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幸福

感悟幸福―――北京之行汇报 李楠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却可以让人在复苏的土地上看到希望和新生,而我们的这次学习之旅也恰似这干燥的空气迎来了润物无声的细雨,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感悟与感激。

《荀子》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可以说在北京培训的这段日子真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时光,虽然课程很紧,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整个人都好像被填充了一种名为“积极”的东西,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观点、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下面我就学习这段时间的内容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内容并不全面,只是选取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这次培训当中,我个人认为对于我的成长帮助最大应该要算是一些观念的转变,其实这些观念并不是很新很奇,只是在我的生活当中都被我忽略了,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悟幸福。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幸福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幸福是见仁见智的感受,可是作为教师,或者说作为成长中的我们,作为完善进程中的我们,幸福的感受很重要,因为如果你自认成功,可是成功中却没有幸福的感受,没有来自心灵的愉悦,那么这种成功在你自我的说服中可能也不具备什么力度了。

接受一种观点,不管它曾经是否触及你的内心,只要突然某一天你可以用它把自己往积极的方向推进,那么生命也会在这一刹那而充满意义。

而我这次收获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幸福是可持续的愉悦感。事业是它的前提,情感是它的核心,健康是它的条件。而我们怎么获得这份属于我们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我个人浅薄的认为应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一、 学会学习

刚刚到北京时,我们就每人都接到一份学习时间安排表,看着上面密密的时间安排,当时的感觉就是晕,觉得这样的安排太紧张了,可是一节课下来,一天下来,我的想法就改变了,可以说学习这段时间的每一天我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来享受每一节课的,在听课中我羡慕老师们的满腹经纶、谈吐不凡,更羡慕老师们对人生的豁达、勇敢。我远远地仰视他们,欣赏他们周身散发出来的那种令人眩晕的金色光环,寻找着自身与他们的差距。偶尔还会为自己举手发言的举动而紧激动不已。我和李校长是同屋,每节课下来回到房间我们都会感慨一番,其中感慨最多的内容也是我个人最深的感触就是拥有知识真好!

所以学会学习的最基本的就是,1.占有知识,学会读书。因为我们常常是因为读书不够,所以瞎忙。因为我们常常是因为读书不够,所以内心常常会被焦躁情绪占领左右。

教师的精彩在课堂,而课堂的精彩应在课外。我个人不太喜欢读理论性强的著作,当然这个习惯或者爱好并不好,可是我读书比较杂,有些观点在一些我喜爱的书籍当中也会被作者借鉴或引用过来,于是就被懒惰的我熟知了,所以我始终坚信“开卷有益”即便是爱情小说,

也是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和情感的。

任小艾老师讲到如何成为名师的时候,提到了魏书生老师,说他是一个低起点高标准的人,在魏老师的生活中有三个一分钟,我印象很深刻:一分钟读书,一分钟日记,一分钟锻炼,日渐积累,将平凡事做到了精致。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可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的晚上。当你支撑不住的时候,就是跪着也要坚持下去。其实我们都知道恒字的力量无穷大。那么从今天起就让我们共勉吧。

2.要善于调查,这本来在课中是老师讲给班任的一个方法。我觉得在教学中也是很有用的,在工作方面学会学习的价值主要在于应用,因此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调查中找到属于我的问题才可以让我的教学在完善的过程中有更为明确的方向与思路。

3.学会改变其实这与学会创新有些部分是很相似的,我们常常感叹今天的孩子不好教,高金英老师也在《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这节课中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当今教师呼声最高的一句话,析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否更新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否在工作中与时俱进。高老师是个特别幽默的人,在她的课上曾经给我说了一段打油诗:老师像把盐,吃着有点咸,家家离不了,就是不值钱。我们姑且不论值钱与否的问题,在这首诗中最起码告诉我们一点教育是服务的,而服务是满足需要,因此我们不可在教育的路途上固执己见,而要勇于改变创新。

