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3

关注社会,指点江山(NO.3)

感受深圳的“大运成人礼” “这是一座漂亮而友好的城市”,“一切都很满意,我以后还会来”。深圳的骄阳下,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对这座城市不吝赞美之词。参加大运会的选手不是什么体坛大腕,但大运会是他们迈向奥运会等更高目标的一级坚实台阶。在这里接受竞争,收获友谊,大运会是他们运动生涯中的一次“成人礼”。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城市,这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第一次举办国际综合性大赛,也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成人礼”。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跃升为大都市。快速发展的过程,难免出现一些进度参差、“被遗忘的角落”。举办大运会,深圳得以审视城市布局中的短板,有机会主动规划、拾遗补缺。比如,大运中心和大运村都建在龙岗区,这里曾是“关外”,基础设施薄弱。“大运会让龙岗的发展提前了十年”,这样的感受,是当地居民的切身体会。 而“大运成人礼”更是对城市品格一次新的提升,是一次“内外兼修”的过程。开赛以来颇受好评的深圳交通,即为例证。如何既确保赛事活动顺利进行,又尽可能少“扰民”?深圳管理者创新思路,没有强制限行,而是倡导“绿飘带行动”,许多市民主动为爱车系上“绿飘带”,承诺在大运期间不开私家车。这种变“政府强制限行”为“市民主动选择”的做法,既是对民意的尊重,也赢得民意的信任。大运会开幕当天,深圳市区干道交通流量下降了33%,而开往各个场馆的公交车和地铁上人流不断。

举办一项赛事,也展现和丰富了一座城市的性格。20xx年,深圳评选出30年十大观念,其中既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敢为天下先”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也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样当地人感受最深的观念。这些口号与观念,也让这届大运会有了“不一样的精彩”:遍布全城的志愿者,不断延伸的城市绿道,随处可见的笑脸与问候……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运动员们从中感受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在风雨洗礼中逐渐成熟自信。筹办大运会时,深圳也曾因“高危人群”之说遭受质疑,也有“禁止上访讨薪”的意外之举,而执政者广纳言路、从善如流,将这种“成长的烦恼”最终化为“成长的财富”,城市也由此多了一份宽容与自信。

大运会是个青春活力激荡、多元文化交流的舞台。当深圳与大运会热情相拥,当更多普通人在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中成为城市的主角,当笑容与倾听,交流与选择这样的“柔性表达”成为习惯的方式,大运会不仅让这座城市尽展新颜,更带来城市治理的点滴之变。

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劲”

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全党,革命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穿越历史风云,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且把精神懈怠的危险臵于“四大危险”之首,号召全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同样展现了今天的共 产 党人在成绩面前的“那么一股劲”。这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劲?

战争年代,这股劲压倒一切强敌顽寇,突破枪林弹雨,表现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中,这股劲表现为战天斗地的气概、如火如荼的激情,“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困难面前,党员挺立如山;激流挡道,党员躬身为桥。在改革开放中,这股劲表现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魄、“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讲述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这股劲,如旗臶,猎猎飘扬;如支柱,坚不可摧。这股劲,已沉淀为千千万万党员的精神底色,书写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册,珍藏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中。

今天,我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不需要时时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告别了饥馑岁月,不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然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严峻。无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还是世界上一些多年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垮台的现实,都警示我们,一个政党执政时间越长,越要有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活力,越需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1

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自足自满,丧失了开拓奋进的激情;有的党员畏首畏尾,失去了直面挑战的勇气;有的党员纠结于个人得失,稍不如愿便撂挑子、闹情绪。“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精神的懈怠,必然带来斗志的衰退,作风的松散,事业的滑坡,必将使一个人在大浪淘沙中失去定力,随波逐流。

“真正的成功者不是不会懈怠麻痹,而是从未停止与之战斗。”我们党已经成立90年、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一路上凭着那股劲,成功地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乃至第二步、第三步。今后的征程,“道远且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丝毫不比不发展时遇到问题少。描绘更新更美的蓝图,需要我们继续保持那么一股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拼劲,保持那么一股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韧劲,保持那么一股居安思危、续写荣光的心劲。有了这股劲,我们党就能在诡谲的波光中不为所惑,在变幻的风云里站稳脚跟,在大好的形势下乘胜前进,在骤至的危机前奋发有为,就能迸发出追求的动力,担当起时代的使命,坚守住党员的本色。

