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

谈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创新的本质是自由,思想自由。让人们的想象力、创意力、思想力,从传统的框框束缚中从权威的遮蔽垄断中从权力的随意干预中,勇敢地解放出来,在相互激荡中多元碰撞中问题挑战中,自由地迸发自由地生长自由地实践,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和智慧,就会喷薄而出,尽情涌流。

创新,应当涵养一种定力,发展定力。

几十年高速增长形成的发展定势,当下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呈现的难得机遇,形塑着地方的发展意识。GDP崇拜,数字化考核,行政性干预,也在扭曲着企业的创新心态。于是,我们看到了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不少成功经验,也看到了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种种短期行为。或是专走捷径,沉湎于拷贝他人版本,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山寨现象四处泛滥。新技术新产品刚一露头,就有仿冒者接踵而来,给研发者带来累累损失,使创新者心生重重顾虑,“不创新等死,要创新找死”。或是不惜代价,一再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再引进,心安理得地满足于暂时分享外国先进技术带来的短期红利,自我标榜的国产化,也只是一个堂皇的装潢而已,几十年过去,市场让出去了,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一片空白。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我们首先要跳出的就是这样的创新陷阱。

科技有其运行发展的规律,创新有其积累突破的过程。无视这一规律,逾越这一过程,只会欲速不达,这样的教训已经够多的了。立足自主创新,我们既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又要着力核心技术突破,既要加快实用技术进步,又要潜心基础研究创新。否则,很可能赢得一时,输掉长远。看一看智能化装备制造业的先行企业大连光洋集团,代表着世界顶尖技术的机床,都源自集团的自主创新。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启示是:“创新驱动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更要对这种长期研发有足够的容忍度。”光洋的每一项技术成功,都经过了几十次、上百次的失败,是用大量人力、资金“堆积”出来的。“十年磨一剑”,贵在坚守,耐得住寂寞,贵在经得起眼前利益的诱惑,引得正大干快上的冲动,顶得住业绩考核的压力,扛得起失败风险的考验。这不仅是科技人员的担当,实体企业的惕厉,而且是各级政府的警戒。

创新的根本和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开拓,为科技创新打开更广阔的天地。不断出现的交叉学科,已经引发人类对世界认知在观念和实践中的深刻变化。审美意识和形象思维的提升,为科技创新插上更有力的翅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审美素养的积淀,当会大大增益于激发蓬勃的创新思维。价值理性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为科技创新生发更人性的光辉。对生活真谛的叩问,对存在意义的追寻,无疑是科学工作者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正确的研究导向。

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保障民生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在这一已然明晰的发展趋势和日显深刻的背景转换中,攸关每一个百姓的民生保障事业,也面临新的内涵的拓展,经歷新的风险的挑战,催生新的变革的契机。

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民生保障的工程如何及时跟进?发展路径的转型中,居民消费的能力如何加快培育?经济增速的下行中,社会生活的风险如何顺利化解?

还是要以改革开路,靠法治建设,维护公民权益﹔靠政府转型,健全公共服务﹔靠制度创新,重构利益格局。民生保障,亟须拍马加鞭再出发。

就业是民生之本。尽管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就业总量矛盾相对有所缓解,尽管国家统计公报显示整体就业增长指标看好,服务业的加速成长也显示了强劲的就业吸纳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在结构调整、产能压缩和资本流动中,局部性就业痛点已开始显现,结构性失业中的需求错位问题正有待求解。媒体披露的日资西铁城集团广州公司“突袭”式解散企业,千余名员工在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瞬间失去工作,并非个案。用工荒与打工难“两难”并存,就业援助、信息传递如何及时服务到位?制造业与服务业用工需求有别,失业人员在技能进步和知识储备上如何尽快提升、合理匹配?职业选择多元化和岗位就业流动性凸显,如何满足新生代劳动力体面就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同时,在劳资纠纷的上升中,一些地方恶意欠薪又见抬头之势,不时引发一幕幕农民工跳楼、堵路、下跪、拜神的情景。其实,翻开相关的法律文本,其中多有工资支付保障的具体条款,只是多数处于“睡眠”状态。如何及早激活,实现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释放它的预防震慑效应?

