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赏析——猪八戒

《西游记》中的人物赏析——猪八戒

有这样一个题目:唐僧去西天取经,要带四个人,请从下列的几个人中选四个,并阐述理由。孔子,郑和,李魁,林黛玉,瓦特等等。 拿到这个题,我想观音娘娘最开始安排的这师徒四人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孙悟空的有勇有谋,法力无边,;沙僧的善良团结,任劳任怨;猪八戒的?第一反应是他的贪吃,好色,嗜睡。还有就是它被大师兄恶搞的丑态。回去后,对猪八戒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老猪的第一个名字叫猪刚鬣,第二个名字叫猪悟能,第三个名字叫猪八戒。这八戒指的是戒贪吃、戒贪色、戒贪财、戒嫉贤、戒做假、戒偷懒、戒畏难、戒贪功。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约束,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是,在八戒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读完《西游记》,有的人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要散伙。而且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但是,若是少了他,取经路上必定无聊之极。

猪八戒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特别是现代,越来越被人喜

欢了,仅以猪八戒为主题的电视剧就拍下好几部,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等等。妙趣横生,语言幽默,画面精美,无一不逗人乐,招人喜爱。

其实,八戒身上并不全是缺点,还是有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猪八戒本为神,在天宫贵为天蓬元帅,掌管十万天兵,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威风八面。但八戒虽为神仙,却有一颗凡人的心,为情欲所困,不能自拔,最终由于酗酒而醉,借酒吐真言,向嫦娥吐露爱慕之情。却不知嫦娥另有心上人,恼其言行、告其调戏,天庭震怒,贬其下凡,孰知错投猪胎,一失足铸成千古大错。但八戒是个敢爱敢恨之人,在高老庄又恋上高氏之女,谁知孙悟空棒打鸳鸯,破坏了他的美好因缘,无奈地跟随着唐僧踏上了漫漫取经之路。取经路上,八戒几多烦恼几多忧,夜半醒来,八戒常常泪湿衣襟,高氏之女实在让他放心不下,不知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总梦见了她,梦见与她拜堂成亲的情景,八戒难以割舍这段真情,他常常暗下决心:“如果今生能和她破镜重圆,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冒着再一次被惩罚的危险,与唐僧分道扬镳!今生难能比翼飞,来生再作鸳鸯鸟!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吾八戒生死相许。为能寻求真爱,八戒可以不顾一切!

八戒不愿意跟随唐僧去取什么经。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他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

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虽然取经路前途坎坷、多有险恶,但堂堂天蓬元帅怕过谁?取经路上,险难困阻、妖魔鬼怪何其多也,哪一次少了老猪的参与,又有多少次那猴头回花果山,还不是老猪去费尽口舌把他劝回,有多少次唐僧遇难、悟空受困,还不是老猪去南海找观音菩萨帮忙,又有多少次大家在口干舌燥之时不是老猪去化缘。八戒有自己的理由:斗妖不敌、临阵逃脱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贪吃贪睡是养精蓄锐、以图发展;耳朵里藏着银子是防取经不成,回高老庄寻亲!过着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谁说八戒是呆子,从这些可以看出八戒是个心细如发的鬼精!只不过是因为八戒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愿天下永享太平!

在高老庄成亲未果,八戒是被孙悟空绑来而走上了对于他来说的“光明之路”——取经之路。可以说,他是被迫的。虽说中途好几次,八戒吵着要分行李,回高老庄,但是,在悟空撇下唐僧等人独自回到花果山的时候,老猪还是留下来,保护师父,劝回悟空。他还是任劳任怨的跟随着唐僧走完了取经路。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像八戒这样被迫而走上高中、大学甚至是工作岗位的人不计其数。大部分人都浑浑噩噩的度过,或是打游戏,或是谈恋爱,或是看小说,或是网购,各种不务正业。他们凭借着家庭的背景,在这个资源本来就匮乏的世界,享受这高档的一切。他们可曾

想过踏实下来,勤勤恳恳的干些实在的事情?为祖国,为父母,为自己,为他人做出贡献?哪怕只是一点点!

你听说过“猪八戒效应”么?

