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经过以及对日本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经过以及对日本的影响

一、明治维新产生的原因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佣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在商品经济型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日本开国通商,史称“黑船事件”。1854年1月,日本与美国于神奈川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

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

二、明治维新的经过

十九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萨长土肥四强藩合 兵。在伏见·鸟羽战役中战胜幕府军,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奉还大政于明治天皇,从此日本正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

明治维新剥夺了封建武士阶层的特权,中上级武士因由政府赎买其土地而转化为新的寄生阶级,下级武士却只有破产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 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 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 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此后,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国之本;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 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三、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3.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4.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 皇的军队。明治维新背景;

5.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6. 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09本日(2)班 李祎侃

09B04150224

 

第二篇: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报业发展的影响

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报业发展的影响

总述

1868年,日本新闻界普遍认为这一年日本的报刊业走向了新的一页,而报刊业能够取得可以说正是明治维新运动的展开,才使得日本报业如沐和风细雨,像雨后春笋搬在日本全国快速地发展起来,报刊业从此进入了近代史时期!而明治维新不仅影响了近代的日本报刊对现代日本报刊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里我就明治维新的展开及其对日本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作一下详尽的论述!

一 明治维新之前的新闻报刊事业

(一)动荡的社会背景

如果要提及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新闻事业那么不能不提那时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因为报刊的流通与发行量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基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报纸传达的国家大事,国内外新闻才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有可能去关心的一件事!而当时的日本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中呢?

1865年底,即明治初期,那时日本的局势相当的混乱,天皇驾崩,由15岁的明治接任天皇开始了明治时期!那时的日本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之中,经济落后,虽然在先进的地区集中的手工业比较发达,但在全国范围内分散的手工业还是占了统治地位,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

怎么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派水深火热的场景,试问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民还怎能有心思去看报纸关心时事呢?粗食果腹,薄布遮身就是最大的愿望了!除此之外,那时的经济落后使得流通业即现今我们所说的物流业得不到发展,报刊的流通和发行也就没有保障,所以那些少数的拥有资本的大资产阶级在没有条件和经验的状况下也不敢以身犯险,投入到在当时看来毫无利益空间的新闻报刊业,也就是这样,报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

(二)读卖瓦版——近代报刊业之前的具体化身

日本报业在封建势力下发展迟缓,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才出现了日报,而在此之前的17世纪,在江户街头出现类似的初版物,这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故被称为“瓦版”。又因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正是名称为“读卖瓦版”。其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读卖瓦版虽称不上正式的报纸,但由于它已具有现代报纸的某些基本特征,如以报道新闻为主,印刷发行等,而且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被认定是日本报纸的雏形会萌芽状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封建社会形态上的落后导致经济发展势头不足,早期报刊的雏形用粘土做成,这也就使其失去了流通的方便性!此外手工制作的这种“报刊”制作量有限,更谈不上发行二字了,还有其承载信息有限使得报刊业大力发展的重任落在这种读卖瓦版上成为了一种不可能!不过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与日本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形态有关!

二 明治维新初期的新闻报刊事业

(一)明治维新的发展为报刊事业形成创下的条件

如果说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明治维新运动我们就不能跳过去只字不提。无论是历史还是新闻事业史它们的发展都像小说一样——有起因,发展,高潮和尾声,有着起承转折式的发展,而当中的矛盾激化则是历史发展前进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幕府的封建专制,欧洲列强的肆虐,使得明治天皇带领一众年轻武士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资本主义革新。

明治维新运动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这也就说明了这个运动的三个发展方向。而报刊业的发展正是响应了文明开化这一方向,众所周知,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在那个广播和电事业都还没有兴起的年代无疑一份几个版面组成的报纸一个崭新的开始与当时日本政府为了摆脱落后的经济所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有很大关系!便承担了传播文明信息流通的重任!除此之外,报刊在明治维新运动中也是一个重要斗场。对一个国家的征服最终要回到对文化对思想的征服上,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了,用笔杆做枪,写出的甚至要比真枪实弹还有杀伤力!因此报刊就作为幕府,天皇和欧洲势力争相表露政治倾向的大舞台。而随着天皇改革取得的良好效果,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些人从欧洲带回了那里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当然不排除报刊的印刷发行技术!人们开始关心和拥护天皇的这场别开生面的维新运动,此时的人们也更愿意通过报刊来了解

