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反思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反思

这门课一开始就使我脑子一片混乱,什么是研究都不清楚。觉得

自己是门外汉,老师上课讲的自己听着有点糊里糊涂。课后也看了些基础理论的资料,看了后不知道怎么运用。比如说研究要先确立问题,可是自己不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有价值。应该从什么样的方面或者角度去思考,自己发现想到的有些问题范围太广,自己都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拿观察法的方案来说,自己在找问题时候先想到的是儿童的外显

行为特征,觉得这样是能让研究者能观察发现的,但是问题就出现了,怎么样的行为是值得研究的呢?想到的问题有些是前人都研究过的,是不是就没必要再研究了呢?

邢羽佳

通过这一个月来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我对很多概念和方

法都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懂的知识特别浅,根本没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现在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我知道应该如何下手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上节课老师要求我们分小组去编写观察方案,起初我还觉得我们计划的挺周全,但经过老师的剖析,我才认识到很多我们方案中的很多缺陷,包括其他小组的方案,我都从中学到了很多。我懂得了要去挖掘和研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要在一个层次上去讨论和运用研究方法。对我而言,我需要对研究方法有更系统更规范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界面。这样对自己今后的学习都会大有帮助。

李佳

这节课基本是以我们学生为主导进行的,这样授课,我觉得我们

可以学到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他/她所讲授的知识;另一方面,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他/她的教态是否符合一个教师的要求或标准,我们从他的行为中是否能受到启发,该学习那些,该摒弃那些。这节课唯一的不足是没有课件演示(多媒体有问题所致),没有看清楚两组同学的设计方案。

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您的那个模型,这样在以后写文章时就不会出现层次不清的状况。

安蕊

从开学至今已上了三节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每一节课中都有着不同的感触,不同的收获,可以总结为以下的几点:

第一,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我认为研究方法这一门课程是一门工具课,它要交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是研究方法,而要在了解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这一门课程是我们学会做研究的基础,也可以成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方法,因此研究方法的学习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只学到了研究方法的形。在第二节课中老师给我们讲了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在现在的研究中,应该说每一项研究都有一个支撑它的理论,而没有理论支撑的研究是不可信的。在以前的学习和认识中,我仅仅认为研究方法就是教会我们做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现在我认为,我不仅要从形上了解研究方法,更要从理论的深度上认识研究方法;

第三,要认识到边学边用的重要性。在第三节课中老师让我们小组报告我们的观察方案,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所以我们的观察方案也没有得到认可,这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会研究方法很容易,要学懂确实很难,想学懂研究方法非要自己亲手操作才行。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要认真的查阅资料,选择研究题目,踏踏实实的完成好每一项任务,相信这学期在这一门课中一定会有所收获。

孙瑞丽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在这几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研究方法的价值取向或倾向,如实证主义,解释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不同的价值取向,可能引导我们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我比较认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是也要借鉴和汲取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些好的东西。虽然方法只是一个工具,但是选择对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大大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和成果。因此我认为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我所学是学前教育,以后的工作是面对一群可爱的儿童,在对幼儿观察和研究,采用什么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更多理论知识,多阅读一些文献资料,选择有价值的课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姜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觉很吃力。能够制订一套优秀的观察方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尤其是还要能够选择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题目,不想让每一次能够观察的机会成为一次为了完成的任务去完成,不能够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所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观察方案也许会很慢,也许会漏洞百出,但是在一次次的上课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观察方案,慢慢来吧,我有信心。基础本薄弱的我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不过实践也是一种学习,观摩也是一种学习,这种被赶的感觉还不错。每个人在最终都会拥有自己最得心应手的研究方法,希望有一天,我也有。

高莉

这门课到现在上过三次了,总体来说,我特别喜欢上孙老师的课。每次一节课上下来总是有一种满足感,觉得自己在课上又学到新东西了,这种感觉特别好!所以,首先我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授课,真的,

这是发自肺腑的,因为这是能真正学到东西的课!

我知道老师让我们写这个反思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今后能共同改进,以期本节课达到最佳效果。我在这几节课上下来的问题和疑惑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 有关“方法论”的疑惑。关于“方法论”老师讲过是用来指导研究过程中方法的使用,我以前也在政治课上学过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知识。虽然我不清楚两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或者有没有关系,但是在我的知识中关于“方法论”的认识实属不多,甚至在老师讲到“方法论”在研究中的使用时,也是似懂非懂的!我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还是什么?反正我不能把握它,不了解!(应该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

2. 有关解释性研究范式的外推问题。在课上老师说比较偏向于解释性的研究范式,您认为实证性的范式多用数字说话,少了从人的角度出发,很多无关变量都没法得到很好地控制。而解释主义能够以人为主体,坚持从人的各个方面入手来解释其中的某一现象。但是,在这里我产生了疑问。既然解释主义是就特定的某一人或某一群人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研究,然而他们所在的历史背景,所处的情境,身边的人事都是他们所独有的。那么,从他们身上研究出来的结论是否能够由此及彼的推论到其他一个人或一群人中,这使我觉得有点困难!那么如果不能的话,一个没有外推能力的研究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做,这也使我感到疑惑。

3. 有关解释主义和实证主义能否在一个研究中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在思考完第二个问题之后产生的疑惑。以我个人有限的一点思考我觉得,如果在一个研究中只是用一个范式都会有一定漏洞的话,那能不能将两种各有其优点的范式结合着使用,这样会不会就可以互补,扬长避短了?如果这种方法可行,那在方法的使用和自己坚持的立场上是否就会矛盾重重,使这篇论文理不出清晰的思路。请老师给予指导!