4.我所总结的学会学习的最后一点就是要善于总结,我曾经习惯

把一天发生的事情在一天结束之时在头脑当中想一遍,可是后来我发现,好多经验和教训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都跑得无影无踪了,因此在听到名师的经历中大多都有用笔去记录总结自己的观点方法教训经验之后我如饮醍醐。用笔去思考总结,落于笔端的是理性的思维,而口头上的终大多都是感性思维,且难以留存。

当然在这些过程中不要忘记应时刻学会提升,提升即提炼升华。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二、学会生活

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向学生播撒阳光,可是要播撒就要有阳光,阳光就是教师的情感和心态。这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一句话,在组织这篇讲稿的时候我自己将其总结为学会生活,其中包括建设自我内心世界与快乐与人交往两个部分。

1.让自我拥有一个强大而宁静的内心世界。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该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上。何谓诗意栖居?内心的平静,心无旁骛,不被外界的繁华世界所扰。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可是在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中即便身居净土的校园也很难不为外界所扰。于是压力产生,心理失衡。其实谁都没有真正的办法来根治,因为我想这正是处于红尘中的我们的尘缘,但是这又对于健康对于发展的确无益,所以我们只能找方法来寻求改变: A改变观念 我们常常认为获得别人的认可才是成功,其实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成功潜藏在过程之中,对过程要兢兢业业,对结果要随遇而安。)

B改变期望值 情绪和期望值成反比,有的时候,当我们降低期望值就会获得快乐情绪。

C活在当下、活在今天。威廉?代尔曾说,给人们造成心理压力的,往往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对昨天的悔恨,以及对明天的忧虑。但我们需懂得,昨天是张废弃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有流通的价值。

D提高能力 提高能力是在竞争中最根本的减轻压力的方法。

2.快乐与人交往 老师面对最频繁最多的人就是学生,因此说要学会快乐与人交往,还不如说要学会快乐的与学生交往。第一点就是打造师生共享的话语权。作为一名教师永远不要忘记你曾经是一名学生。北京十四中王校长说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早就知道平等、尊重这在教育中非常重要,可是有些细节又常常在我们教学中被忽视了,而这些细节就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会在人的行为中起到的作用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说得更为直接一些,比如交作业和收作业这个举动所产生的心理效果就是不同的,前者蕴含平等意识,会促进学生的主动性,而后者隐含强迫性。名师往往就是通过这些用心细心之举成就的。

第二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无论对于任何人。人活一世有两大需要一个是物质的,另外一个就是精神的,后者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这份精神需求。

在北京这几天我们团队中最时髦使用频率最高的的一个词就是“摸”。“摸”是什么意思呢?据专家说其实我们在婴儿时期最大得精神需要就是爱抚、抚摸,而到了成年时这种爱抚、抚摸就被赞赏、表扬代替了,由此推断得知赞美和赏识可以提升一个人潜在的价值感和舒适感的。但是这个“摸”绝不是假意的敷衍和屈尊的谄媚,而是真正生发于内心的一种对于对方的认同和赞赏。

朋友之间需要表达赞赏可以加深知遇之感,亲人之间也不可吝啬赞美,而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更需要赞赏了,如果一个学生告诉我说我穿某件衣服很漂亮,我一定会多穿几回这件衣服,而且穿此衣服上课的时候也会特别的自信和开心。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李鸿章家中有一位厨师,他做得烤鸭味道很好,可是主人从未提及,因此一次宴请之中端上的烤鸭只有一只腿,主人大怒,李从容回答:鸭子要拍巴掌后才两条腿。名人尚且需要表扬,我辈有怎会无所谓?)

