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反思

教学改革反思

张晓杰

时间过得真快,开学已经一周了。尽管假期学习就已经知道了要课堂改革并尽可能做足了课堂改革的心理准备,可是这场改革还是打了我个猝不及防,相信不单单是我,还有很多我的同胞。改革的优点好处我们已然深深了解,但是真的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通过这一周初试小组合作教学,感慨良多,困惑更多。

课堂改革的好处固然很多,比如说在这刚开始的一周,孩子的新鲜劲还没有过,三分钟热度还存在,确实调动了很多孩子的积极性,尤其是中下游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前所未有的课堂模式深深吸引了他们。但是在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也陷入了困惑。因为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英语作为非母语的课程,孩子刚开始学,所掌握的知识很少,我不知道小组讨论究竟能讨论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学生自主学习完毕,破难存疑后,查阅完词典和全解,就没有什么问题问老师了,最多也就是某个生词不会读,因为学生不会音标。可是这样也不能代表全会全懂了呀。通过这一周的教学,感到累是次要的,觉得课堂很难展开,进度如蜗牛一样艰难前行,原来一节课的内容如今两节课才能完成,整个课堂枯燥乏味,不断地讨论——成绩好点的帮助后进的读会掌握单词句型——组长检查——组内分角色表演——组间竞赛。但归根就底,就是各种方式的问答和读。

二是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预习课和展示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恐怕会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尽管也对小组长及各组员的责任 有了明悟额的划分,但由于孩子较小,时常忘记自己的职责。

三是整堂课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的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十分头疼,在小组讨论时,及时我穿梭于各组之间,还是有学生钻空子聊天,更有甚者用所学句型做调查时干脆用汉语问。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深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我还没有抓住这次改革的精髓。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使之有效的辅助学生自学,同时积极的向同组和其他学科组老师请教,尽快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路子。

 

第二篇: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课程改革实验区在教学改革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是我们也应该请醒地看到,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将严重地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

根据我们的调研以及广大教研员和教师的反馈,我们把存在的问题列举如下:

(一) 把"对话"变成"问答"。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师生之问、学生之问、学生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二) 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我们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鼓励"出来的。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三) 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典型的"放羊式",有人称之为傻读;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典型的"自流式",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四) 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

(五)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有要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六) 探究的"泛化"与"神化"。关于探究的泛化,请看下面的案例:师:小朋友,怎样

记"菜"字?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样的"启发"有必要吗?这是探究性学习吗?这种"发现"、"探究"有价值吗?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这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相反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