以上是我对这几次上课的一些感想和反思,希望能够使我快速成长。

余欣榕

开学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了,一共上了三次的幼儿教育研究方法,但是只上过一次赵明仁老师的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明显的可以感觉出,赵老师更偏向实证主义研究路线。

以前在本科的学习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和研究方法相关类似的课

程,因此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有时候在课堂上,老师您说一句话需要想好几遍才能想明白,甚至有时候想不明白,感觉有点晕。

不过在这堂课上,我的收获也是特别的多,虽然只上了三节课。感觉慢慢自己好像进入点了状态。以前从来不知道论文在写作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范式。而且在学习了一些范式之后,在看论文的时候也会思考这篇论文属于什么研究路线。虽然自己的功力还是很浅,甚至有点白痴,不过自我感觉在这一学期开的课里面,就是您的这堂课收获最大,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点晕,所以每堂课都是非常认真的去听,去思考,所以还是可以收获到很多的东西。

在十一的假期内,赵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些论文让我们去读,读

后发现,论文都是实证主义研究路线的,所以希望您也可以给我们布置几篇解释主义的论文让我们看看,我觉得从实际的论文来理解什么实证主义和什么是解释主义可能会更加直观。

另外就是我们需要做的方案设计,在讨论的过程中,我自己认为

大家都不是太明白究竟怎样才算一个方案,应该怎样去做一个方案,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设计,所以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将以前学姐们做的案例或者其他什么案例给我们讲一讲什么是案例,应该怎样去做好一个案例。这样可能我们做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好像有点找

不到方向。谢谢老师~

丁敏洁

通过这几堂课的学习,说实话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隔行如隔

山,恐慌之余我意识到: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老师手把手教你的时

候了,对于这们课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必须自己主动查阅书籍,努

力抓紧弥补。但与此同时,孙老师的课堂气氛似乎比起以前我们那种

墨守成规的课堂多了一份轻松和愉快,大家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和问题,这种合作式探究式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大家的

兴趣和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是我们在本科阶段很少涉及的。

另外我想说的是,像一些基本概念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书上找到,

但当您讲到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理解的还是

不行,比如说,那个研究思路的金字塔,我还是不太能明白它的内涵。

所以希望老师可以说一下知识点的背景,穿插一些基础的内容进去,

以启发和点播一下我们这些跨专业、基础薄弱的同学。

刘喆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后反思:这门课已经上了三节了,有收获也

有问题。收获是,以前在学习有关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时,只是大概

了解了有哪些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它们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学

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才知道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而且找到自己在

研究过程中所遵从的理论范式偏向很重要!问题是,觉得老师有时候

讲的有些快,对于所讲内容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赵丽

孙老师,您好!通过听您讲课,我觉得当您阐述一些基础概念和分析时,我都能吸收消化,但是第二节课,通过我们自己实践,之后您的补充和讲解,我听得有些费事,感觉您一下站在一个高度讲解,我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的,我想主要是跨专业了,一点基础都没有,就好比观察法,我看了概念知道了,但当我自己要用的时候觉得什么都不是很清楚了。想问问孙老师,除了看看咱们用的课本(即使看课本,其中有些内容我也不能很好的理解)有什么可行的方法让我在短时间里能入门?

常莹

孙老师:

您好,我是您的学生丁文婷。我们的课已经上了三节了,深刻感受到了您的博学专业与风趣幽默,尤其喜欢听您讲您孩子的点点滴滴,她的一举一动及心理变化您都会进行分析,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当然,您讲的研究方法也很精彩。通过大概了解解释主义与实证主义,我感觉自己也比较偏向解释主义呵呵,虽然现在还没有入门,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且先这样妄自定位了。

至于观察方法,上节课您让大家自己准备并讲演,我感觉效果不是太好。由于我们准备不充分,理论和实践都没做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刚开学您征求大家意见时,都希望多加强实践,但真正行动时又感觉力不从心,可见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并和组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还请孙老师多多指正。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丁文婷

因为对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足,所以听课的时候有些理论性的东西听不懂,我只有在课后查阅这方面的书籍来尽量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最大能力的赶上老师的讲课内容。就这几节课的感受而言,我觉得老师让我们做出观察方法的设计方案,这种形式的知识掌握要比老师一直讲我自己光听不练掌握的快,好,并且理解的更透彻,在实际运用中更能发现不会的问题。

杜艺雯

通过这几节课我体会到如果之前的学习需要预习,那么现在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预习上,还需要对相关知识的大量阅读。以此为积淀,才能在课堂上与老师更好的交流,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除此之外,我还觉得我们让应试教育毒害太久,我们让秩序束缚太久,以至于我们有灵光乍现的刹那也需要顾及正常的课堂秩序,还有别人的种种看法,今天,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宽松的气氛,让我们更轻松自由的表现自己。

王丽

这次课是以我们学生为中心进行的一堂课,当然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让我们在课下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观察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自己总结了一下。很抱歉我们组没有设计自己的观察方案,我们只查阅了相关资料,没有自己主动思考,在下次课我们会自己设计观察方案,请老师指导。

耿玉娟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反思

 

第二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提纲(已完成)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方法:是一种思维的、行为的方式是研究问题的程序和准则,遵循规律就成了方法。

2、科学方法:(广义)包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的科学方法。

其区别于非科学方法的特征是:客观性、预见性和准确性。狭义即具体的科学方法。

3、科学研究:人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遵循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规律,获取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核心是,知识的拓展、问题的解决。

其特征是:规范性、系统性、创造性、历史性。

4、教育研究:人们在教育理论及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领域类的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且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它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特征是:它是经验的、有系统的、有效的、可靠的、其形式是多样的。

5、学前教育研究:研究者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该年龄段教育的各种现象、问题揭示其规律以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过程。幼儿教师是其重要参与者。