互联网向金融领域快速“入侵”,第三方理财平台蓬勃兴起,还有各种名目的民间集资暗流涌动,在经济增速的波动中,潜藏着的民间融资风险也加快集聚,悄然上升。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支付本金乃至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的教训令人警醒。这裡有一片法律规范监管的盲区。完全构建在信任体系上的理财平台,其安全基础在经济深度调整的冲击中显得异常脆弱。固然,投资者亟需增强风险识别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政府也不能置之度外,应及时明确监管责任主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风险控制机制,把投资者的权益维护纳入更为通畅、更加坚实的法治进程。

毋庸讳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民生保障诉求将随之上升,社会稳定压力也会因此加大。这对紧缩期的公共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政府更应当把宝贵的公共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增强社会民生保障。同时,也要看到,民生保障的进步也同样可以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力,进而成为涵养政府财力的资源。比如,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大大促进低碳发展﹔拓展养老服务,可以连动培育银发经济﹔健全社会保障,可以有效扩大居民消费能力。

当然,社会福利供给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当下的着力点,首要的还应是保基本,兜重点,夯实底线民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道路已经开辟,但产业融合、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的二元鸿沟还歷歷在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坚定不移,但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全面覆盖的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另外,尽快改变那些资源贫瘠、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变总量8000多万其中不乏贫、病、愚叠加的贫困人口的命运,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有那些间杂在城乡角落生活艰难急需救助的弱势人群,更需要制定托底的社会政策,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发展的需求,扶持他们守住日常生活的底线。

完善民生保障,化解社会风险,更关键的还是要全面深化改革。一是社会体制建设。高层已经接连传出信息: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并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推进并完善城乡居

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政策﹔加快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和以居住証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二是收入分配改革。实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在土地流转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叁是利益格局重构。正在深入进行的反腐斗争,既是建设廉洁政治,也是增益民生福祉。它将在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进一步打破特殊利益集团的公共资源垄断,矫正被权贵资本扭曲的利益分配格局,在公平正义的取向中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发展的机会,在社会流动的进程中进一步打破代际锁定的困局,创造更大的向上流动的空间。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隻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起点上,我们当坚定信心,未雨绸缪,凝聚清醒的形势解读的共识,稳定科学的经济发展的预期,积聚坚实的风险抵抗的力量,力争在民生保障中有新的起步,有新的开局。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已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大标识。谁来驱动创新?则是中国经济努力新作为的迫切课题。

我们应当鼓励自由创造的思想激情,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应当改革科研资金的投入方式,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应当涵养自主创新的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但是,更直接、更迫切也更有效的,还是充分释放市场的能量。有一种需求,就会有一种供给。这里有驱动创新最强大的动力,有引领创新最灵敏的导向。

可是,当我们把创新的热望更多地寄予市场的力量,蓦然回首,却察觉我们已有的一些宝贵的创新技术,成熟的创新产品,居然遭遇莫名的冷落。 如何让世界钦羡的中国市场,真正成为驱动中国创造的强大引擎?

无疑,公正透明的竞争规则,市场准入的国民待遇,这是创新者最为看重的跳板和最可宝贵的机会。

审视中国制造业,不乏这样的怪象:有一些历经艰辛研发出的创新产品,技术过硬,性价比高,颇受国外用户及外资企业欢迎,但在国内推广时却遭遇种种“明沟暗壑”,不少企业用户宁可频频去西方国家考察,高价采购,也不给你半点机会。“闭门羹”的背后是什么?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小聪明”。外国机械出了故障,那是正常,上级不会责怪;用价廉物美的国产机械出了故障,反而会被质疑。还有暗箱操作、利益寻租的“潜规则”。明明是不具备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竟也能轻松夺标,只因为其中有搬不上台面的利益输送。创新者攻克了高新技术难关,却倒在了自家市场门前,这是他们最无奈困惑也有苦难言之处。显然,当务之急便是拆除各种隐性壁垒,清理各种竞争歧视,让公平的市场成为驱动创新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正在打造中国开放升级版,让不断翻新的负面清单招引更多的外来资本,更低门槛的贸易规则开放更多的外来产品。在这一升级版中,如何深化对内开放的内涵,建设对内开放的新局?