课堂是生命的相遇,但介绍的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对于学生“摸”可以给予自信,同时还可以挖掘他潜藏的不为所知,不为己知的优势。促使其更为亲其师,爱其道。

有句话叫“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的去赞美它”我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良药到了现今社会真的不必在非苦口不可了。但是表扬的也是有原则的。20%的夸张加80%的真实才会代给人愉悦满足,否则真就要流于虚伪了。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以上就是我在此次北京之行中所获得一点心得,所讲内容难免浅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 做最好的自己----北师大研修学习汇报 赵伟胜

2月12日-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专为绥芬河举办的教育研修班,聆听了十八位全国最优秀的专家、校长、优秀班主任的精彩讲座。其中有:教育部的两位专家、北京市中小学五位校长、其它七位相关领域专家。这里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四位优秀班主任感人事迹,他们引用了大量生动、详实、感人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做好一名现代班主任,做一名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使我深受启发,收获颇多。

听丁榕老师报告感悟

印象最深的是已是六十五岁,依然干练的丁榕老师。丁榕老师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四中初中、高中班主任、教导主任。获得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共 产 党员等称号。丁榕老师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并进行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300多篇文章,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在全国影响很大,尤其在班主任心理教育方面成就很高。 丁榕老师的整个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扎实的工作,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具体的实例。丁老师用了大量生动、详实、感人的案例,分析了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实际问题。当丁榕面对全体参加学习人员,讲到自己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和学生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事例时,讲述到自己的儿子在一次意外遭遇不幸时,一直都显得那么平静。而在座的所有的聆听者们,却都悄悄地摸出纸巾,擦拭忍不住

流出的泪水。在所有的讲课专家中,丁榕老师给人最多的是一种震撼,是其人格魅力的震撼,是她对教育无私投入的震撼。也许,正如丁榕老师自己所说,没有什么职业,比当一位教师更幸福了。

丁榕老师话语睿智、演讲平缓有感染力、以其丰富的情感、精彩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在报告中她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也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这个讲座的题目就是: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德育工作问题上,丁老师建议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方法——按需施教、拓宽教育途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

一、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丁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我们也许无法做到完美,但是可以不断进取;我们也许无法和专家相比,但是可以和过去

的自己相比;在工作中我们才会不断努力,不断反思:我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有没有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的思考有没有比昨天更深邃???也许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做到最好,每天都可能会有遗憾,但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与自我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在创造快乐,成就幸福!

二、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丁老师指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是老师,为人师表,如何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非常的重要。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扮演好多种角色:老师、慈母、大夫、贴心朋友、心理医生、及兄弟姐妹。勤勤恳恳从早忙到晚不一定是敬业。创造、创新才是真正的敬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教师时代已不被接受,不要做“可悲的孺子牛老师”,丁榕老师说:你知道学生怎么评价我们吗?可怜而不可敬。

教育是创新的,用一种方法教育30个孩子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要求用30种方法教育1个孩子。丁老师还告诉我们: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艺术和智慧的教育。人的一生中必须有强有力的支撑点,所以我们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对此,我的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此次培训的确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班级管理方法,但从中应该怎么去付诸于行动,如何和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如何让新的理念与方法与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才是学习后发挥作用的真正关键所

在。

三、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丁老师告诉我们:尊重是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行为。教师必须检点与学生相处中的一言一行,不可恣意妄为。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把每一个学生看作人才,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孩子,更可能毁掉一个孩子。我们的很多问题学生“冥顽不改”、“脸皮厚”,事实上正是我们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你还要不要脸?”这样的斥责中给一层一层贴上的。

听了丁老师的话,不由地回头反思自己的工作,我们面对学生的同时,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们学生懂什么呀!不应该做的就不应该做就完事了,于是就有了很多把学生当“小孩子”来管的言语行为,或说几句发火解气的话,或以某种形式应付一下,自以为对学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岂不知学生终究有长大成才的一天,等他们长大了,我们还能坦然地面对我们曾经对他们做的一切吗? 当然,学生毕竟是学生,有着孩子的可爱与淘气,不能完全以大人的方法来对待,所以丁老师又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人性的角度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但也不能够光要人性,不要原则。学生犯了错,该管就管,该严则严,该给处分一定要给,但我们要记着,人是发展的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一天学生会比我们棒,我们要让学生有压力,但决不能压扁,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方能造就人才。

四、育人要讲究科学——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 ,按需施教

丁榕老师坚持科学育人,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下大力气搞好班级建设,优化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 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 重在规律 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 重在自助 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 重在发展 4、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 重在责任