其特点是:研究的对象的主体性、内容的规范性、背景的开放性。

其一般原则:规范性、系统性、创造性、重视教育性和伦理性。

6、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在科学理论思想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学前教育研究并构件其理论体系的方式。是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

7、基础研究:以建立和发展某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目标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是概括性强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8、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特定实践活动寻求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教育活动现存的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其成果对教育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

9、横向研究:研究者就某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10、纵向研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的某个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的定期追踪研究。

11、个案研究: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的研究。

12、成组研究:研究者选取较多的研究对象组成若干被试组,并对其中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系统考察的研究。

13、观察研究:通过直接观察自然发生的现象与过程,收集反映客观现象实际情况的材料。

14、调查研究:通过不同的间接手段收集反映客观现实的材料。

15、实验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的人工控制,操纵某些条件,在实验控制之下观察个体的行为反映,以探讨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1

16、文献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已有的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而导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

17、测验研究:通过对儿童进行某些测验,收集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18、描述性研究:对自然呈现的现象进行描述与总结。

19、相关研究:探讨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20、比较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21、内容分析: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

22、个性研究:对学前儿童个性特点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23、认知研究:探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提高措施的研究。

24、语言研究:研究学前儿童发音、词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征、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其发展。

25、课程研究:对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的研究。

26、实验室研究: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来考察儿童发展的一种方法。

27、生态场域研究:强调儿童和儿童的教育都是处于若干系统组成的真实环境中,并与环境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所以其场所要扩展到现实教育活动的现场中来。

28、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9、定性研究:基于形而上学、思辩的传统,认为存在绝对的真理和客观的现实,其更多的是研究着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

30、量的研究:是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31、规律:指事物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2、观察法: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33、调查法: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收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34、实验法: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 2

种研究方法。

35、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于19xx年提出。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它注重实践者的积极参与,及时反馈研究信息,并且强调研究过程的民主化和可变性。

二、简答类:

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行动研究法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分类:

1、按研究目的不同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2、根据研究时间取向不同分: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3、根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分:个案研究、成组研究

4、根据收集研究资料的手段不同分: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测验研究

5、根据对资料分析的不同分: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比较研究、内容分析

6、根据研究内容涉及的领域不同分:个性研究、认知研究、语言研究、课程研究

7、根据研究场所不同分:实验室研究、生态场域研究

8、根据研究的理论范式的传统的不同分:质的研究、定性研究、量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进程:

1、采用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的直觉观察时期:此时偏重对整体的研究忽视对部分的研究,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此时主要采用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良种基本方法

2、以分析为住的方法论时期:

A: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归纳法,夸美纽斯提出“感觉—记忆—理解—判断”的教学程序;

B;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的出版标志儿童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3、向独立学科发展的时期

4、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

四)、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的问题 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

3、收集研究资料(它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要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摒弃主观臆造的研究资料。

B、系统性原则:要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性特征,整体、有序地考虑问题。

C、全面性原则:不能放过任何有意义的资料,全面整体的考察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属性。

D、伦理性原则:尊重和保护研究活动涉及的所有人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儿童。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形成研究结论:要综合运用具体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

6、撰写研究报告

总之,有些步骤之间是重叠和变化的,整个研究活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五)、学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和要求:

1、意义:

A: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B:有助于增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 C:有助于有效地解决实践领域的问题,提高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2、要求:

A:要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明确学习他的科学意义

B: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C: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概念、原理等

D: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掌握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六)、如何理解“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1、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

A:他们是学前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主体

B:当前学前教育研究越来越关注教育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且强调学前教育研究的应用性和幼儿教师的参与程度。

C:他们成为研究的主体加强了教育研究与时间工作的融合。

D: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与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连,且他们的教育实践工作需要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就要求他们成为研究型教师。

2、幼儿教师参与学前教育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4

A:他们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活动是个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B:只要符合对事实的尊重,他们就可以成为教育研究者。

C:研究不脱离工作,他们可以通过反思性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七)、举例分析传统研究设计模式中的研究过程:

1、传统研究设计模式强调研究活动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且忠于研究初期制定的研究计划,对其中出现的新情况采取忽略和遮蔽。 例如:研究者研究两种舞蹈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学习的影响,采用的是实验法,但在过程中发现,所选的舞蹈和所选孩子的水平不恰当,同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受原来的教师的影响而有不同,但研究者都未作调整和分析仍照原计划一步步做下去了。

2、从上述例子中可看出传统研究设计模式的弊端主要是研究过程前后联系被割,裂对有意义的信息不重视。

3、新的研究设计模式强调研究活动应是开放、动态的,已进行的研究要于先行研究工作形成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对话状态,其要和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相互影响,其结果是暂时性的、要进一步发展的结论。

第二章 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2、样本:抽取出来的那一部分叫做样本,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3、随机抽样:也叫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研究者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的抽样方法。它保证了每个成员豆油被选择成为样本的机会。

4、非概率抽样:指研究者不用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而进行的抽样。

5、抽样误差:又叫随机误差,是由随机抽样方法的先天局限造成的。

6、变量:随条件或情景的变化而在质和量的方面起变化的个体的某些特征或方面。依据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7、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8、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9、测量: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法则,对一定的事件或物体的某些特征或属性给出具有规定意义的数值的过程。

5

10、测量误差:是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所造成的误差。

11、操作性定义:研究着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时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过程给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其作用是:A:有助于研究者精确、客观地测量变量,使结果更为可靠。B:它使研究者思路清晰、准确,使测量活动具体化、活动化。C:它对研究者的共同指导语可增进他们间的沟通减少来自于他们之间的误差。