改革变动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所以天皇与他那一众年轻武士们便放下了长剑利刃拿起了推翻幕府,赶走列强最锋利的武器!因此,在革命期间,一批代表不同观点的新闻出版物应运而生。1868年初,明治政府发行了官办的《太政官日志》,专门刊登天皇敕谕、政令及战报,作为维新派的政府公报。就是这样明治维新运动为报刊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报刊业正迎来一个温暖的春天,而反过来报刊的出现也促进了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通过把天皇的一些积极政策在报刊上的刊登发行使得人们更加拥护天皇的统治而是幕府势力渐渐失去人心,也加快了资本主义本就应取代比它落后的封建社会形态的步伐!

(二) 幕府推倒,报刊业维新浪潮中得发展

1868年至1869年,明治政府击败了幕府势力的反抗,正式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近代报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186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报纸印行条例》。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新闻法规,虽然制定的不甚成熟,但这意味着在维新运动的成功后报刊业开始走上正轨的发展道路,成为日本传播文化实事及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 新政策颁布后,一些人开始办报,这一时期的报纸具有近代报纸的特性。第一家日报是由原幕府外国事务局大译官子安峻(1836~1898年),于1871年1月创办的《横滨每日新闻》,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这份报纸的出现标志着

日本报刊业进入了近代时期,告别了读卖瓦版,告别了幕府势力,更告别了封建社会对其发展势头的桎梏。1874年,子安峻还在东京创办了《读卖新闻》。除此之外,当时创办的著名报纸还有《东京日日新闻》、《邮便报知新闻》、《朝野新闻》、《东京曙新闻》等。报刊行业迅速的发展起来了。据黄遵宪统计,明治十一年(1878年),东京及其附属府县共有新闻纸231种,当年的报刊总发行量为36180123张。当时报刊种类多元化,在这二百多份报刊中,除论说时事外,有宗教类26份,官令法律类6份,理财通商类29份,医学工艺类26份,文事兵事类19份,刊发方式也各不相同,有日刊,也有旬刊,还有月刊。外文报刊计英文3种、法文2种。

(三) 明治维新后报纸的发展及特点

日本报刊从诞生起就和政治斗争关系密切。明治维新后的报纸大多和统治阶层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由于统治阶层内部的政见分歧,这些报纸也就成为不同派别政论交锋的舞台。

明治初年,在政论报纸兴起的同时,就已出现了适应平民大众的通俗小报。这些报纸版面小,售价低廉;不登或少登政论文章,主要刊登符合平民情趣的社会新闻、娱乐材料、连载小说;文字通俗,汉字加注假名(日语拼音字母),版面活泼,常伴有插图。日本的通俗小报和欧美的廉价报纸相类似,面向社会中下层读者,价格低廉,发行量大,着重靠广告支持。但是,日本并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里的通俗小报几乎是同政论报纸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在政论报纸和

政党报纸盛行时,有的小报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党报纸衰落之时,这些小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大报的位置,不仅发行量远远超过当时的大报,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闻和商情报道,分担了部分大报的功能。这又是和欧美国家不同的。自此日本报刊业在明治维新浪潮的推动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 明治维新对近代报刊业深远的影响

明治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一方面,这场运动使人们更加关注时局变化,各派政治力量也要争相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就促进了报业的诞生。另一方面,这场运动使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国内交通、邮政事业、义务教育、印刷和造纸业都归趋发达,这就为报业的诞生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报业才摆脱萌芽状态,定期报刊纷纷出现,近代报业正式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而日本报刊的特点也是与明治维新这场政治性极强的运动分不开的!明治维新的特殊背景,使得日本报业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以后的不同时期里有着不同的特色,但其为政治服务的特性至今仍旧保留,尤其是当军国主义者执政时,报刊言论便成为政府御用工具。在世界各大报争相报道国际新闻以争取更广国际市场的今天,日本报纸依旧我行我素,为国内政局的一些争议而大费篇幅,把更多精力投入在政党内讧和政策改革上,而对于关系日本国际关系的事情却冷漠视之。

总之,日本的报业的繁荣与明治维新是密不可分的,明治维新对于日本报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近现代报业形成总发行量巨大、单报发行量大、垄断化家族化明显、产业畸形化等特点。 以上就是我对关于明治维新运动对日本近代报刊业发展影响的论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