像丁榕老师提出的那样,“对合理的需要给予满足;对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对错误的需要进行纠正”。努力变“不许”为“许”,变劣势为优势。用科学的方法管好班级,让班级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丁老师的报告,声情并茂,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探索。生动地阐述了怎么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地理解孩子,因人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丁老师倡导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个参加的学员受益匪浅。

听高金英老师讲座感悟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模范班主任高金英老师在班主任生涯中的一段段一幕幕用爱心堆砌起来的感人事迹感染了我,她用诙谐幽默的话语,时时引得全场阵阵喝彩。高金英老师从教30余年,深知从师之道,也十分了解教师的心声,她侃侃而谈,妙趣横生,语言幽默,看似讲了一个个笑话,实质上蕴含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哲理。听过之后有几点感想:

一、用心做事,营造班级管理的良好氛围

我们在班主任这个工作中,要具有人情味,什么是人情味儿?人情味就是阳光的味道,这种阳光的味道是不可少的。一个有人情味儿的人是有人格魅力的人。人情味就是“阳光的味道”,她说:100-1=0,这是班主任的公式,100就是一个集体,1就是一个个体,一个同学出了事,就说明你的整个工作没做好。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在工作中,我们做班主任的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有“阳光的味道”。但是,要培养这种“阳光的味道”,需要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情感的投入。但是,一旦阳光温暖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你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责任心,二是爱心。有了责任心,就会用心去做事。全国劳模李素丽说过:“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高金英老师主张,家长会上不要批评,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可以把学生的优点打在大屏幕上,这样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为什么我的孩子没上光荣榜,这比家长会变成告状会效果要好得多。对待家长要做到 “微笑、让座、倒茶。”这样家长也会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不能老向家长告状,有时可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二、真才实学,塑造完善的人格魅力

高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这些鲜活故事都发生在她所带的班级里。我佩服高老师具备的丰富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从高老师的讲座中,首先令我记忆深刻的词是“激励和表扬”。她讲

到,激励和表扬要及时,要给足学生的面子。高金英老师就把班主任老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拿来谈:做班主任的愁什么呀?比如遇到卫生差的班级,班主任也是很无奈,嘴皮子都磨破了,就是不见效果,愁啊。其实还是工作没得法。接着高老师就谈到她的一个法宝:多夸,少批评。说是有一天,高老师发现教室门上有灰,怎么办?最要紧的是以后没有灰,如果直接找卫生委员批一顿,双方关系容易僵,而且效果可能不佳。高老师的做法: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卫生委员工作做得多么好,什么时候看门框一点儿灰也没有。瞧吧,下课,卫生委员保证拿着抹布擦门去了。这就是表扬的艺术。

高老师还讲了一个笑话:李鸿章家的厨师做的烤鸭非常好,但是就是没人夸。心里很是郁闷。一天,家里招待外国客人,端上一只烤鸭,就有一只腿,李鸿章送走客人后就找厨师,厨师于是就领着李鸿章去看鸭子,当时鸭子正在睡觉,厨师说:“你看,是不是一条腿?”李鸿章就击掌,鸭子就醒了,李鸿章说:“你看,不是两条腿吗?”厨师说:“你鼓掌鸭子才两条腿呢!” 高老师说:一个老师要储备多个笑话,课堂上一个笑话往往就能解决一个问题,高金英老师经常采用身边的一些笑话进行教学,在紧张的课堂教学中缓解课堂气氛,让学生受到教育。

在整个报告的过程中,高老师用一个个幽默的小故事、小笑话、幽默短信,引发了场下听众一次次愉快的笑声和热情的掌声。高老师很是富有幽默感,但像她讲的一些短信小故事,我们也听过讲过,在自己听后、笑后抛到九霄云外,但从来没有像高老师这样将他们恰当

的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教育孩子身上,错失了较好的教育资源。不仅如此,高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还对现在流行的手机短信能随手拈来用到教育工作中,让课堂充满了灵气。充满了日常教学状态下的智慧和处理艺术。

