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邓州市都司镇中心小学:鲁萍

教学要求:

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工整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 体会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第二和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按一定顺序并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读 、思、议、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欣赏后谈谈感受。

2、 今天让我们继续随着叮叮咚咚的琴声去认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弹琴姑娘。(板书课题)

二、回顾全文,整体感知

1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四季听琴)

2、课文反复用哪个词语直接描写琴声?用自己喜欢的语调读一读描写琴声的句子 。

三、想象画面,品读感悟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先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琴声?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的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边读边想象画面。其他同学发表评论。

2、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读,重点品读课文第二和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和想象中品味句子的韵味,感受画面的优美,从而感受琴声的美妙,同时,在品味中感悟出作者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3、从春到冬琴声不断,表面写琴声,实际说明了什么?结合插图,用文中两个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4、师点拨:文章表面写琴声,实际在赞美小姑娘品质的写法叫间接描写。

四、认识其人,领悟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第10自然段至末尾,思考:作者几次见到小姑娘?这位小姑娘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5、小姑娘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四季听琴中作者的感情也 2

在不断发生变化,请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用词语概括出来:(板书:情感变化:好奇——钦佩——赞美——祝福)

6 、想一想,我会怎样祝福这位勤学苦练的小姑娘?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我们要学习弹琴姑娘什么精神?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六、指导背诵,教给方法

1、为什么我们要背诵课文第二和第六自然段?

2、你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

3.老师再推荐几种背诵方法:联想记忆法、交流记忆法、读写记忆法

七、布置作业

找一找陈伯吹其他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弹琴姑娘

四季听琴——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情感变化:好奇——钦佩——赞美——祝福)

3

 

第二篇:弹琴姑娘 教案及反思(五年级)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李印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 了解作者通过间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以及琴声贯穿全文的表达特点。

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弹琴姑娘》这篇课文,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在你写人物的作文时,你通常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像孩子们这样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里活动来刻画人物形象叫做直接描写)

板书:直接描写

2、谈话,引出琴声。

(昨天,孩子们已经学习了一节课,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二、 整体感知琴声。

1、 找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文中七次出现了姑娘的琴声,是怎样的声音?)生回答

(用“===”在文中标出来)板书

2、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奏读这个词。)

用手势引导学生读出琴声的变化。

3、找描述琴声的词。

(真好听,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琴声的呢?)

这是( )的琴声

指名反馈。

三、 品读想象,感受优美琴声。

1.自由品读(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读2—9自然段;

2.用“~~~”勾画出让你心动的句子;

3.读、悟你勾出的句子;

4、批注你的感受;

5、小组交流。

2.生根据自学提示勾画、批注,师巡视。

3.汇报交流,相机出示重点语段,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

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

A、 生读,说感受。

B、 齐读。

C、 换一种排列引读,谈感受。

D、 自由练习读。

E、 比赛读。

F、 试着背诵。(课件出示提示)

G、 引导出作者的情感。(好奇)

其他语段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变化:钦佩、赞美、想见。

4、引读琴声,感受品质。

春天多雨的日子,总能听到轻快地琴声——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夏天炎热的黄昏,窗口仍然传出好听的琴声——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秋天迷人的夜晚,那窗口一直传出流水般的琴声——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冬天寒冷的深夜,传来了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作者按季节的顺序描写了姑娘的琴声,他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由——好奇到钦佩,到赞美,再到急切地想见到这位姑娘。从这琴声中,你感受到了姑娘什么样的品质?----锲而不舍。)板书,理解,换词练习。

5、师小结:这一部分,我们只闻琴声,不见其人,而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美好品质通过作者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间接地表现出来,这种写法叫间接描写。(板书)

四、 虔诚祝福姑娘。

1、作者见到这位令他赞叹不已的弹琴人了吗?(见到)小姑娘长什么样?用横线画出来。(“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挂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 )(直接描写,写得简略)

2、师:这是一位俊秀的姑娘,更是一位( )的姑娘。

3、出示“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引读两遍。

五、 课文链接,激发阅读兴趣。

(如此勤奋的姑娘,怎能不叫人钦佩,赞美呢?孩子们,陈伯吹先生的笔下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请大家看课文链接。)

生看课文链接。

(希望孩子们有机会能读一读,领略作品中的精彩。)

板书设计:

14 弹琴姑娘

春 好奇

夏 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钦佩 直接描写

读—勾—悟—批--议

秋 赞美 间接描写

锲而不舍

冬 想见

祝福

课后反思:

《弹琴姑娘》是西师大版第四单元的一片精读课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老师配以及时的启发、点拨、引导和补充,组织学生抓住优美句段、关键语句进行品读,感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读的形式多样,有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让整节课书声琅琅,读得有目的、有层次,这一点效果很好。只是刚开始让学生汇报自己喜欢哪个季节,有何感悟时 ,学生说得不太好,这时我就亲自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琴声怎样,从侧面说明了什么。这样一 引导,学生都会说了,读得也很投入 ,尤其让读书有感情的同学配乐读,更增添了课堂效果。对于间接描写的写法,由于是学生初次接触,所以就需要老师的讲解。背诵的方法,我也没有忽略,搜集了几种方法记忆方法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学生背诵的兴趣很高,一会就会背了,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背诵效果更为明显。

点评:

《弹琴姑娘》评课稿

五年级教研组

听了李印老师上了《弹琴姑娘》这一课,我有很多感触。她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精巧,提高了学生的解读感悟文本的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评析:

一、以读为本,增进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根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读书不充分的课绝不是好的阅读课。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感悟的时间和机遇,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在《弹琴姑娘》一课中,李老师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对人物情绪的把握逐步深入,读书的程度逐步提高。李老师的评价语言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读书气氛,同时对学生的读书引导也蕴含其中。当学生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这一句时,李老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二、心灵对话,增进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干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干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干相互培养。”

李老师在《弹琴姑娘》这一课中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当问到弹琴姑娘为什么能弹出流水般、夜莺般的歌声,学生就自动地举手发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通过不断地对话,不断地思考,就增进了学生的感悟。

当然,李老师还有很多“亮点”,但是我还想说说这节课有待改善的地方:

一、整节课节奏太快,让人有种受压抑的感觉,盼望能把节奏放慢点,这样才干让人感受到这篇课文的精美、感性。

二、对学生的朗读引导还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