60多年前,我们党“进京赶考”,面临着严峻考验,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赶考”的环境、“考题”的内容、“考官”的特点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只要我们坚持“两个务必”,“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劲”,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的党就一定能够继续生机勃发,活力无限。

姚明一转身,留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姚明退役了,全世界的篮球迷都在倾听姚明在上海宣布退役的讲话,倾听一个中国“小巨人”的告别演说。 当姚明说出“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当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经NBA联盟特批,“破例”且专程从大洋彼岸飞到上海,表示姚明的退役,“无疑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对火箭队带来巨大的困难”;当媒体记者们看到大大的“明谢”二字,终于意识到姚明的谢幕已经不再只是江湖传说。

姚明退役,而留给世界的,绝不只是一个中国人高大而孤独的背影,他留下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对世界来说,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个难解之谜。庞大、古老的东方帝国,不一样的肤色,反差强烈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近些年来不可思议的奇迹般发展速度,以及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都让世界困惑不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700多年前在热那亚人的狱中描述他曾生活过的那个中国,把最美好的形容词用到了极致,影响了西方世界数百年之久,并诱惑了哥白尼等人向东方世界的冒险探索。然而,能够有效地向世界讲述自己的中国人,鲜矣哉!林语堂算是一个,但他的影响力主要局限于知识分子圈子……

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误解、误读不断。实在说,这不能全怪别人,我们似乎很难学会如何表达自己,每当面对外部世界时,曾经生动、幽默的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各种“纪律”,想起了“为国争光”的重任,于是,过于郑重其事的结果,是过于刻板、拘谨与小心翼翼——比如以前每到国际赛事,中国队的入场方阵曾经总是如团体操般整齐划一。幸运的是,我们有了姚明。

姚明先是用令人惊叹的篮球技术征服了西方球迷,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世界面前放松、幽默而机智的表达,是他热爱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他阳光、率真、大气的性格,是他牵手NBA与中国球迷,牵手美国与中国篮球的努力……

姚式幽默曾经让美国人莞尔之后,先是惊异,再是佩服。在美国,有记者问姚明,最喜欢的美国音乐是什么?姚明笑道,“美国国歌,一年我至少要听82次。”在中国,有记者问姚明,退役后会在上海,还是在美国,姚明笑说,“我会尽量待在地球上的!”嗯?一个中国球星,敢说他最“爱听”美国国歌?这是中国人?这是中国人!

世界在打量姚明这个中国巨人之初,也曾充满疑惑,最后,从疑惑到肯定,从肯定到释然,从释然到欣赏,从欣赏到不舍……这是对姚明的了解,也是对中国的了解,能孕育出这样一个阳光心态、轻松表情的小伙子,他的祖国应该不会像一些西方人原来想象的那样晦暗、严苛、不苟言笑。

NBA瞄准了中国市场,NBA的小伙子跟着姚明到中国来打球了,于是西方媒体也跟着把镜头摇向了中国…… 姚明在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而中国也要感谢姚明,感谢他在不经意间,给世界带去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有姚明,有李娜,有越来越多轻松走向世界聚光灯的中国人,中国将不再是世界眼中解不开的谜团……

有反思的生活更幸福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漂亮的女孩同时被两个家境不同的英俊小伙子看上。在取舍时,女方家庭出了一道难题:用一天的时间,谁先把空荡荡的三间房子装满,就把女儿嫁给谁。结果,一个富家子弟雇了许多人,买了许多粮与物往里搬,但仍有空隙;另一位青年小伙虽资源不多,却成竹在胸,到傍晚时分提了一盏油灯进屋去,就让灯光把整个房子“填”满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幸福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在于看到了幸福生活并不等同于物质堆积如山、财富充塞于室;幸福全靠“实”的还不行,还需要点“虚”的东西。这里边,包含了对生活的反思。

2

人生在世,总想让生活过得更舒心些、更体面些、更幸福些。这是人之常情。要达此目标,只靠勤劳之手不够,还需靠勤劳之脑。

勤劳之脑,贵在反思。哲人有言,“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反思,是使生活过得好的重要关口。有反思,就会更加理解今日幸福生活如何来之不易;有反思,就会看清追求更好日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有反思,就会积极探求从梦想到现实的可行路径;有反思,就会明晰追求幸福的边界和底线……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缺少反思的人难以智慧起来、振作起来,难以在问题与希望并存的生活大道上迅跑。