听高老师的讲座对我而言是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幽默的语言,奇趣的笑话,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典型而富有深意的班级管理案例感染了我,同时,我也感到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真的是很不容易,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我们还需要时刻充实自己的知识,并且进行融会贯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怎样使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真正起到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每个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都在努力地实践着。

班级管理和班主任的心态——北京学习体会 任长伟

本次外出学习收获极多,直到现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天溜号的时候,在脑海里萦绕的依然是在北京学习的场景:课上我们因感动而集体流泪、因产生共鸣而集体鼓掌、因产生分歧而课下讨论。十多天里,我们没有一人迟到早退、没有一人手机响起、我们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但每个人都用掉了好几根油笔芯,我们每个人都写回了好几本笔记,这是我最大的财富。

本次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行政官员,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定华司长,二是各大中小学著名校长,像史家小学校长卓立,三是战斗在一线的全国著名的优秀教师、班主任,像丁榕、高

金英、赵谦祥等,他们都在自己的讲座中或多或少谈到了班主任的一些工作,下面我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的心态谈一下本次学习体会。

一、感悟班级管理

经过学习我体会到班级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班规管理、目标管理和文化管理。

1、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但它是最低级的。(班规管理) 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但老师们发现没有,班主任总强调班规,天天说、堂堂讲,有没有什么不对劲?不可以迟到、不可以旷课、不可以打架??这些强调的是最“底线”,也就是说班规给出的是“底线”,易导致学生向“底线”看齐,拿底线衡量自己,淡化了更高追求。这样的班级班主任会很累,天天充当消防员的作用。因此,班级管理要在班规的基础上要有目标激励。

2、班级管理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习有动力、有目标。(目标管理) 在班规的基础上,要让班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都有自己的理想。要让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幻想到、体会到一旦他的目标实现他是多么的风光荣耀,从而为此去努力。这个理想这个目标是他发自内心定的啊,为此他就要打算这么这么去做,那么那么去努力,对自己

的要求一定会比班规标准高,为了实现理想他会迟到、旷课、不学习吗?不再用班规的内容衡量自己,而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都为理想去奋斗,这样的班级带起来就容易很多,班主任充当消防员的次数会大大减少。但是,这样的班级只能称得上是“好班级”,这样的班主任我们叫他“好班主任”,不能称他为名牌班级、名牌班主任。因为这样的班级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没有形成班级的魂!

3、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陶冶 班级的文化不像班规和目标一下子就可以订立出来,而是慢慢的逐渐的形成,一旦形成又很难改变,因为他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得起作用,像春雨润物无声,但当遇到困难、挫折、逆境时,他给班级给每一个同学以无穷的力量,他是一种合力,是班级的魂,班主任要积极营造这种文化氛围。例如:有这样一个班级叫“菊花班”形成了品菊文化,他们学习菊花的高尚品质,我相信高中三年菊花的品质已经沁入到他们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一定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史家小学的班级形成了《弟子规》文化,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去追求美,像“至乐无如读书”这样孩子们就自发的逐渐的去做小绅士和小淑女。还有《跪地讲题》如果班级没有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没有一种魂,会有这种境界吗? 班规的管理是低级的,目标管理是各自为战的,只有文化陶冶、文化管理是一种合力一种持久力!

文化的力量:

学生说:“班级,我的日思夜想”

文化是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文化是清风,荡涤学生的心灵。文化是粘合剂,让学生靠得更紧。

让学生在这文化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

体会二、班主任的阳光心态 什么是阳光心态:懂快乐、懂幸福、有点阿Q精神。

1、班主任要用阳光心态对学生、对工作。当班主任不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大发雷霆,气大伤身啊,对身体不好。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是这样,孩子哪有不犯错的,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要放纵他们的错误,纵容他们的错误,那么学生犯错了怎么办呢?既不能发火又不能纵容?我在丁榕老师那里学到一个方法《找到学生犯错的合理性》学生犯错既有他的合理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找的合理性尤为重要,他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和枢纽,是学生认清自己错误的关键。凡是学生犯错都有他和理性的一面,包括恶性事件。丁老师举例一个例子《早自习的歌声》???唱歌不是学生的错,歌声应该属于学生,错误在于它影响到了别人??而且我感觉