驱动创新,还需有加快新兴产业成长的政策激励,还需有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共服务,这是国际的通行惯例,也是普世的发展路径。

反观当下,在一些地方政府设备招标过程中,竟有明确的“资格门槛”,非进口不要,白纸黑字地写着“品牌要求:合资、进口”,导致优质价廉的本土“国货”始终竞争不过带着洋味的“品牌”。政府采购公车,也往往对昂贵的外资或合资品牌“情有独钟”,而对自主品牌的车辆大多“不值一看”。其实,放眼世界,哪一个国家对民族产业、本土品牌没有政策性保护和倾斜性扶植?就以美国为例,早就出台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要求在产品性能、价格相当的情况下,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看我国的汽车业,从20xx年开始市场销量就一直居于世界第一,跨入全球汽车大国行列。但其发动机等关键核心部件还严重依靠国外,自己的零部件企业差不多全线垮塌,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汽车强国梦”的实现依然有影无踪。政府着意去倾斜中外合资,到头来中方更多地沦为了代工,恰恰是一些曾被冷落的民营企业挺起脊梁打破了外资的技术神话,不仅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而且具备了在发达国家市场攻城略地的实力。吉利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我们对矢志于创建民族品牌的本土企业究竟助推了什么?国家年年加码的科技投入,有多少投向更具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政府名目繁多的高额产业补贴着意激励的,究竟是企业的投机还是真正的创新?

提供政策引导,鼓励研发投入,用好政府采购,培育民族品牌。这是政府的应尽职责。

当然,对自主创新更具价值的是,每一个国人都应涵养修炼成熟自信的消费心态。

审视日常消费生活,不乏高调的世界主义者,在他们的消费视域中,商品是不应有国界的,开放是不应有门槛的。看上去,有道理。但是,我们若再往深处想一想,或许就该恍然:利益是确有其国界的,开放是确有其方向的。打开窗子看风景。漫步日本街头,并不如我们想象的满街都是豪华轿车,大多还是日本本土品牌的中级轿车。登陆韩国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彰显“身土不二”的爱国情怀。我们自应清醒,开放的目的首要是本国的产业发展,同时吸纳世界的先进科技,把优质的中国产品提供给世界,把先进的中国创造交流给世界。

让人困惑的是,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二,中国制造的进步已经引得世界瞩目,但在不少国人的意识深层,盲目崇洋的消费阴影依然是化不开的浓重:月亮就是外国的圆,外国的产品一定比国产好,甚至发生有高中生宁可卖肾也得买苹果手机的悲剧。市场中盲目崇洋现象的背后是民族自信的流失,是创新精神的自戕。本土企业的产品难得市场的检验,何谈它的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国内的自主创新一再遇阻市场的隐形壁垒,大众心中的产品品质自信、消费安全自信和品牌文化自信,又从何处生长?

创新驱动的,既是民族产业,更是国家形象。

驱动创新的,既有市场的公平,更有民族的自信。

 

第二篇: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层次、学科与地域,办出特色,占领人才市场的不同

份额。

(4)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GCT—ME,对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随着国家逐步放开招生总规模的控制,各高校特别是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可以根据政府计划、市场需求,以及学校条件、生源情况等,自行确定规模。并且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有志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采取二段制考试方式是一种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先进行基础课国家统一考试,专业课复试由学校进行。我们应借鉴国际先进考试办法,研究出一种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发展的需要,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的考试方式。

(5)正如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重心从

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一样,在研究生教育规模

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研究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

◇黄飞跃

摘要结合兰州大学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水

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改革实践,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若干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

关系,初步揭示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体系以

不断扩大的同时,应当不失时机地从宏观改革转移到微观改革。因为研究生的培养层次与培养规格已经多元化,但是研究生培养方式尚未多元化,培养方

式还远远不能适应不同规格人才的不同情况。因此

及激励机制等在促进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应在师资队伍的多重构成,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先进性以及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培养研究型、理论型人才的同

时,还应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获取知识产权的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应培养把科技成果应用于

研究生教育已步入了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的新

时期。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

选择。检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主要是看毕业研究

生能否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来看,产生这种贡献的大小与研究生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和灵魂是创新,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不是高质量人才。高质量的研究生应当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带头人,有能力站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思想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的前沿,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兰州大学地处祖国西北,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

实际的创业人才。

.1.

