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反思

历史是由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组成的,历史事件离不开历史人物的活动,人物的活动构成丰富多彩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林则徐。

大家对他了解有多少?(学生议论,虎门销烟)

林则徐为什么销烟?烟指什么?哪来的?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先看当时的世界形势:读图地图册《鸦片战争前中国及周边形式图》

强调读图注意事项:第一,先看标题。第二,看图例。第三,结合标题总结。

最后得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形势危急,周边国家要么已经沦为他国的殖民地,要么已经开始殖民扩张。对比中国国内形势,感受紧张气氛。

林则徐为何要销烟?

通过课本、地图册总结。要求:有理有据,论从史出。

结果:学生总结出:

1、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结论得来依据:第三页《炮子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话、自由阅读卡的资料

2、大量白银外流

依据:小字部分数字显示、《炮子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话、地图册图片《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收入的增长》等

3、军队战斗力量下降

依据: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话

4、清政府腐败

依据:图片《英国运输鸦片走私船“滑铁卢号”驶进黄埔港》

5、社会秩序混乱

依据:自由阅读卡

总结:学生通过读课文、找材料,既熟悉了教材,又培养了学生读图,从文字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鸦片危害如此之大,所以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禁烟。

提出要求:掌握历史事件的标准,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行找出这几点,点出6月3日是中国禁毒日。

虎门销烟对中国人来说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英国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提问:战争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如果没有虎门硝烟,还会有战争吗?学生没有思考,答:不会了。 顺势引导:也就是说生灵涂炭、百姓遭殃的战争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的战争,没有林则徐的销烟,不会有战争,所以林则徐引发战争也就是千古的罪人。学生质疑。

开始思考。

没有虎门销烟会不会有战争?

生答:会。

依据:英国来到中国最根本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材料。

得出鸦片战争发生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谋取利益。 中英之战谁胜谁负呢?预测结果

生答:英胜。

依据:英国是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引导,中国还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呢?

用史实材料找出依据。观察中英兵船对比得出结论。

提醒:如何观察图片,在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

先看标题,多思多想。标题的重点的兵船,所以图片中出现的背景属于次要观察内容。

学生得出中国的标题中多个“大”字。

在观察船只,中国木质结构;英国铁质 英国船只炮孔多,中国少。

最后学生总结得出:中国海上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英国。

 

第二篇:鸦片战争的反思

鸦片战争的反思

刘静媗

鸦片战争,170年过去了。历史随着时间流逝着。

19世纪是中国人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人饱尝人世间一切艰难困苦的世纪。21世纪呢?

人们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呢?

也有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宣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真正的要害在于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中国人的世纪?

不管历史将作何种选择,我认为,鸦片战争留给我们首要的问题,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70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我们眼前的路也越来越清晰。

170年,已然过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反思,还有进一步的努力。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只能增强自己的实力。现代社会,也许只有实力在代表这一切。

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牢记历史使命,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