丁榕老师把这一方法用到了极致,学生的缺点都能变成优点,事例《小偷》、《难交往》,这个方法还有一个优点是不跟学生生气,不伤害自己的身体,让学生认清了自己的错误,挨罚很情愿,在和谐中处理处理学生的错误,这也是咱们朱主任所采用的“有效的沟通加大棒政策”。 2、要用阳光心态面对压力。老师的压力不光是来自学生,而是来自各方面,特别是咱高中老师:高考的压力、学业水平测试的压力、课改的压力、职称的压力、各方面检查的压力??这还不算家庭的压力。面对这么多的压力想快乐起来、幸福起来却是太难了,但是,还是要快乐要阳光。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按资料统计:人类疾病的50%~80%是由于精神失调引起的。有报道说:“目前我国每小时300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它的主要诱因情绪失控。据统计显示,癌症病人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不快乐容易得病,甚至致命!说你一到单位就跟领导生气、跟同事生气,还让学生惹了一肚子气;一到家里看着不顺眼看那不顺眼,看老婆孩子都不顺眼,你说你会快乐吗,能不得病吗,结果会好吗?听课时高金英老师讲了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天天跟媳妇生闷气,结果气死了,这其实不是真正的结果,结果是:你死了以后,有人住你的房,花你的钱,睡你的老婆,打你的娃。那么,面对这么多的压力,如何才能有一个阳光心态呢?

我们来看一个寓言:《长老的遗言》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决定

改变世界。当我年长一些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志向过于宏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国家。等到更年老的时候,我又发现这个目标也太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城市。后来我发现连这个也办不到的时候,我决定改变我的家人。现在,在生命的晚年,我才了解到应该先改变自己,如果,我从自己开始,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人,我的城市,甚至我的国家,谁知道,说不定我可以改变世界。

保证阳光心态方法:1)、量力而行,自我期待值适当,要摆脱心理危机,培养快乐的心态,就应该树立适当的人生奋斗目标,说你非要只一志气,让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考上清华北大,否则我就吃不香睡不着,那现实吗?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我们要有这样的想法:尽人事,顺天意;改变能改变的,适应改变不了的;享受生活,活在当下;把每一天都当作节日,过好每一天;要把快乐的钥匙握在自己手里,而不能指望别人送你快乐;睁开眼,我还活着,我就要感恩一切。

(2)掌握正确释放压力的方法:一吐为快;开怀大笑;听听音乐;阅读书报;重新评价;与人为善;不要挑剔;留有余地;免当超人;放慢节奏;学会躲避;做些让步;遇事沉着;逐一解决;熄灭怒火;做点好事;眺望远方;外出旅游; 换个环境;放声大哭。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事业,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工作一生,修养一生,实干一生,创造一生。

只有教师工作快乐,才能带给学生生活的快乐;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

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感悟 朱忠德

在北京学习12天可以说感悟颇多,既佩服专家、教师深厚理论功底,远见卓识的观点,豁达的胸怀,先进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的态度,又感慨老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对学生那种深厚的爱,在他们身上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成功教师的幸福;结合本职工作今天我对学习“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几点感悟,给大家汇报,让我们共同交流提高。

一、师德自我完善

师德基本内涵:是一个教师人格、能力、价值观三大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通常情况下表现为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四个方面。

一个核心:服务集中表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包括: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能力是基础:现在师德必须具备创造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

概念的学习能力;兼收世界文化精华,继承民族文化

传统传承能力;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的创新能力。

人格是动力: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崇高的教师品质是师德的灵魂。现代师德必须强调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