(秦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学位办公室主任;西安710071

张文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710049)

注释与参考文献

张文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教育改革与管理,2003(1)

2全国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单位第一次全体

会议纪要,2003

3刘惠琴,秦荣.研究生人才选拔方式亟待改革.中国高

教研究,2003(9)

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学校合

理定位发展目标,提出“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

办学思路;确立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充实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坚持

万方数据 

“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特色求地位”的发展方针,将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定位在提高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上,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努力实践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的战略构想。本文结合近年来兰州大学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情况,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改革实践,初步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若干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平

台。加强西部地区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建设,构筑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

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

础,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水平和结构,根据原有的工作基础和条件,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求,兰州大学把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

与学术发展,增强科研团队实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立足西

部,面向未来,在保持优势研究领域的发展势头,推

动新兴研究领域进入科学前沿的同时,充分利用西

部地区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坚持追踪学科前沿与宽口径培养相结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

点与学科交叉相结合,发展特色研究与实际应用相

结合,着力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

叉、渗透和融合。

首先,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科发

展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趋势,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

综合已经成为当今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为了拓宽培养口径,给研究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空间,促进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并使研究生进入学科前

沿;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科教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兰州大学改变了以往在学科建

设过程中某些临时的“共建”、“挂靠”和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过程中较少发挥作用的“学科重组”方式,

万 

方数据:謦霸基。黪燕参黪撼旁薯照!

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目的,以重点学科和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任务为纽带,以学科互补为前提,以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有机地集合相关学科形成学科群,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育学院等,从而优化了学科结构,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科群体优势的发挥,为充分发展研究生的创新个性,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奠

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

其次,将学科发展定位在以实现国家目标和满足地方需要为己任的战略位置上。结合“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的机会,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构筑、调整学科结

构,完善学科布局,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建

设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继续办好传统优势学科,提升其在科技前沿领域的研究水平,提高其培养高

层次创新人才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创办一批

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学科,增设一批与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

科。近年来,兰州大学在稳步发展理科学位授权学

科、专业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如区域经济学、环境资源与保护法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社会学、旅游管

理等)、工学(如材料物理与化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应用化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和农学(如草业科学)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同时开展了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工商管理硕士

和法律硕士的培养工作。目前,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10个学科门类的

34个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向合

理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过程:科学研究实践

人的创造动力与成就包含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

的因素,它不仅是思维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的个性特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起码应当具备

案。

以下基本素质:①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好奇心,具有敏锐的直觉和丰富、新颖的想像力;②善于观察、勤

于思考,不随波逐流,具有独创性和批判性的思维;

③严谨求实、锲而不舍,具有山穷水尽之后积极追求柳暗花明的决心和毅力;④勇敢自信,与人为善,具有责任心、正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活

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过程。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

性大学,兰州大学高度关注国家对西部开发的宏观指导,认真组织并争取承担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项

目;通过引导、支持研究生积极开展与西部建设和发

展密切相关的新型材料、能源利用、生物有机化学、

旱农生态、地球环境演化、大气污染与灾害性气候、

城市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西北民族民俗与文化、人口与移民、信息工程、中草药、草地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研究生为社会、科技、经济服务的意识和能

力,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表

现形式,是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

节。在学位论文阶段,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因此,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知识水平、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促进学位论文工作进入国家和地方科研计划的较高层

次,使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受到创新思维和能

力的强化训练,兰州大学要求研究生根据科学研究

“巩固基础,注重特色,加强应用,全面开放,促进联

合”的工作方针,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注重结合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造进行特色研究;树立面向世界的观念和超前意识,大力提倡学位论文选题与导师承担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同时鼓励研究生在学科交叉点上选题,敢于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工作,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在学位论文的指导上,鼓励开

放式指导。一方面通过加大研究生教育开放的力

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研究所、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关系,为校内外专家共同

