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诗人——对音乐感悟

写给诗人

写给诗人对音乐感悟

阿文 2015-03-25 20:31:01

有位自由诗人,他叫许巍;

有位孤独诗人,他叫朴树;

有位理想诗人,他叫李健,

有位摇滚诗人,他叫郑钧。

以上,来自网易云音乐下面的评价。

(一)

第一次认真的听许巍应该是我大学的时候,我说认真的听,那个时候我觉得终于从高中出来,似乎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般,(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放荡不羁。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曾近的你》

那个时候我的心中存着许多向往,对自由的向往,对远方的向往,对未来的向往。许巍就像苏东坡一般,“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任性。

当然,很不幸的是,所有的这些向往自由的雄心总免不了来自现实的羁绊,因为现实早就给你已经奠定了一个基调,“曾梦想”现在想想,确实是曾经的梦想了。

不过当你现在听着《蓝莲花》的时候,眼前是否出现的了远方的天山雪莲,那记忆深处的《蓝莲花》是否依然盛开着希望呢?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二)

朴树从来就不是一个很火的人,低调永远是他的主旋律。

朴树再一次站到公众面前,是因为《平凡之路》的主题曲,在去年李志的跨年演唱会上,朴树的牛仔裤外套着一条白色的流苏裙子,一双白色匡威高帮,有胡茬脸 上是沧桑和深沉,很文雅,话筒架螺丝松了上紧了又松了他笑了笑,笑的很好看,末尾李志和他来了个申请的

拥抱,这一刻似乎要永恒。

我记得他好多年都是这种样子,唱歌时不爱走动,有时会闭着眼,感觉还是挺紧张的样子,这么多年了像都没变,而他的风格一直都很安静,但这种安静中总透着 一种穿透力,穿透时光,穿透记忆,记忆仿佛走过了十年,十五年,从《那些花儿》到《平凡之路》,从《白桦林》到《送别》,歌不多,但首首是精品。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三)

理想诗人,李健。李健现在在“我是歌手”的 舞台上可算是大放异彩,从踢馆成功到晋级总决赛,他似乎并没有经历太多波折。他符合一个男神所有标准,歌好听,学历高,颜值爆表(刚才我们经理说超喜欢 他,嗯,经理是个美女),连孙楠在主持的时候也调侃,自从李健上了《我是歌手》清华男在相亲市场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也是到后来我才知道李健原来是《水木年华》中的一员,《一生有你》《在他乡》便是他的手笔。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10年在王菲在春晚唱完《传奇》的时候,是他早在03年就唱过了,我对王菲的声音评价是“天籁之音”,而对他,我的感觉便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我醉了,陶醉。

他的理想我不知道,在李健做客音乐之声上,主持人问他,这么久没见怎么还这么年轻?

他只是淡淡的说:做音乐就不会老了。

为什么称他为理想诗人?

一次记者采访。

记者:那你觉得自己算梦想家吗?

李健:不是。

记者:为什么?

李健:因为我没有梦想,在我看来梦想太大了。要说目标我有,但也没有特别具体的目标。我是一个不太规划未来的人,读书的时候,幻想过当歌手是怎么样的生活——有过那么一念——但没把它当成一个终身奋斗的目标。一件事,我干不干得成都行,因为我不想什么

都是背水一战。但纵观音乐这条路,在没有成功之前,我知道我只有这条路。

(四)

摇滚诗人郑钧。

中国的摇滚音乐,唐朝,黑豹,零点,崔健,汪峰大概我回忆的就这几个了。而能把歌唱成诗的大概只有郑钧一个人了。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梁博唱响《私奔》的时候,我蓦地回忆起郑钧来,两种风格的私奔,梁博是理想美好青春地私奔,郑钧是无可奈何的私奔。开头青涩,副歌疯狂,是我们这一代应有的青春和热血。

在毕业前的一次去K歌,一个小伙伴唱《赤裸裸》,他竟然在那么多女生面前唱这个,这个我真学不来,因为这唱腔太特(sao)别(qi)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灰姑娘》的时代。

不过有时候我还是喜欢这种老男人的唱腔,像《长安长安》这种风格,沧桑,磁性。

生命没有了 灵魂他还在

灵魂渐远去 我歌声依然

一路西行一路唱

唱尽了心中的悲凉

我生来忧伤

但你让我坚强

长安 长安

(五)

