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池上 偷采白莲 风鸢图诗

古诗三首 池上 偷采白莲 风鸢图诗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认识5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朗读 背诵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情趣。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搜集三首古诗写作背景和作者信息

2、自读古诗、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研讨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徐渭、袁枚的生平、诗作、诗风。

2、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集体交流,了解三首古诗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三、检测评估

1、区别字组词。

莲( ) 偷( ) 振( )

连( ) 愉( ) 震( )

2、古诗天空

1、( )藏踪迹,( )一道开

2、( ),带将儿辈上青天。

3、牧童( ),( )振( )。

3、解释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

4、补充句子。

1、我最喜欢( )。

2、我会背( )。

3、我学会了( )。 板书: 古诗三首

池上 偷采白莲 踪迹报漏——天真可爱 风鸢图诗 所见 所想——随风飞翔

所见 摹景 写心——闲情逸致怡然自得 教学反思:学生朗读背诵古诗,很好。对诗的意思理解很好。

 

第二篇:21.古诗两首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四(6)班 周榕 语文教案

2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

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5月20日 总第9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背诵。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

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 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

此处的解释应该为“池塘里发生的事”,而不是池塘上。

3、补充。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回顾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提出读文目标:

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 了解自读情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1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四(6)班 周榕 语文教案

(2)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

3、 再次提出读文目标: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读,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并借助字典、插图等对诗文有初步了解,知道讲了什么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 学习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2、 指导理解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3)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交流“看”到的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4)配乐 。

3、 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引导学生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

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4、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设计意图:紧扣重点词,并通过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借助字典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以多样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1、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并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四(6)班 周榕 语文教案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第二课时(5月20日 总第9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小儿垂钓》,并背诵。

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1、 (一) 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

2、 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

3、 为什么?

4、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

5、 那时侯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6、 简介作者。

7、 释题:

“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的?

8、 (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指名说说哪是钓鱼杆,哪是鱼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

钓”的意思。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领学生尽快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通过释题,对诗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学习古诗

1、 出示诗文

2、 学习前两句诗的意思。

(1)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及前两句诗。

(2)出示讨论题:

3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四(6)班 周榕 语文教案

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

“学垂纶”是什么意思?

小孩是怎样坐在河边学钓鱼的?

“草映身”是什么意思?

3、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 出示后两句诗,指名读后两句。

② 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出示一位老人朝小孩走来的画面) ③ 他来干什么?

④ 诗中哪个词是写问路的?

⑤ 路人可能问些什么?

⑥ 看,小孩是怎么做的?(出示小孩摆手的画面)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⑦ 把“遥”改成“摇”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讨论理解小男孩不是不想回答,而是因

为怕把鱼吓跑了。

⑧ 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⑨ “应”是什么意思?

⑩ 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

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3、 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

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设计意图:紧扣重点词,并通过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借助字典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一课时(5月21日 总第95课时)

完成第五单元练习卷

第二课时(5月22日 总第96课时)

评讲第五单元练习卷

板书设计:

样子 姿势

小儿垂钓 专心致志

神态 表现

教学反思:

《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 4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四(6)班 周榕 语文教案

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