万 

方数据指导学位论文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提倡集体

指导,建立以导师为首、由校内外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力求通过各有专长的专家共

同培养研究生,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

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提出《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暂行规定》,把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在读期间完成规定的成果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指标,引导研究生积极创新;同时对于从事风险研究、未能达到成果要求的博士学位论文,经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审,确认其学术水平,凡是专家一致认为已经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

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同样授予其博士学位。.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跨学科

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一般概念上的“学科”已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分类,介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

科学等学科之间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

许多具有综合性的重大科技、经济、社会问题要求众多学科协同解决。因此,加强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

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和互补性决定了跨学科培养有利于研究生在多学科的

交叉中博采众长,有利于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新

途径,除了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外,高度重视建立

有利于研究生形成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招收、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鼓励研究生通过学科交叉,去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综合问题,在促进研究生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创

1.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

维的形成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这种知识新能力。

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从知识

经济的特征出发,建立富有先进性、有利于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必要前提。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当代研究生除

学位与研茄摩嫩育删∥

了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外,还应当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拓宽视野,从事跨学科的科学研究,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我们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同

时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跨学科选修课程,适

应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对人才知识结

构的要求。

2.鼓励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

为了促进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

手段解决本学科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兰州大学重视

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允许基础好的考生报考或通过提前攻博的方式跨学科攻读

硕士或博士学位;允许跨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选考本

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招生人学考试科目。跨学科招收

的研究生必要时可以实行双导师(本专业导师和原

专业导师)制,其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计划由导

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导师应在充分考虑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向研究生提出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的指

导性建议;同时切实承担起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

重任,加强与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探索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规律,在尽可能短的时

间内使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步人健康发展的轨

道。

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促进了研究生在更大

的学术空间里开拓进取,为科学研究抢占学术制高

点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实践表明,跨学科招收的研

究生往往能够创造本学科研究生难以取得的研究成

果。我校分离科学研究室先后培养了来自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90%以上的学位论文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这是兰州大学跨学科招收、培养高层次创

新人才的一个成功例证。

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强大动力:激励机

激励是通过创设一定条件、实行一定措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是一种动力源泉。随

万 

方数据:。一l攥i霎礁{燃鬓瀵蠢雾鎏≯嘣

着全社会对人才重视程度的提高,研究生培养单位

对优秀生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而经济欠发达地区

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生源争夺战中始终处于劣势,许

多优秀生源往往不选择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改善生源质量,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兰州大学加强研

究生招生、培养工作的宏观调控,建立各类激励机

制,吸引优秀生源,促进研究生自主、积极地开展创

新。

1.完善招生机制,吸引优秀生源

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决定了生源的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生源的质量。为了解决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兰州大学在实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和优秀硕士生提前攻博等招生培养方式,开辟与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渠道,多途径开拓生源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研究生“优秀生源专项

奖学金”、“硕博连读奖学金”制度,吸引优秀生源。

在促进生源数量有效增加的同时,改善生源质量。

2.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涌现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激

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必要手段。为此,兰州大学设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创新人才奖”和“优秀博士学位论

文奖”,鼓励研究生瞄准学科前沿,创造高水平的研

究成果。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促进

了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2000、2001届博士毕业研究生分别在scI收录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155篇和240篇,占同年度全校发表同类研究论文

总数的54.4%和72.9%。2002年9月,教育部从24

所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抽查了120篇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不同评价意见的得票率分别为:优秀

28.8%、良好52.4%,一般16.6%,较差2.2%;兰

州大学相应的得票率分别为:优秀41.9%、良好48.4%,一般9.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也表明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实力和学术环境,以

及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生培养单位同样能够依靠艰苦创业、团结奋

自强

的精神

——从清华大学的校训看研究生德育理念

◇徐家庆田海平

摘要“自强”和“包容”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患、厚德载物”所揭示的现代大学德育的基本

理念。自强就是一种自胜自立、革新图强的精神和实践,也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本,更应成为现代大学研究生德育不可或缺的要目。对于研究生德育来说,“自强精神”意味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态度,应通过培养研究生自尊、自信、自知、自立、自制的方式实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它我们民族不朽的文化精神。清华大学把它用作校最早来自《周易》“乾”、“坤”两卦的卦辞,一句是“天训,体现了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从中华民族精神根源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深处对现代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某种道德期待和德载物”。前者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后者为厚德教育规训。