当然,这还不全,现在中国有太多的诗人,比如前边提到的“野马”的宋冬野,马頔,张楚 ,郝云,李志,纣王,尧十三,大冰??我能举出一大串来,当然,还包括北京后海晚上在酒吧驻场的那些文艺青年。

现在听民谣,听诗一般的词,好像真的能听出点生活来。

而歌坛那些,新秀也罢,老手也好,便不在关心了。

只是有一个例外,便是周杰伦。

因为青春里他曾经过,便不能挥之即去。

今天只谈诗人,所有只说他的一首歌《流浪诗人》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里边唱的是什么,没想到是一股嘻哈风。幸好没唱成那种悲怆的风格,要不然肯定唱不出那种意境来,周董还是唱唱情歌比较合适,流浪诗人的头衔不符合你,颁给上面提到的一位——大冰,在我看来是比较合适的。

大冰,是真的流浪过的,也唱过几首流浪的歌《背包客》《如果我老了》,也出过一本书《乖摸摸头》符合所有文艺青年的理想生活。

偶像的作用是什么?

是对理想生活的剧透。

大冰,便成功编织了一些文艺青年的理想生活。

这个时代,诗人的确少了,前段时间出来的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国人亲切的称为“脑瘫诗人”,不事雕琢,想象丰富。前几天还来北大讲座了,我还报了名,只是没去而已。

最后,介绍这一位,自称写诗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的作家——冯唐,说他是作家实在是有点委屈他了,顶在他头上的头衔可太多了,简直是学霸中的战斗机(可自行百度),而他写的文章可谓风流,人称——流氓诗人。在这就不举栗子了。

还是举个栗子吧,不举怎么证明他是个诗人呢?

春水初成,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样的一句应该有个下联

秋叶渐黄,秋池渐涨,秋思一半,赋予卿。{此句献给女神}

·[影评]《海街日记》:春去冬来,温婉依旧

 

第二篇:音乐感悟

感悟音乐

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一样来 进行教学,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上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 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 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成为其主要内容,感悟音乐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

一般认为,认知性的教学其教育范畴主要针对的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它在认识论上的特点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从概念中理解现象;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其在德育、智 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性训练主要针对人的某种操作技能的形成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在教育上的特 点,是在认知原理的基础上,以模仿为途径,以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表现能力或操作能力为终极目的。这种教育 主要在职业教育和行为能力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而小学音乐教育就其自身规律来看,把教学追求的重点放在了 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术的训练都是不适宜的。这种追求,说明了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还没有找到适合自 身规律的方式方法,仍然是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模仿。

从小学音乐教育目的来看,该课程的开设决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专家,而是为了让学生,使未来的公 民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建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设 置的。因此,音乐既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智育的客体,也不是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手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而 是让受教育者获得音乐素质和得到音乐审美陶冶的“美育”范畴。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是有着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 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悟性内容。从 教材的四部分内容来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 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 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

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 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助性教学 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 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 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 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 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 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 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 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 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 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 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在这里,逻辑抽象思维对形象思维和情感 活动起支持作用,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 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 某个音乐概念,或是从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 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 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 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

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 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 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并非小学音乐教学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中都是会运用到 ,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而更多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 的感悟音乐服务的,本末不能倒置。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作为课外活动,广泛 适度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技能训练是可取的,但课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训练的范围、内容、程度 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重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等素 质的发展和提高,的确是一个难以考测的能力素质,目前,教育界还没有一个认可的评估标准和考测办法。如 果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教学成果难以显现,更不易被人们认可。这样,实施这种 能力素质教育就缺乏动力和大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诸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及音乐教育特 点的科学认识,教学引导上,特别是教学评估上死搬硬套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估方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 学习总是以音乐知识掌握的量,识谱、歌唱等技能的提高程度等内容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被弱化了,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被忽视了。

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倾向必须予以纠正。第一,教师要深刻正确地领会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和任务 的要求,使教学能够围绕实现这个总目标总任务而进行。第二,真正实施音乐的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 ,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第三,由于音乐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形象思维 能力、情感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音乐的感悟,重视开启学生的心理动力,诱导学生的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第四,教育管理者要正确引导音乐 教学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发展提高情况,纳入到教学评估和学生学 习成绩的评定中去,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教学活动。

总之,教学中追求对音乐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为核心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教学活动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 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感悟音乐——小学音乐教学的首要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