12、效度:是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即其研究结果所能正确揭示研究对象某方面属性的程度。它是研究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它可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3、内在效度:是研究结果能被精确解释的范围,是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程度。

14、外在效度:关系到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是研究结果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的非实验情境、变量条件及总体中去的程度。它包括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

15、信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它可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两类。

16、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17、外在信度是关于一个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一项研究是可靠的,那么在同样的方法和相同条件的研究着应可得到与先前研究相同的结果。

二、简答类:

一)、抽样的原因:

1、受时间、工作精力等研究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数量众多的总体进行研究。

2、这是教育研究的特性决定的。

3、抽样似的研究的力量相对集中,能把工作进行的深入细致,提高研究的有效和可靠的程度。

二)、抽样的要求:

1、对研究对象总体的界限的考虑

2、对样本代表性的考虑

3、对样本大小的考虑(影响确定样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研究的类型

B: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允许误差的大小。

C:研究的资源和成本

4、对抽样方法的考虑

6

三)、抽样的方法: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它的几种样本情况)

A:单纯随机抽样法 A:方便样本

B:系统抽样法 B:目的样本

C:分层抽样法 C:配额样本

D:多级抽样法

E:整群抽样法

四)、测量量表的种类:

1、名称量表(它是最简单的量表) 2、顺序量表 3、等距量表 4、比率量表

五)、测量的基本类型:

1、按照测量的参照体系分:常模参照测量、标准参照测量

2、按照测量的内容分:智力、才能、成就、个性、言语、创造力等的测验

六)、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特点:

1、教育与心理测量往往是间接的。

2、它具有社会现象特有的社会性,它的内容、评定标准等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对人的要求息息相关。

3、它的结果往往具有近似性,不是绝对准确和不变的。

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关系:

1、二者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

2、旨在提高内在效度的企图可能会降低外在效度,反之亦然,因为在非常具体的情境下,变量的外延缩小,结论的推断能力也越小。

3、研究者要找寻一种平衡,使研究结果既有合理的解释,又有某种程度的推广价值。

八)、系统误差的定义以及引起它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1、定义:与研究的效度有关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它是指由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有规律性的误差,持续地使测量或研究结果向某一方向产生偏差。

2、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大致有:

A:所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B:研究者自身的各种因素或研究设计等问题。

7

C:来自研究对象方面的原因。

总之,只要研究者在研究中做好准备工作,周全地考虑问题,严格把握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系统误差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九)、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1、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效度表示研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信度表示研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3、在研究中,信度高,效度可能不高;信度高,效度也可能高;信度不高,效度也不高。两者从本质上共同构成了研究的有效性。

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一、名词解释:

1、研究问题:既研究课题,是研究者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经验,从众多理论或实践问题中挑选出来,并作为某项研究活动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

2、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某一研究的相关信息,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方法,文献范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有价值的典籍等。它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二、简答类:

一)、正确选题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确定研究问题):

1、它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2、它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3、它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二)、研究者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要遵循那些原则:

1、必须是有价值的

2、应是可行的(要具备可行性就要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A: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B: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

C:研究者要善于把握实际,依据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等的发展成熟程度,适时提出研究课题。

3、应是有创新性的

4、要符合科学性原则:

A: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8

B: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三)、裴娣娜提出的在教育研究中经常出现选题不当的情况有:

1、范围太大,无从下手 2、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

3、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 4、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

5、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题目

四)、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一般有:

1、初步选定研究问题 2、对初步选定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3、对所选的问题进行陈述 4、对选定的问题惊醒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五)、我们可以从那里寻找到研究问题:

1、从学前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

A:研究者可以从某一时期影响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中选则合适的问题进行研究。

B:研究者可以从自身时间实践工作中发现有意义的、有兴趣的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

2、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

A:为证实某种理论观点而选择研究课题。

B:从不同理论观点的争论中发现研究的问题。

C:寻找有关理论的薄弱点和空白点。

3、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课题

A:研究者可以在查阅文献的时候去发现问题。

B: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所能收集到的资料,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特殊现象”,也可能发现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C:研究者还可以从课题指南或规划中、科学发展和进步提供的心得认识角度来提出问题。

六)、初步了解文献法的一般步骤:

1、要分析特定的研究问题,明确文献检索的要求和范围。

2、按图索骥,寻找综述文章阅读,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要注意其中提及的资料来源。

3、研究者还需要对已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加工。

9

七)、对所选的问题进行陈述:

1、威廉·维尔斯曼认为:问题陈述应该指明总体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前后背景,即研究的具体问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陈述研究的问题时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

3、在对研究的问题进行陈述时,出要注意具体和精确外,还强调简洁明了。

八)、对选定的研究问题进行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1、课题论证是对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以避免其盲目性。它主要要回答以下问题:

A:该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B:该课题研究的价值、目的和意义

C:该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 D:对该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的可行性的分析E:该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和成果形式

2、课题论证报告的完成是确定研究课题这一环节结束的标志,即进一步完善了课题方案,落实了研究活动的一些重要条件。

第四章 观察法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又称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具有直接性、情感性、重复性和目的与计划性的特点。

它包含三个要素: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包含:教育活动中的人和教育活动)和观察对象的状态。

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可靠性较强。

2、参与性观察: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观察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的情景比较自然。

3、非参与性观察:研究者不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而是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活动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

4、结构性观察:在正式进入观察现场前的步骤是:确定观察项目、选定观察对象、规定记录方法。

5、非结构性观察:中的现场观察记录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时间;研究者观察到的事件;观察者个人的感受、疑问或解释。

叙兹曼和斯特劳斯提出一种现场观察记录的格式:实地笔记、个人笔记、方法笔记、理论笔记。

10

6、实况详录法: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观察对象自己的言行以及他人的互动。

7、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反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地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它分为综合性日记和主题日记两种类型。