猪八戒效应是指人们用传统的陈旧的眼光看待那些像猪八戒一样的人,使这些人一直得到否定。若一个人其貌不扬、冷漠刻板,我们能认为他愚蠢,狡猾,僵化乃至一无是处么?事实上,在一些学校中,“一无是处”甚至是背后的被老师骂“笨”的差学生,踏上社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却常常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为什么呢?学习成绩的好坏能用来评价学生的全部?在教学中,这种猪八戒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扼杀了大多数学生的灵气,忽视了那些看似平庸的人,也许他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这种评价人的方式有待改进,与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有点不符。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偏概全。我们要用我们的眼睛去洞察这一切,去发现这世间的真善美。

综合来说,八戒为人圆滑,善于变通,懂得顺应潮流,不硬碰硬。在取经途中,猪八戒更有“作为”打好人际关系,并且在当今社会就是需要像猪八戒一样懂得为人处世的人,才能在工作方面胜出。在取经事业中的,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结果吧。转移、痴情、憨、可爱,最重要的是他是师徒四人中最真性情的一个,没有唐僧的虚伪,没有悟空的强势,没有悟净的愚钝,他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的角色。

 

第二篇: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这是一个无法缺失的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栩栩如

生。有人说他是一个广大农民的缩影,有人说他是一个好吃

懒做的典型,也有人说他只是一个西去路上陪行和尚的代

表。三藏法师一心西去,而他却总惦记着高老庄的高家三小

姐。他与悟空、沙僧共担保师取经大业,却总想打退堂鼓。

十四年风风雨雨,十四年征路漫漫。三藏指引道路,催

促徒弟加紧西行进程;悟空降妖除魔,力保唐僧一路平安,

沙僧勤恳挑担,确保物资不丢失,白龙马一心向西,去时驮

人回时驮经。而八戒,在悟空降妖时不是被抓就是躲起来,

偶尔助回阵还抵挡不住就跑。所以从整部小说的打妖过程

中,我们看到的总是孙悟空在跑上跑下,上天宫、下地俯、

走南海、游天竺。而八戒正被捆在地窖里骂该死的弼马温呢。

难道他就真的像他的法号一样‘无能’吗?难道他就只

会躲躲藏藏吗?我认为不是的。在西去路上他可以说是出力

不少,兼职最多的人。他化过缘、探过路、挑过担 ,打妖、

喂马、扛死人、保护师父。他像钟点工一样忙忙碌碌,像农

民工一样充斥着取经建设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他干的都是一

些杂活、脏活,但正是这些杂活、脏活帮助孙悟空扫清了西

去路上的障碍。

论本事,八戒自然比不过悟空,但他有他的过人之处,

不然怎会当上天蓬元帅,‘掌管天河八万兵’。一个九齿“上

宝逊金钯”挥舞地是昏天黑地,‘下海掀翻龙鼍(tuo)窝,上山抓碎虎狼穴’。

可是身为护僧使者,曾为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却十分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妖魔总想绕路走。猪八戒以‘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得缩头时且缩头’为无上准则。他知道‘命是最重要的’,丢了性命,别说取经成佛,就连高老庄都回不去。他一直惦记着高家三小姐,让自己的浑家成了寡妇,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猪八戒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还是知道要保存面子的,他总是不失时机的夸耀自己。三打白骨精后,悟空被赶回了花果山,三藏仍继续前行。到了宝象国,当国君问谁会捉妖时,八戒便自夸:“自东土来此,第一会降妖的是我”。他竟丝毫没把曾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放在眼里。在荆棘岭,八戒力除荆棘后,在刻有‘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的石碣上添了‘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就连在陈家庄借祭祀时打下妖精的两片鱼鳞,他都要争功。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好大喜功的人。但这也有情可原,人家必定没立下什么大功,偶尔出次力还不叫人家自己表彰一下,谁能高兴呢。

猪八戒看起来虽肥头大耳,颇为笨拙,但却很会说俏皮话,什么‘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且来宽衣睡觉,莫替古人担忧’‘吃了饭不挺尸,肚里没板脂’高深点的就引

用典籍,什么‘事无三不成’‘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公子登筵,不醉即饱;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等等这些,足以看出猪八戒‘丰厚’的文学功底。挑唆是非,借三藏之手来一解私愤又是他的拿手好戏。把乌鸡国国王的尸首背回后,猪八戒感觉自己很吃亏,总想着报复孙悟空,便故意难为他,变着法的要孙悟空医活国王。医不活便‘教师父念《紧箍咒》,把这猴子的脑浆勒出来,方趁我心’。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仍能保持清醒,把取经放在第一位。为了取经大事,八戒还是肯舍小家为大家的。他从不为私利扯后腿,从不因小恩怨而误了取经大事。孙悟空让他把门就把门,让背死人就背死人,有时还要扛死妖精。虽然有时受到孙悟空胁迫,但为了救命,积份阴德,八戒还是忍气吞声的干了。

猪八戒虽然招众多人喜爱,但多次要分行李回高老庄散伙不干的行为还是让人们气愤的。刚开始的时候,猪八戒以为三年五载就能回来,还算老老实实,比较勤恳。后来到了发懒不想走却不得不走时便‘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着前来’。随着经历的磨难越来越多,行进愈发艰难,猪八戒回家的欲望不但没有消磨下去反而愈发强烈,总想找机会散伙。师父被捉要散伙,悟空被吃要散伙,大山难过、大河难渡要散伙。要不是孙悟空及时赶回,沙僧极力劝阻,猪八戒的阴谋可能早已成功,他们也可能早已分