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对自我的省思、对责任的感知、对规则的敬畏。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要重要”。这不是在否定“面包”的重要性,而是在反思中揭示被物质主义外衣掩盖了的生活本质。比如,金钱是生活的必需,幸福的要素,但如果把它当作一种“偶像的价值”,干那种肉中注水、奶中添害之类的缺德违法事情,就不仅是道德血液的贫乏,也是生活价值的迷失。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实质上是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能力。一个人,不可能自我封闭,更不可能是“外星人”。在家,就有家庭生活;在单位,就有集体生活;到社会,又有社会生活。而这种种生活,就需要有不同的态度与方法去对之、行之。这种对之、行之的态度与方法,关键在思想。认识错位,常常导致人际关系失调,难免疙疙瘩瘩、磕磕碰碰,甚至碰出“火花”,心生怨气,以至牢骚满腹。这样的日子,的确难以过好。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也是完善自我的一种能力。人无完人,更不可能朝夕之间尽善尽美。反思,就是瞄准“臻于至善”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总结经验教训,感悟生活道理,把握做事规律,从而言之得当,行之得体;分析主观客观,通过观察辨明现实症结,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思之有法,为之有力,不断增强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说到底,就是辩证思维、和谐生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以理性乐观的态度,干好自己的事,种好自己的田,用自己辛勤的努力,抗御现实的风浪,开拓幸福的航程,即便是“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的平常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心情舒畅。

王濛泪水告诉我们什么 向刚硬倔强的王濛,8月6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终于落泪了。她说:“我对所有喜欢我的人说声抱歉。因为我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心里的偶像,变成这么一个负面的典型人物,我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

而在此前一天,王濛还扬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表示届时将曝光背后的一些内幕和黑幕。但在这次接受采访时,她的态度突然转变了,而且非常诚恳非常惭愧地承认了自己的两点错误:第一是晚归不对,第二是打领队不对。

虽然有些网友,仍然期待着王濛继续“强硬”。但那样做的结果,又会如何?很可能,王濛的运动生涯,真的就此结束。一点余地都没有,一点希望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怕硬的。

所以我觉得,王濛的眼泪,是一种悔恨的眼泪,也是一种无奈的眼泪。网友们可以帮她喊、帮她骂,但谁又能帮她重返国家队?重返冰雪场?此时的王濛,已经到了悬崖之上,她可以纵身一跳,可以一去不返。但从千仞奖台跌落万丈深渊,会是什么滋味?这时候,看热闹的人多,能帮忙的人少,迷途知返,只有靠她自己。

王濛的事业是成功的,王濛的人生却有污点。为了区区一点小事,就闹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甚至身败名裂,值得吗?不值得,很不值得。那天晚上,王濛如果不外出,如果不喝酒,如果喝高兴了不晚归,如果晚归了老实承认错误,如果领队批评时不动手,如果发怒时不损坏公物,如果从医院包扎回来不吵闹、不影响其他队员休息,那还会有这样的后果吗?可惜,生活中没有如果。发生了就是事实,做了就得承担责任。

这样的事情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因为任何的成就,都有可能成为骄傲的资本和摇篮。全中国13亿人,王濛罕有地拿到了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万众追捧,鲜花簇拥,20多岁的姑娘,哪享受过这种荣耀。所以,飘飘然、长脾气、以老大自居,都有可能。不把队友放在眼里,不把教练放在眼里,也不把领队放在眼里。

王濛的泪水虽然流得晚了一点,但毕竟还是流了,她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一个奥运冠军从高峰跌入低谷的全过程。王濛还能不能翻身,能不能东山再起?现在不好说,但可以肯定,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她必须为这次冲动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仅是泪水,更重要的是行动。

王濛的泪水告诉我们,任何的个人,都离不开团队;任何的自由,都有一定限度;任何的成就,都是易碎品;任何的意气用事,都得加倍偿付。

高速时代尤须系好“安全带”

“7〃23”动车追尾,是这个“多事之夏”惨痛的又一笔;一向被认为较为安全的铁路出事,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从客车起火到煤矿透水,从电梯逆行到桥梁垮塌,安全事故高频率、大范围发生,拉响了“风险社会”的警报。

墨西哥湾原油污染,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现代社会,科技越发展,内部组成的密集度和复杂性就越高;技术 3