载物、包容博大。“自强不息”是“天”之德,“厚德载古老的《周易》之卦辞成为现代大学的校训绝非物”是“地”之德,与“天”、“地”并列为“三才”的“人”,偶然,它至少表明了现代大学对自身学术责任和文应取法“天”、“地”,使自己成为“与天地参”的人。化精神的诠释。从这种诠释中,我们看到,现代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天”之德与“地”之研究生德育的理念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自强德的合一,是合天地之德的德之本。这个中华民族精神”和“包容精神”。

最本原的存在经验,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造就了本文试图阐明“自强精神”作为研究生德育理念、,、,、,、,,、,、,、,、,,、,、,、,、,,、,,、,、,、,、,、,、,、,、,、,、,、,、,、,、,、,、,、,、,、,、,、,、,、,、—'_+VVV)[VVV’Y)£!进的精神,通过奋力拼搏,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重要生力军。.1.创新人才。(黄飞跃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多年来,兰州大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有力地促兰州730000)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反过来又为注释与参考文献

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校科学研究事业的

1黄飞跃等.优化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西部研究生教育.

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一个时期,兰州大中国高等教育,2003(9)

学将继续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2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学位步加强宏观调控,健全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建立研与研究生教育,200l(1)

究生教育的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完善质量保证与监3黄飞跃等.面向21世纪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等理科督机制,使研究生成为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教育,2000(1)

。燃黔

万 方数据

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黄飞跃兰州大学研究空院副院长,兰州,730000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2004(3)26次

参考文献(3条)

1.黄飞跃 优化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西部研究生教育[期刊论文]-中国高等教育 2003(09)

2.胡之德 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01)

3.黄飞跃 面向21世纪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200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同升.赵荣.曹明明.李林华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高等理科教育2002(2)

2. 肖云龙.周治军.XIAO Yunlong.ZHOU Zhijun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三大策略[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

3. 杨际军 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6)

4. 黄丽萍 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5. 温静.胡显莉.WEN Jing.HU Xian-li 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2)

6. 易小明.YI Xiao-ming 强化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期刊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3)

7. 孙宇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江苏高教2007(3)

8. 王伟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期刊论文]-江苏高教2004(6)

9. 王章豹.唐书圣 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江淮论坛2008(1)

10. 臧兴兵.赖小莹.ang Xingbing.Lai Xiaoying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2007(3)

引证文献(26条)

1.余来文 MBA导师的选择与管理[期刊论文]-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0(1)

2.程诚.莫文萍 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思考[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3.陆嵘.刘建树.张家钰 以博士生培养为抓手,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期刊论文]-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李世彬 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原则[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12)

5.李成峰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2)

6.陈治亚.蒋琦玮.冯芬玲.刘文丰 学科交叉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2010(8)

7.吴宏翔.顾云深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2)

8.丁莉 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特点与能力培养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档案 2007(3)

9.王艳玲.向里南.高立新.胡泳霞 眼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12)

10.常崇娟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期刊论文]-航海教育研究 2006(2)

11.黄国华.周红春.李密 强化研究生教育刍议[期刊论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12.程诚.莫文萍.曹连莆.危常州.诸贵新.许兰平 新形势下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思考[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9(34)

13.陈跃新.刘越 质疑与创新-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6(z1)

14.肖鸣政 博士生创新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8)

15.李阿利.赵佳荣.陈冬林 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1)

16.迟小杰 论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7.王艳玲.向里南.高立新 理论实践科研并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4)

18.梁红.章蓉 创新型研究生及其培养途径探讨[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19.李小昱.王为.张终.张军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思考[期刊论文]-高等农业教育 2006(2)

20.孙宇.潘静 工程硕士素质教育与培养[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21.刘爱华.吴中学.王忠诚 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体会[期刊论文]-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1)

22.温静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大理学院学报 2008(5)

23.段丹.林守忠 财经政法类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8)

24.孟凡刚.毛更生 培养临床与科研能力并重的神经外科研究生[期刊论文]-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2)

25.顾幸生.马桂敏 按一级学科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04(8)

26.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9)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xwyyjsjy200403002.asp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