道扬镳。让我们来看一下猪八戒离开高老庄时的临行留言‘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悟空骂他胡说时,他还有理‘只恐一时间有些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都耽搁了’。 这就不难看出猪八戒为什么总要散伙,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取经抱有必胜的信心,更别说忠心和诚心了。他一直怀念着高老庄的幸福生活。他并不向往成佛,在家种地做小本买卖,他就很满足了。

他总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连吃饭也是。无论好坏,只要能填饱肚子,他就呼噜呼噜全都下肚。有一次,三藏一章经还未讲完,猪八戒已经五六碗干饭下肚。所以,只要有饭食,有好处,让他干什么都行。悟空就是利用这点让猪八戒干一些额外的工作。可怜的猪八戒最后却很少能捞到好处,所以以后也就不愿再听悟空的派遣,孙悟空也就不得不使用一点恐吓和小小的暴力。怪不得每当猪八戒因孙悟空而受到牵连时就会骂‘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真是典型的思想觉悟低,就没有为取经事业献身的思想。

但猪八戒在关键时刻还是知道以取经为重的,有时还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挽救了局面。在狮驼城,当孙悟空听说三藏‘昨夜被妖精夹生儿吃了’而‘失声泪似泉涌’时猪八戒急忙劝道“哥哥莫哭,我也是听得小妖乱讲,未曾眼见,

你休误了,再去寻问寻问”;过无底洞时,师父被抓走,连行李、白马一并失踪,孙悟空‘见鞍思骏马,滴泪想亲人’‘止不住眼中流泪’。猪八戒见他垂泪,忍不住仰天大笑。笑道“哥啊,师父一定又被妖精摄进洞去了。常言道:‘事无三不成’你进洞两遭了,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师父出来也”。正是这些给了孙悟空当头一棒,没有让孙悟空因过度悲伤而误了取经大事。所以猪八戒在取经过程中不仅有苦劳还有功劳。虽然他有时一遇困难就散伙,但关键时刻还是不会掉链子的。这里面可能有报答菩萨救命之恩,感谢三藏知遇之恩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一向拖拖拉拉的猪八戒能在关键时刻起积极作用是很难得的。他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不可抹杀的。

既然是猪,猪八戒就有他愚蠢的地方。过无底洞,三藏被鼠精捉去,八戒被迫去探路。看到小妖精便直呼其妖怪。让谁听了不生气,自然惹来妖怪的一顿好打。在玉华州,三藏师徒被九头狮妖捉住,悟空逃走,返回救人时。因没有先救他便大声叫喊自己的手脚捆肿了,埋怨没先解放他。真是帮倒忙,惟恐妖怪不来。这一嗓子让孙悟空的解救计划破了产。幸好妖怪没有恼羞成怒,急忙吃了唐僧,要不然,不仅经取不成,八戒连高老庄都回不去。

八戒毕竟不是凡猪,既然能当天蓬元帅,说明他还是有那么二两脑子的。过无底洞第二次问话,妖精问他从那(哪)

里来的,到那(哪)里去的,叫做什么名字。猪八戒来了个顺口话儿。回答从那里来的,到那里去的,叫做什么名字。不仅没惹来妖精的恼儿,还打探到了师父的下落,并防止与妖怪再次发生正面冲突,为解救师父做了准备。并且猪八戒还会干些急中生智的事。比丘国的妖国丈设计要取唐僧的心,孙悟空要八戒和些稀泥。‘那呆子即使钉钯,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掳起衣服撒溺,和了一团臊泥,递与行者’。这可苦了三藏。但毕竟事办成了,保全了师父,也有八戒一分功劳。

猪八戒就这样跟着师父,保持着自己邋遢的本性一步一步向灵山走去。到了舍卫国, 马上就要上灵山了猪八戒还是那么懒懒散散,口无遮拦。一听舍卫国国王送行,便想着得到千百两黄金白银,买些人事回去孝敬老丈人。看到嫦娥来收玉兔,便动了凡心,还想拉闲散闷。上了灵山,取得真经,径回东土,取经成功,八戒才有了同师父共同成佛之意。灵山册封,如来因他有顽心,色情未泯,口壮身慵,食肠宽大,封他为净坛使者。八戒开始还不乐意,但一听说是管吃食的美差,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所以八戒虽然成了净坛使者菩萨,但他的思想境界还是没提升上来。

猪八戒就是那么招人喜欢。不仅是因为他可笑的行为,还有他同现实人一样的性格。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代表还是所有人内心奴性的代表,他比其它人更具亲和力,这也是他

虽贡献不多但又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