8、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不限于观察与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言语反映,还可以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可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发展的情景。

9、理论性偏见:观察者因受某种理论观念的影响,而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10、角色性偏见:观察者因受社会对某类研究对象的“角色定位”的影响,而对观察到的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不客观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11、期待性偏见:观察者因受对研究对象期望值较高(低)的影响,而在观察时对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与事实不符的评判和解释的现象,较易出现在对被观察者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

12、时间取样法: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13、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时间的完整过程,它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在自然情景中目标时间一旦出现,便立即进行记录。

14、等级评估记录:在观察的同时,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作出登记评定。

二、简答类:

一)、观察法的类型: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3、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4、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

5、定期观察与追踪观察

二)、非结构性观察的设计:

1、指定观察计划:

A:观察的内容、对象和范围 B:地点 C: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和次数

D:方式、手段 E:效度 F:伦理道德问题

2、设计观察提纲:

A谁? B:什么? C:何时? D:何地? E:如何? F:为什么? 11

三)、观察如何实施:

1、位置的选择:

A:位置的选择包括:方位和距离

B:距离的标准是:保证被观察的现象能够清晰的落在观察者的视野内;保证被观察者保持常态,不受干扰。

2、观察的记录,其原则是: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

四)、非结构性观察法的类型:

1、实况详录法:

A:优点:可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的背景资料,并可长久保留;一次记录可为多种目的的研究提供资料,十分经济。

B:缺点:一般笔录较为困难,需要与现代观察技术相结合;需花费较多时间进行人力记录和处理资料;只有大量的资料才能获得有关某些行为有代表性的样本。

2、日记描述法:

A:优点:它是对儿童研究的最古老的方法,方便易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便于反复利用,并可以与常模对照。

B:缺点:它常用于对个别对象的日常观察,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

3、轶事记录法:它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记录的可以是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

五)、观察中的自我反思:

在观察中,我们除了对看到和听到的事实进行描述外,还应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到和听到这些“事实”的。

1、对推论的反省:在对观察对象,作出自己的推论、评价和解释时可能会出现的三种主观偏见:理论性偏见、角色性偏见、期待性偏见。

2、对叙述角度的反省:在事实性笔记中,观察者应该保持第三人称的角度,对“客观”事实进行如实的记载;另外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学前教育工作,在这一“我们自己的领域”进行观察研究时,还可能出现视角混淆现象。

六)、在结构性观察中如何确定观察项目:

1、观察项目不是空泛的概念,而应把研究问题从概括到具体直至转化为操作性定义。

2、观察项目应该是具体的、外显的、可以被观察到的。

12

3、由于项目边界的模糊性,在不同时间会对同一观察项目作出不同的划定,所以要事先对行为的范围及意义作出明确的界定。

4、观察中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定不同的观察项目。

七)、如何选定结构性观察的观察对象,以及它可采用的相关记录方法:

1、选定观察对象:

A:把活动中出现的观察项目行为的幼儿都作为观察对象

B:将有某种特点属性的某些幼儿定为观察对象

2、结构性观察中采用的记录方法:

A:时间取样法:最著名的早期研究者帕顿开展过一项观察研究,研究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状况。

B:事件取样法

C:等级评估记录

八)、观察资料的整理分析:

1、对记录的整理:(观察资料整理分析的一般步骤:)

A:对资料初步整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对原始资料的再次整理,进行编码、分类

C:在整体把握观察事件的基础上,确定分析单位和进一步的分析工具与框架

D:对原始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性分析和建构理论

2、分类与编码:常见的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

第五章 调查研究

一、名词解释:

1、调查研究:是教育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收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并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资料而概括全体对象的特征。

其优点是:它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向有关对象进行间接的了解;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研究涉及的范围广;运用比较灵活简便,收集资料速度较快。

其缺点是:它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却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13

2、现状调查:旨在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中某些特征、方面的现状,或学前教育中某些现象、问题的基本现状。

3、相关调查:旨在探讨两个变量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程度。

4、发展变化调查:主要探讨儿童的某种特征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5、原因调查:有某种特征的儿童或教育现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这是原因调查要解决的问题。

6、选择回答型题目:也称封闭型题目,要求答卷人从两个或更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其好处是,调查对象的回答客观化,便于统计整理。

7、结果开放性题目:也称自由答题式题目,它要求答卷人自行填写答案。

8、开放性访谈:也称非结构性访谈,事先没有设计固定的访谈问题,而是鼓励受访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访谈可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9、半开放性访谈:是受访谈者一定控制的访谈,访谈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提出问题,但同时也鼓励受访者参与。

10、开放性问题:访谈中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通常是“什么、如何”之类的问题,期待受访者作出自己的、多种的回答。

11、封闭性问题:指那些对回答方式和内容均有严格限制,回答往往只有“是或否”两种选择的问题。

二、简答题:

一)、调查研究的分类:

1、根据课题性质的不同分: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变化调查、原因调查

2、根据调查目的分:描述性调查、探索性调查、预测性调查、评价性调查

3、按取样范围的不同分: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二)、调查研究的设计分为那几种:

1、纵向设计:涉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资料的调查,常用于发展变化调查和趋势研究

A:在不同时段、同一总体内多次随机抽样并调查,每次抽取的样本可能与上次不一样,也有的个体可能不止一次被抽到,但都代表同一总体。

14

B: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段进行多次调查,即只抽一次样,但对样本会进行多次调查。

2、横向设计:对一个代表总体的随机样本,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性收集资料。

三)、调查研究的步骤有那些:

1、确定调查对象:A:确定调查对象的全体 B:确定调查样本

2、拟订调查计划:A: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 B:确定调查项目 C:确定调查进程

3、进行试探性调查 4、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5、实施调查

6、整理调查资料 7、撰写研究报告

四)、问卷调查的定义及其优缺点:

1、定义:将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以书面的形式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

2、优点:统一、定量、节省、匿名

3、缺点:

A:限制和简单化了调查对象的回答,会遗漏深层的复杂的信息。

B:会出现漏答、错答或回避回答的现象

C:篇幅如果太长会造成厌烦而拒绝作答或敷衍了事。

D:只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调查对象。

五)、问卷的一般格式是:

1、前言,它包括:介绍调查主办单位和调查人员;调查的目的和潜在价值以及特定被被调查者被选中的原因;承诺对涉及个人内容的调查结果保密;说明被调查者回答的重要性并对此表示感谢。

2、指导语:它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或注意事项,它要求简明易懂。

3、问题:

A:题目的格式:选择回答型或封闭型;结果开放性或自由答题式题目

B:问题制定的原则:在内容上,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在语言上,文字要浅显、易懂;在情绪上,避免主观及情绪话的字句;在理解上,题目不能一起歧义

C:题目的数量与安排:总的来说不能太多,以30分钟内答完为宜。

4、结束语

15

六)、提高问卷的回答率和回答质量:

1、问卷的设计要有吸引力、看上去很专业化,容易回答的问题安排在前面复杂的放近末尾处。

2、设计的题目要避免“社会认可效应”,问题和该题的答案要相对集中。

3、问卷题目编制好后在实施之前最好有个预测的过程。

4、若不是研究需要,问卷最好是匿名的,且问卷的发放和收集最好由调查人员亲自处理。

七)、访谈调查法的定义、优缺点以及它的类型:

1、陈向明将“访谈”定义为:研究者“寻访”被研究者并与其进行“交谈”的一种活动。

2、优点:

A:与观察相比,它更能深入到受访者的内心了解其所思所想,从而获得多对研究对象的种描述和解释。

B:与问卷调查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及对意义进行解释的空间。

C:它能使受访者感到更加有力。

D:可以对受访者在观察中的行为表现、在问卷中所做的选择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询问(在已经使用其他方法的同时使用访谈法可起到的效果)

3、缺点:样本较小、访谈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代价较高。

4、访谈的类型:开放型和半开放型访谈两种,如果受访者不是很熟悉可先采用开放型访谈再慢慢转向半开放型访谈。

八)、访谈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

1、访谈提纲的设计:提纲中要列出访谈者认为该了解的主要问题和应该覆盖的内容范围。 A:访谈的问题应该明白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B:访谈提纲只起提示作用,以避免遗漏重要的内容,但决不是“金科玉律”。

C:访谈过程应该是自然的受访者感觉不到过多的限制。

D:如在访谈结束时,受访者还没提到提纲中列出的重要问题,则可以再询问对方。访谈提纲应处于随时修改的状态中。

E:访谈提纲中列出的问题应该尽量保持开放,避免过于封闭的问题使访谈陷入僵局。

2、与受访者协商有关事宜:

A:访谈的时间、地点需和受访者协商,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方便。

B:受访者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地点会感到较为轻松、安全,容易自如地吐露心声。 16

C:访谈的次数和时间长短问题也需要与受访者进行磋商,一般每次访谈时间以1~2小时为宜。

九)、在使用访谈法进行调查时,在操作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即如何提问、如何记录):

一、访谈中的提问:

1、提问、倾听、回应被认为是访谈中的三项主要工作:

1)、 提问的类型主要有:

A:开放型和封闭型问题:尽量少用封闭型问题它带有提问者的“偏见或倾向”会限制受访者的思路,尽量使用开放型问题但也须考虑受访者的特点。

B: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 C:清晰型和含混型问题

2)、如何追问:

A:追问的基本原则: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来询问他们曾经表达过的看法和行为。

B:追问不要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

C:访谈中最忌讳的追问方式是:只按照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把问题挨个抛出去。

2、倾听对提问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有以下三种:)

1)、主观判断式的听:把受访者的回答内容,按自己的观念、价值观、思维习惯等去理解,迅速作出自己的判断。

2)、客观接受式的听:访谈者尽量把自己的观念暂时存放起来,客观地接受被访者的话,尤其重视被访者自己使用的一些独特的感念,尽可能理解其真实的意义。它是开放型访谈中最基本的倾听方式,是访谈者理解受访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3)、意义建构式的听:访谈者在倾听的同时,积极地与对方对话,与对方共同建构事物、概念等的意义。

3、有时,回应的方式就是提问的方式,回应更强调与受访者已说内容之间的关联,而提问更多地指向以后的方向。(回应的主要方式:)

1)、呼应:表示听到了受访者所说的话,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

2)、重复、重组和总结。

3)、自诉:访谈者在受访者的话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时,适当地诉说自己的相关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体验。

二、访谈中的记录:

1、用笔记录:要注意:提高记录速度、事后要进行整理、处理好笔记于听的关系。

2、用录音机或者采访机记录声音。

第六章 实验法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变量:实验研究就是通过设置、操作、控制一些变量,观察另一些变量的变化,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

2、实验控制: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一些无关因素加以控制,努力将自变量的作用分离出来,以保证实验结果确实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7

3、匹配: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4、随机指派:是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5、排除控制法:在设计实验时将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预先排除于实验条件之外,使自变量简化,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

6、配对控制法:是力图使实验变量之外其他变量发生相等影响的一种方法。

7、单组实验设计: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某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然后测量其所产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借以确定实验因子的效果如何。

8、等组实验设计: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分别实施于两个或N个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等的组,然后比较其产生的变化。