现代人的基本人格:(1)具有主体意识,不依附于他人或单位。

(2)崇尚民主法制,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3)重视精神生活,自觉追求美。(4)思维发散。具有创新精神。(5)能自省,勇于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超越。(6)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具有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7)眼界开阔,心灵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断补充新知识。(8)崇尚科学,实事求是不迷信书本,慑服权威。

(9)具有道德约束力,富于爱。(10)具有环境生态意识,能造福后人。(11)讲求效率,重视技能,具有敬业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12)重视生命价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平衡心态,心态决定一切。

价值观是方向:师德在促进教师主体内在知,情,信,德,行诸因素协同发展,扬弃旧传统,在弘扬新道德的过程中,其必备的价值取向不能丧失,如科学精神,人文意识,奉献品质,创新观念。

良好的师德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业”:即具有敬业意识,

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我们称其为“师魂”。“师能”: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刻苦专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研科学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师风”: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二、时代变迁,青少年发展面临新挑战 1、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意识形态冲突长期存在——选择;(教会学生独立的理性选择人生观、价值观) 2、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价值——构建精神家园;(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精神家园) 3、信息传播方式走向大众化、草根化——自律(教会学生筛选辨别信息)

4、权威社会逐渐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新格局——公民素养;

三、青少年发展呈现新特点 1、发展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繁、深入,思想观念及行为上受社会变迁动荡的影响直接而尖锐;2、思想活跃,价值多元,主动认知,反感束缚,崇尚自我,追求个性,但实际能力相对不足;3、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但是单一,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支撑的扎实动力,心理较为脆弱;4、处于寄托家庭、社会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生存压力大;

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多,成效差 1、目标内容脱离青少

年实际——目标高深、内容抽象、标准单一、与人格塑造的分离;2、德育过程形式脱离青少年主体性——以青少年为客体 ;方向、内容、目标不从青少年出发;忽视互动;青少年的低参与、甚至不参与;3、德育结果上道德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价值虚化、行为社会化、道德能力的多重挑战;

五、教育持续变革,直接影响德育成效性

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命——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到使人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特征——从集体化、标准化到个别化、个体化教育

组织——从以课堂学科为基本体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

教育公平——从一般性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到机会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

途径——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到强调实践性过程、创造性过程(广泛的社会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

六、新课改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与创新

1、明确德育工具价值,从改变态度开始

尊重主体——把青少年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纳——区分接纳与赞赏的不同,拒绝判断,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青少年儿童;

自决——自我决定,尊重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但必须适时引导。

个别化——把每一个青少年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一致性——对事业负责与对青少年个体负责的一致性;

2、根本上服务青少年科学发展 首先,辅导青少年确立基本价值——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其次,帮助青少年构建人生支撑:物质支撑——学习能力、职业能力;自我精神支撑——坚定信仰、完善人格;社会支撑——遵守制度与规则、学会沟通与合作

七、转变观念开拓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实效性

(一)、观念的更新,以人为本 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

规律 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设计我的育人蓝图,变被动为主动。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变“要他做”为“他要做”。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变“劣势”为“优势”。4、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

(二)改进方法——按需施教 从了解学生的需要入手:合理的需要给于满足;过分的需要给于引导;错误的需要给于纠正;变“不许”为“许” 。

(三)拓宽途径——心理教育为突破口 1、分清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属于人生观偏差的问题,需要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提高个人与集体与社会归属感和自豪感为目标,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心里问题:人格不够完善,关注维持个人心里平衡,满足个人合理的合理的需求,以提高个人价值感和和成就感为目标。人格的自我完善。 学校德育如一只大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正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必须同时煽动,这只“大鹏”才会腾空万里,展翅翱翔,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丁蓉) 2、学习一点心理咨询技巧,十个是与十个不是:不是说教是聆听,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训斥是接纳,不是控制是参与,不是解决问题,不是遏制是疏导,是协助成长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不是造作是真诚,在体验、感悟、参与中自助、自悟。

(四)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网络、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总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的深入;给我们教师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迅速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工作,决定了我们德育工作的成败;有人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成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育不好成脆品。可见我们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拓宽德育途径,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形成自己独特教育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