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及反思

《泊船瓜洲》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在本册书的第六组,我们首先来看看第六组的导读,了解这一组课文的学习要求。

(1)请将课本翻到103页。(默读,画出本组的学习要求。)

(2)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思乡,自古以来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相信你耳熟能详的古诗一定不少,能背诵一首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吗?

(3) 现在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二、要读好诗句,就要特别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中的多音字。

(1)读字,组词。

三、读好了多音字,把它们放到诗句中,我们来读古诗,看看能不能读正确。(自读,指名读)

四、再读一读,争取读得字正腔圆。(自读,齐读)

五、读准了字音,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读得有节奏。咱们听一听像老师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一些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六、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蕴含的感情 。当然理解古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看注释,可以查字典,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要做到句句落实。

我们首先来看题目的意思。通过查字典,你知道泊是什么意思?瓜洲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靠在瓜州。 (老师补充:这首诗就是作者行船至瓜洲停船靠岸时所写的。)

七——十:我们来看前两行诗(出示,学生读出来)老师解释这里的“水”指的是长江, 我们看看诗句中提到了几个地方?(出示8、9、10),瓜洲在哪儿?京口在哪儿?钟山又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作者的家乡在哪儿呢?通过看

注释我们知道了这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那么咱们来看看你回去查的这些字的意思,在诗句中应该选择哪一种解释合适?(出示11、12、13)

十一、十二、十三:

把你选择的字意记到课本注释用对号标出好吗?

十四、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出示14,集体说说诗句的意思。这是那两行诗的意思,再读读好吗?) 十五、写到这里,作者想到了什么呢?我们来了解后两行诗 的意思。(出示15)

老师提示,“绿”字 在这里作动词用,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T:吹绿,记下它的意思好吗?是啊,春风吹来,绿了禾苗,绿了柳梢,绿了江南。那“还”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出示16.)

十六、十七:连起来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好吗?(出示17,一起说好吗?)

十八、从这两行诗中,你体会出了什么?(板书:思念家乡)还未离家,就已想家,从后两行诗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发自肺腑的沉重叹息、一声喟然长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再读读试试,读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读出对故土的眷恋。

瓜洲,离家远吗?你知道的?(相机提示:一水间、只,出示18),近在咫尺的距离,却是遥如天涯的思念,作者此

次赴京上任,实属无奈之行。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做这首诗的背景,便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19 )

十九、此时,再读读这句诗,读出作者的无奈和惆怅。(T:当你对某件事不确定的时候,感到无奈的时候,语速慢还是快?“何时照我还”该怎么读?谁来试试?2——3学生练习,齐读。出示20)

二十、带着这种情感,再读全诗,进一步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出示21,指名朗读)

二十一、诗学到这儿,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个词或者是哪个字用的好?(大家和老师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也觉得绿字用得好,用得妙,据说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时,是经过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才决定用绿字,请大家看107页的资料袋,然后出示22、23)

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绿”字好在哪里呢?你能说说吗?春风吹绿江南的时候,到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姹紫嫣红??)一个“绿”字绿出了眼前一片春光,一个“绿”字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无限惆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千古佳话。我同学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仔细推敲、善于修改的写作态度。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填一填诗句,照着胡葫芦画个瓢。(出示24、25、26)

二十五: 背诵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背诵下

这首诗吗?(师:“诗言志”,诗人写诗的时候表达的情感,我们背诗的时候,也要让听众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到诗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出示27)试一试。(师生接背,指名背诵,男女分背,齐备。)

二十六、二十七: 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几首,送给同学们。(出示28、29)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

总结:乡愁,在王安石的眼中,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杜牧、高适的眼中,是鬓边那一缕缕银丝;在宋之问眼中,是那一封望眼欲穿的家书;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什么呢?我们下次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教学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我从新课标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操作。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收获是有的,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

二、引入情境,感悟诗情

情感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情感体验同样对认识过程起着很大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图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出示江南春景图片,展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形象感受;教学完古诗,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欣赏情境图,一边跟唱歌曲。

三、读中求解,读中求悟: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一开始让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讲解诗句时,又指名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全班齐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

在学生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我就感慨:学生的朗读能

力确实需要加强;古诗文看是几句话,其实蕴含的内容丰富,有些字词的挖掘也显得较为肤浅;课外延伸-----思乡诗歌的朗读、收集也未能在课堂上交流。古诗的教学,有待于针对不同的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

 

第二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诗中悟情、句中品情、诗中入情等环节,尤其是注重加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环节,导入入情: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读诗时,我把PPT诗配画投放给学生,加上音响渲染、诗人范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自读、听读、情境中悟情,学生很快就进入情境。

二、第二环节,句中品情:

通过诵读,PPT展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读诗时能够很轻松地结合诗的意境去体味诗所映射的情感,也就能把学生带进诗中。如读“间”字品情;读“绿”字品情(拓展诗人几次改字的情景);(PPT诗人的背景介绍)按诗的节奏读出诗人想回家却又不能回的无奈之情。此环节中学生开始读诗时对诗句的情感把握总不到位,但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他们理解诗句的情感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引领作用。

三、第三环节,拓展抒情。

诵读拓展古诗文六首(PPT展示思乡诗句六首),进一步感受诗人用月亮寄托情思的情怀。学生在读中继续加深了对古诗的情感体验。尤其是最后环节中学生对出示的图画再配以诗,从而很好地体会出该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