越先进,相互的依赖和影响程度就越高。微小的失误、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风险。

今天的中国,更臵身于一个“风险胶囊”之中:浓缩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也浓缩着这一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在带给人们更多“文明的成果”时,也难以避免地让“文明的风险”相伴而生。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足够的应对之策,为高速发展时代系上一根牢固的“安全带”。

以铁路为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铁路可说进入了“高速时代”。高铁的里程、时速等达到了世界第一。我们需要这样的速度,但也需看到,更快的车速、更密的车次、更多的路线,需要更精确的管理技巧和更严格的安全意识,这是铁路的“高压线”,也是发展的“生命线”。列车“贴地飞行”,只有系上管理、制度和责任的“安全带”,才能无愧“第一”。

按“海恩法则”,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有着几十起甚至上百起轻微事故或未遂事故。虽然运行系统有别,但高铁出现的许多“小状况”,已暴露铁路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果足够重视,或能避免事故发生。事发之后,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强调“一定要把事故查清,给社会一个交待”,表明了中央的坚决态度:只有从事故中汲取教训,查明原因,严厉问责,堵住漏洞,做好补偿,才是对事故伤亡者负责,对公共安全负责。

针对近期出现的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发出通知,要求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提醒各级管理者,在“风险社会”到来之际,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具备前所未有的风险意识。当列车在铁轨上飞驰,管理系统是否能跟上节拍?当高楼不断刷新天际线,消防与救生措施是否一起生长?当桥梁道路建设一往无前,施工质量与工程监管水平能否同样提升?当我们为“嫦娥”遨游太空而自豪,为“蛟龙”潜入深海而骄傲,我们能否在保证公共安全方面,也走得更快?

事故之后,更多的列车将驶过更长的铁轨,发展高铁的方向不会因此改变,但强烈的安全意识必须在对事故的处臵总结后更严密地提上日程。惟愿管理部门以痛定思痛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加大安全措施,让所有乘客都能如愿抵达目的地;也惟愿中国这列高速行进在复杂环境中的动车,更稳健、更安全地把人们带向未来。

漠视病人上吊自杀,如何让冷血医生少一些

沈阳一位病人在心理医院内上吊自杀。值班医生两次在距离事发地不到2米的地方路过,回头看了看吊在门框上的病人,但是没有任何举动就离开了。警方已经调取了医院的监控录像,那名值班医生也被警方带走调查。处理一名医生很容易,但问题背后的原因可能还需要再深挖,这才是改善医疗环境的关键。

医生不珍惜病人生命,首先足以说明他不爱自己的职业,并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当这种职业倦怠在某些医生身上长年累积,达到了一种质变,他们可能就真的变成了这样冷血而无情的医生。病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种没有体温和知觉的物品。所以才会有医生在手术做到中途,告诉护士“我去领奖金”,并告诉记者,做手术中途可以出去吃饭。北京大学某教授在一家医院给在座医生两个忠告——凡是可抢救可不抢救的一定不抢救,凡是可检查可不检查的一定要检查。这样冷血十足的观点竟然获得一些从业者的认可。

在当下医疗领域,可能的确潜藏着不少这样的医生。因为不喜欢甚至是厌恶,将病人生命视为草芥,将接诊看成是负担,将出现状况的病人看成是一种麻烦。在这种背景下,出现这种医生对上吊的病人表现得无动于衷的案例,恐怕并非偶然。

要减少这种视生命如草芥的医生,一是在招生时,由医学院校负责面试考核,选拔那些有责任感并且对医学有兴趣及热爱的人学医从医。二是为医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让他们乐于从业,并从爱护病人及珍惜生命中,收获足够多的尊重。双管齐下,才能让冷血医生少一些。

谁把恒山“焚琴煮鹤”? 新闻背景: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浑源县,由于长期无序开采矿石,位于该县的北岳恒山山体有多处被“开膛剖肚”,形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疮疤”。

恒山之所以满目疮痍,是因为饱受了掠夺性开发之苦。当地蕴藏有丰富的煤、花岗石等资源,由于开采缺乏科学规划、环境监管不到位,致使山体破相、生态被毁,秀美风光和矿产资源都成了牺牲品。这样的粗放式发展,正是一出现代版的“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煮鹤当肉吃,急功近利,得不偿失。浑源县花岗石矿山企业年上缴3000万元利税,但要想恢复生态,需要投入几个3000万都不止。

恒山惨遭“破相”,暴露了一些贫困地区“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发展困境,反映了地方政府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误区。留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焚琴煮鹤”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探索新路,切实转换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