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加法交换律》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加法交换律》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加法交换律》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应是在学生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成功之处: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符合数学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三要素:一是趣味性;二是科学性;三是数学性,不能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进而失去数学的本质。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朝三暮四”,让学生说一说狙公采用什么方法让猴子们变得高兴起来,接着引发学生思考猴子们值得高兴吗?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3+4和4+3,使学生能够找到依据,并由此让学生举例,进而发现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加法交换律。2.适时引申拓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之后,首先让学生联想到其他运算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想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后让学生通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联想到三个数相加、四个数相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最后再通过加减混合来发现其中应用加法交换律的实际例子。不足之处:对于加法交换律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存在模糊现象。再教设计:顺应学生学习内容的衔接,力争把每一个知识点教学到位,不给学生留下知识上的盲点。

 

第二篇:有效地引导概括与提升——“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断与反思

有效地引导概括与提升——“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断与反思【教学片断】  (在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得出28 + 17 = 17 + 28之后)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中加数的位置换了,和都不变呢?  生1:不是。  生2:我觉得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生3:我认为肯定是。  师:接下来,请大家举例验证。老师给大家提几条建议:(1) 自己举例、计算;(2) 小组交流:是否存在例外的情况?(3) 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验证实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上台展示本组验证的实例)  组1:125 + 375 = 375 + 125,4 + 5 = 5 + 4,76 + 80 = 80 + 76,3000 + 2000 = 2000 + 3000。  组2:……  师:加法算式中加数的位置换了,和有不相等的例外情况吗?  生:没有。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1:这些算式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相同。  生2:这些算式中的加数和得数不变,只是加数的位置换了一下。  师:你能否用图形或字母等其他方式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  生1:我用图形表示:○ + △ = △ + ○。  生2:我用文字表示:甲数 + 乙数 = 乙数 + 甲数。  生3:我用字母表示:a + b = b + a。  师: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策略。用a、b表示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写成a + b = b + a,这是加法交换律。  【反思】  教学运算律主要让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与提升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时,我注意了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猜测中产生验证的心理需求。面对28 + 17 = 17 + 28这一来源于实际情境的等式,我先引导学生对“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中加数的位置换了,和都不变呢”这一问题提出了猜想。这种猜想对学生来说是有基础的,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多次接触过类似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因为猜想,学生才有了举例验证的心理需求。二是在列举正例的同时寻找反例。对于运算律的教学,不少教师只注意让学生举出实例进行验证,而忽视了能否找到反例的问题。对于不完全归纳法来说,举出的正例越多,则意味着结论的可靠性越大;但若发现了一个反例,则可推翻结论。因此,学生通过无法找到反例,加深了对结论可靠性的认识。这是学生现场思维的真实反映。然后,教师又引领学生通过独立举例、交流共享,进一步充实了学习材料,丰富了数学事实,为知识的归纳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背景。三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规律。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规律的认识,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

括与提升,又能发展符号感。整个教学中,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后面学习加法结合律及乘法的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