9、轮组实验设计:采用循环实验法,也就是把各实验因子轮换施行于各组,然后根据每个实验因子所发生变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结果。

二、简答题:

一、实验法的定义以及其优缺点:

1、定义: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这里,被操纵的因素被称为“实验变量”,要研究的变化的结果被称为“因变量”。

2、优点:

A:它是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

B:获得自然条件下遇不到或难以遇到的情况和情境

C:可以重复验证

D: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3、缺点:

A: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幼儿,他们生活、发展的生态环境比实验环境要复杂的多。 B:很难做到对无关因素的绝对控制,从而影响结果的推断能力与真实可靠性。

C:在实验中不给控制组施加对其发展有益的因素或对实验组施加对其发展不利的因素,都是很不公平的。

二、实验法的逻辑和三对基本要素:

1、实验法的认知逻辑:实验法的产生本质上是人类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把握。(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标准:)

18

A:共变关系

B:在时间上,原因应当先于结果,或结果瞬时产生。

C:排出其他因素的影响。

2、实验法的三对基本要素

A:自变量与因变量

B:前测与后测

C:实验组与控制组

三、实验的分类:

1、实验室实验与实地试验:严格的实验研究通常是在实验室进行,当然实验也可以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前者称为实验室实验,后者称为实地试验。

2、标准实验和准实验:实验设计必须具有一些必备条件,这样的实验通常称为标准实验;教育研究常常无法对实验环境进行高度的控制,准实验设计是在更好的实验设计无法进行的时候所使用的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它处在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之间。

3、双盲实验: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

四、实验控制的目的是为尽可能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效度和信度,那该如何进行实验的控制:

一)、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

1、匹配

2、随机指派(具体操作方法有:)

A: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 B:按单、双号来简单地决定

C: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取实验对象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二)、实验控制:

1、实验控制的原则:最大最小控制原则

A:对自变量的操纵 B:控制无关变量 C:控制测量工具

2、实验控制的方法:

A:随机控制法,从理论上说,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最佳方法

B:物力控制法 C:排除控制法 D:纳入控制法 E:配对控制法、

19

五、实验研究的基本结构:

1、实验假设 2、实验被试 3、实验变量 4、实验控制 5、实验步骤

6、实验结果 7、结论

六、影响实验的因素: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设计能够回答要研究的问题的程度它分内在和外在两种效度。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

1、历史 2、成熟 3、测验 4、工具 5、统计回归 6、差异的选择

7、受试者的流失 8、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七、教育实验设计的分类:

1、根据自变量的数目分为:单因素设计、双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

2、根据分组情况划分:单组实验设计、等组实验设计、轮祖实验设计

八、教育实验设计的模式:

1、单组实验设计:其模式是,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A:其优点是,差异的选择和受试的流失两因素可被控制。

B:其缺点是,内在效度很差,少用为宜。

2、等组实验设计:(它是实验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设计模式)其模式是,

模式一:实验组 随机分组—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 随机分组—控制,无实验处理—后测

模式二:实验组 随机分组—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 随机分组—前测—控制,无实验处理—后测

A:模式一的测验和工具两个因素容易控制,模式二的内在效度很高

九、动手做自己的实验,实验的问题一般来源有:

1、验证性的实验

2、自己的生活(要注意的是:)

A:多观察

B:有关实验的想法经常是这样开始 “为什么我(他们)要/如果这样结果会怎样的”思考C:一旦有了基本的想法,我们就要尝试去找答案。

20

第七章 行动研究法

一、简答题:

一、行动研究的含义及其特点:

1、定义:它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于19xx年提出。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2、由此可看出其主体是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客体是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质量和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也是必须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它将会是盲目、无序的。

3、行动研究的特点

A:注重实践者的积极参与 B:研究目标的具体问题指向性 C:反馈—调整性

D:研究方案的可变性 E:研究过程的民主化 F:研究情境的自然性 G:成果的非普适性

二、行动研究的类型:

一)、从参与者对自己的行动所作出的反思来看可分为:

1、内隐式 2、行动中反思 3、对行动进行反思

二)、根据研究参与的成员不同分为:

1、合作模式 2、支持模式 3、独立模式

三)、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可分为:

1、强调行动研究科学性的研究 2、强调研究对教育实践改进功能的研究

3、强调研究的批判性的解放性行动研究

三、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的必要性:

1、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要求

2、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教师以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应具备的特征:

A:其成员采用的方法与程序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作为支持

B:其成员以学生的利益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C:其成员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和限定,有权作出自主的职业判断

2)、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的策略其发展途径有:

A:通过系统的自学 B: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 C:在教育情境中检验已有的理论 21

四、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的可能性:

一)、幼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困难

1、缺乏必要的研究时间 2、缺少必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缺乏研究经费园领导不重视、不鼓励、不支持、怕失败等

二)、幼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有其独特的优势

1、他们处于最好的研究位置,有最好的研究机会

2、做中学:研究是最有效的学习,其提高教育研究技能的途径有:阅读、合作、研究

五、行动研究法的应用:

一)、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前周密计划 2、研究中观察、发现问题,用实验手段不断改进现状

3、行动研究需要自主、自觉的参与者 4、行动研究需要多方长期合作

三)、行动研究的意义:

1、符合国情的需要 2、有助于实现多种方法并用 3、可开阔收益面

六、教育行动研究与园本课程发展

一)、教育行动研究与园本课程(发展)的关系:

1、二者不仅是操作层面的术语而且有着深刻的背景

2、二者都有强烈的实践性,表现在教师是它二者的当然主体;二者都是以直接服务于具体实践、提高实践质量为己任。

3、二者都坚持现场本位立场

4、二者都极力主张权利的下放。强调实践者的专业自主和专业权威

5、二者理想程序大致相同。

6、二者的出现有相似的社会背景

二)、教育行动研究对园本课程发展的作用

1、它可为园本课程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它可以作为园本课程发展的手段

3、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关注发展的过程,园本课程的发展关注实际的过程。

22

第八章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研究报告: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对研究工作的目的、过程、成果等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者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2、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狭义的评价是指:对教育研究成果本身的评价。

广义的评价强调的是:以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为基础,同时对研究成果所反映出来的教育科研题目、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定性评价:是按评定标准对科研成果作出评语式鉴定。

4、定量评价:评价者通过借用或事先编制的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评价方法来判定教育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

5、通信评价:是将相关单位或个人的教育研究成果以邮寄方式交给评价人,请其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将结果寄相关单位或个人,由评价负责人进行汇总,得出评价结果。

6、会议评价:有相关部门专门召开的研究成果讨论会,由评价着和有关研究人员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依据讨论的结果得出评价结论。

二、简答题:

一、教育研究报告的分类:

一)、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分:

1、以教育事实为主的教育研究成果: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

2、以教育理论为主的教育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部分学位论文

3、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教育研究成果

二)、根据教育研究报告的理论假设分类:

1、质的研究报告 2、量的研究报告

二、撰写教育研究报告的意:

1、可以展示研究成果以取得社会承认 2、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3、可以提升研究水平 4、可以增强研究者的科研能力

23

三、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

一)、处理好求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1、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它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

2、科学性表现在:观点表达要准确、系统;论文内容要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处理好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1、要保证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2、选材要分清主次,提出观点要言之有据

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借鉴吸收的关系

1、对所引用的观点和文献要弄清作者的原意、文献内容的价值及实质与当前课题的关系,以加强论证的针对性。

2、要善于从众多研究成果和文献中筛选最典型、最富有说服力的材料。

四)、处理好论文规范性、准确性与可读性的关系

1、研究报告的撰写是由一定规范的

2、撰写研究报告要求语言文字准确、鲜明、生动

四、研究报告的一般评价标准:

1、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一般要求:问题提出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恰当性与新颖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讨论与结论的科学性。

2、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指标的相对独立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五、研究报告主要成分的撰写说明:

一)、标题

1、它就像文章的眼睛 2、它应该在整篇文章完成以后再做定稿。 3、它要能准确、简明地概括全文

二)、署名

1、标明该报告的著作人。 2、谁应对该研究负有主要责任。

三)、摘要(提要),一般紧跟在题目之后,应是研究报告中关键性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四)、文献综述

1、它是围绕研究目的、对研究问题或假设的有关文献资料的综合性论述。

2、它的篇幅与具体内容应视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24

3、它的撰写应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4、在适当位置要写明原作者的姓名以及发表时间。

5、在结尾处有时可以自然延伸。

五)、研究问题,要客观地指出理论上的合理性或实用性。

六)、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十分清楚明确。 七)、研究方法

八)、结果与分析

1、内容有,对研究中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对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思辨、逻辑的或统计的方法,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与结论。

2、该部分写作时应注意,实事求是,真是可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资料翔实,层次清晰,表达准确客观。

九)、讨论与建议: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评价。

十)、参考目录资料

1、帮助读者了解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和已有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

2、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体现作者治学的严谨

3、为别人提供查证的线索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同的理解。

4、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多少与质量也反映了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现实研究水平的把握以及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六、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方法:

一)、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三种方式:

1、研究者自我评价 2、同行专家评价 3、相关行政部门评审

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使评价尽可能公正、客观、有效。

2、通信评价与回忆评价方法及其关系:二者结合使用尽量得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结论。

七、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一)、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作用:

1、对科研成果的鉴定作用 2、能促进其工作的改进和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评价能够促进研究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 4、能够为科研管理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建议

二)、教研成果平价的内容

1、科研目标评价

25

A:研究课题的创新价值 B: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的科学性、可靠性

2、科研过程的评价:包括从研究的设计到资料的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手段的使用,结果的提出等。

3、科研结果评价

A:学术价值:研究成果在学术上对增加教育科学知识的贡献表现在理论和方法应用的深广度、理论观点的创新度等。

B:社会价值:研究成果对教育发展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第九章 学前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一、简答题:

一、当前学前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

1、学前教育研究中未能处理好“建构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2、学前教育研究片面追求客观化与科学规范性。

二、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的理论背景及其启示:

一)、后现代思潮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

1、学前教育研究中需要一种反思、批判精神。 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3、学前教育研究中对定性研究的重新审视

4、学前教育研究应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建立一种对话

二)、人文主义的兴起

三)、常人方法学的启示:因地制宜地选择研究方法已达到研究方法育研究对象相统一的目的。

1、教育研究要以“教育现象”为对象。 2、具体的教育行为是个体努力的结果。

3、教学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的独特适宜性。

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主体的平民化 2、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的平等化 3、研究情境的自然化

4、研究领域的微观化 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四、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

1、质的研究方法以间接的方式把握教育实事的主观性存在,量的研究者则更钟情于数字的精确性与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26

2、质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相互主观性”。

3、质的研究方法注重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或人的生活的“整体性”。

五、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的原因:

一)、量的研究的长处与短处

1、长处:适合宏观层面进行统计调查;可对事先设定的理论进行验证;可进行比较研究;可获取有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可以进行相对准确的测量。

2、不足:只能对事物较表层、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不能获得具体的细节内容;无法追踪时间的发生过程等

二)、质的研究的长处与短处

1、长处:能在微观层面进行较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便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用开放的方式收集资料。

2、短处:部适合在宏观层面对大规模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不具备代表性。

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