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反思

《雨点儿》教学反思

102班 黄婷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课文用了拟 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首先,把识字融入到句子教学中。

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句话中有很多的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等,我把这些词语的学习放在句子教学中穿插进行,巧妙地连接,这样既不会断了文章情感学习的线,也使词语教学不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个词语:“数不清” 和“飘落” 当学生读到“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一句时,我问学生:“课文里说什么数不清?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落叶”有的说“星星”还有的说“头发、羽毛”等。在学生理解“飘落”一词后,能仿照文

中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如:“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冬天到了,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而且还学会运用这些词语。收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注重朗读的体验和朗读的指导

开课伊始,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但课无完课,经过反思,发现本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整节课在时间编排上有问题,前松后紧,上半节课的内容比较少,学生学习的时间比较宽松,下半节的内容比较多,导致下课了,内容还没有讲完。

备课时没有做好对文章深入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教学目标和难点没有解释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生字的时间比较短,对时间的安排没有把握好。让学生读写生字的时候时间过短,忽视了孩子对新生字认识和掌握的接受能力。本节课对教学目标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还有几个没有认识的偏旁部首,而且学习中没掌握多少识记生字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的环节落实不够到位,显得仓促不够扎实,学生的识记方法称不上灵活多样。

根据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的用从字造句,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做出很形象的比喻,降低孩子学习从字造句的难度,而是单一靠课文的文字理解要求学生造句,部分学困生没有完全理解到位,对这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

但是一次教学实践一份教学反思带来的将是一份成长,虽然课上得不尽如人意,但却让自己收获多多。

 

第二篇:12《雨点儿》

中小学学科教案设计

12雨点儿

12雨点儿

12雨点儿

12雨点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