没学一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步骤。”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是整个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基本要求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明确性,以及可检测性。一节复习课 1

必须有清楚明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复习的主攻方向。所谓的目标明确不仅包括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全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包含师生都必须对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具有共同的明确认识。教学目标,是靠师生的合力去实现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还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目标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师生的心都往目标上想,劲都往达到目标上使。只有师生双方都明确,才能互相配合,指向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在上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二、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回忆

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就是学习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时下,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围绕着课本总复习和一些事先编好的提纲进行复习,这样就缺乏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复习课的实效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时的多发病而编拟习题,以求引导学生辩论,消除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进一步认清知识的本质。在知识再现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生解题反馈出的知识缺漏和失误要重点讲解。 其次,本部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要重点讲解。再次,学生容易混淆、模糊不清和注意不到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最后, 要讲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三、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2

疏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复习时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由浅到深,层次分明地引导学生弄清知识间的纵横向的联系,前后沟通,触类旁通。把从属的知识“串成线”,把相邻的知识“套成链”。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数学知识都是整个知识认知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在纵向上有共通性,而且在横向上也有密切联系。根据数学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才能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木不成林”,只有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了一个系统,所有的知识点才能形成一片知识之林,学生才能在这片林中畅游。

四、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复习时必须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处处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 3

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从复习课这一角度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至关重要。学生的复习习惯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培养:

一是会经常概括所学的内容。即这一阶段学些什么?它们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二天就会见分晓,它需要教师长期的渗透与培养。

二是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对每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存在局限性,所以在概括知识时可能会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虽然教师在复习时可以帮助他们概括,以求得合理与完善,但其收效都远远比不上从同伴间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从中完善自我。因此,同伴间交流必不可少。

三是会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如果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那么他们就应该具备认识题型结构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常说的学生内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来说,能够根据所学的内容出好题,他们需要认识每道不同形式的题的本质特点与联系,这样学生在出题的过程就会进一步去区分不同题型的差异,所以说,在课堂上,教师能把一些出题权交给学生,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进一步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4

俗话说:教无定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没有统一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复习时,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使他们能成为复习课上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仅凭教师安排的被动学习者。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分析中总结,在反思中前进,最终促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走向实效。

论文字数:2548字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