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感言

经典诵读 浸润心灵

涧西区东方一小 王晓曼

早晨,沐浴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教室,耳畔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那流淌的语言似洄洄清泉,浸润心田。

中午,迎着炎炎的烈日,孩子们昂首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嘴里念念的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清新、宁静、淡远的纯美诗境如在眼前。 夜阑人静,捧起书来,轻吟着“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的柔美语句,甜甜地进入梦乡,那梦啊,是又香,又甜。 经典诵读陪伴着孩子们度过每一天,浸润着他们的心灵,促进着他们的成长。

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哲理、事理、情理于一炉,文约而义丰,虑大而思精。诵读经典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孩子们的说写能力明显得到提升,能够恰当得体地引用诵读的经典名言警句,达到“口吐莲花,笔下生花”的境界,切实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诵读经典,对孩子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时至今日仍旧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脍炙人口的《弟子规》更是一部规范青少年和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典范书籍,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价

值。诵读经典,熏陶涵咏,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特别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的确,让孩子们诵读经典诗文,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诵读经典,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他们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对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孔子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但学业难以精进,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互相学习虚心请教,以利于自己的发展,这些无疑都对孩子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勇气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敢于进取、抗争的民族。在进取、奋斗中体现其人生的壮美情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这对塑造学生人格、树立人生楷模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假如说孩子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阳光、和风和细雨。只要我们引领孩子们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他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 开得更艳,更持久。 让孩子们继续诵读经典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浸润他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他们心中的土地,提升他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第二篇:经典诵读感悟

经典诵读感悟

读了《三字经》和《弟子规》感触颇深。这两部书都教人如何做人和做人的道理。

我对《三字经》的感触最深。虽然这两本书都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三字经》谈的范围更广,更深。在这本书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讲的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它一开始就从小孩刚出生谈起,从生命的开始说起,表达的意思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顺着往下说,连续谈及了教育、礼仪、节气、食物、情绪、辈分、历史和学习的方法、故事。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谈及了教育,意思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谈及了礼仪,意思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他告诉我们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还有“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这谈及了节气,意思是春、夏、秋、东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告诉了我们四季的运转不穷,告诉了我们真理。“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孙。乃九族,人之伦。”这讲的是辈

分,意思是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三字经》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语句,讲述着人世间的真理,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股生活味儿。它不像其他的书,对准了一个使命的钻,而是对各个方面都有些描写,运用了简洁的文字,没有任何修辞。

《三字经》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学习,珍惜身边的时光,好好利用他们,同时,德也是重要的,在学习之前,先要把德修好,注意身边的礼仪,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要在失去了以后再后悔,那就晚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