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爱情

感悟爱情

引子

《铁达尼》14年后的重新返航,你愿不愿意重温旧梦?当Jack在甲板上第一眼看到Rose的时候,那目不转睛的神情,你会不会明白?14年后对"you jump,I jump"重新解读,你会不会更理解这句承诺?当Rose从救生艇上纵身一跃,奔跑到Jack怀里,那种死也要在一起的奋不顾身有没有激荡你的内心?

《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默默又温存地爱着静秋,他说着“我不会对你出尔反尔”的时候,你会不会为这样的男人感动?他心疼静秋脚上的伤口,为了说服她去医院包扎而故意割伤自己;他送静秋回家,只能俩俩相望于河对岸,依依不舍默默流泪。你会不会为故事的凄美遗憾而动容?

《爱有来生》里阿九与阿明因为世仇而无法相守,当寄托来生时,却因阴阳两世相隔又一次含恨。当阿明终于等到转世的阿九--小玉,看到她的幸福,50年的等待换来一份醒悟: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吗?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已经不重要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为何物?

爱情有一种美,吸引世人对之向往,但若问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情是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它包含了性爱的生物学因素、情绪和情感体验、主体意识参与的行为控制以及特定社会属性下道德规范的制约。爱情使人产生了对美的憧憬,对幸福的期许,对永恒相守的向往。

情人眼里出西施

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雌性激素和睾丸激素在我们身体里开始发挥作用,使我们产生渴望体验爱情的欲望,正是这种生理成熟的基础推动我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寻找符合择偶标准的“另一半”。这个“另一半”可能拥有与我们的父亲(或母亲)相似的体貌特征或个性特征,也可能拥有与我们自身有相似的体貌特征或个性特征。因此我们会对这个“另一半”有特殊的好感,想接近他(她)、认识他(她)、了解他(她),同时也希望对方能注意到自己。这也是爱情产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初的阶段,可能此时你并不能将这种特殊的感觉划分到“爱情”中,因为此时的好感只是一种情感基础,要经过以后的阶段才能确定它最终“成长”为何种情感。

只愿君心似我心

当你在气质和外貌上选择一些伴侣后,会开始关注他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好感,同时试探对方是否也同样对自己有好感,这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如果对方没有关注到你,你会试着展示自己,让对方发现自己,如果对方对你也同样关注,这时你们可能会互相分享快乐分担不开心甚至相互倾吐私密的信息,在这个阶段有一种互相展示的原始动力,有一种彼此探索的小心翼翼。当双方都有好感并想走得更近时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爱之热恋——在热恋阶段中恋爱双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对所有与恋爱有关的事物都有种美好的向往。在这一阶段会有强烈的思念情绪,思念催化了美化对方的过程,又因为这种美化而升华了对方在我们情感中的位置。爱情和思念之间有一种相互的作用,如果我们花好

多时间想念对方,我们会感觉更爱对方。在这一阶段,爱情的作用也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变化,恋爱双方对爱情的表达不仅限于语言和眼神的交流,转而倾向于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如拥抱、拉手、接吻等等。此时的恋人们希望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一旦分离便起相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经过悸动的心情,疯狂的思念,我们逐渐进入爱之依恋阶段,恋人双方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对方的陪护和存在,一旦离开一阵子就会觉得不顺心或是有一种心不安的感觉。这一阶段相对热恋少了些狂热化表现,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依赖与牵挂。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过了狂热相思带来的美化,恋人们慢慢冷静下来,也逐渐看到了对方的不足甚至“斑斑劣迹”,相爱的双方回到现实,恋人们甚至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另外一个让我们重温激情的人,此时的恋人正面临一种选择:包容对方或者放弃对方而重新选择。真正的爱会上升到一个层次:以对方的真正快乐为快乐。此时的恋人双方会因为考虑对方的本质特点,而选择让现实造就属于对方的本色,顺应对方的发展,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迫使对方为自己改变。并在对方人格完善和内心成熟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陪伴,与此同时也达到自我人格和内心的提升。

爱情与喜欢、友情的区别:

爱情与喜欢

①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喜欢不像爱情那样狂热、激烈、迫切,始终比较平稳、宁静、客观。

②爱情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喜欢却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

③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

④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喜欢则不具有。

⑤爱是很伟大的平凡:爱情就是当你知道了他并不是你所崇拜的人,而且明白他(她)存在着种种缺点,却仍然选择了他,并不因为他(她)的缺点而抛弃他(她)的全部,否定他(她)的全部。

⑥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是浅浅的爱。

爱情与友谊

友谊的最显著特点是不排斥他人,可以是三五人或更多的人形成的朋友关系。这种友谊可以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久的。友谊结束不对彼此造成心理伤害,因为友谊是多元化的。比如:中学时代结束了,中学同学间的友谊可以结束,也可以持续。不少同学又会有大学时代情谊更深的朋友。

爱情则不同,它包含了两性之间的体貌上互相吸引,在精神上产生的共鸣,在文化层次、教养水平、人生目标、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深层次的爱情中包含了友情中的信任与理解,志趣相同,有一种爱情是以友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友情都能发展成爱情。爱情更具有唯一性,而友情是可以在同一时间给不同人的,当你无法判断你到底爱哪一个时,其实你是谁也不爱的。

爱情应该摆在什么位置?

虽然爱情的美丽使得人人为之向往,但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能作为人生的支柱。你

的理想、抱负,对人生的信念才是你生活的支撑点。爱情会为你的人生增加华丽的色彩,但你人生的光华不完全取决于这一抹色彩。因此正确地看待爱情是非常必要的。

当爱情来临,要勇敢抓住机遇,他(她)可能会是你一生的珍爱;

当爱情不再,要真心祝福那个曾经爱过的他(她),感谢他(她)曾经爱过我们;

如果爱情还没有来,请不要感叹因为缺少爱情而生活暗淡,抓住时光认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会回馈给你最渴望的作为回报。

 

第二篇:佛经里感悟爱情

佛经里感悟爱情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说是息息相关的。感情虽然带给人很多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相爱的人,感情浓烈,如胶似漆分不开,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也有人以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为爱所苦,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断,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虽然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

遇上触礁的爱情

然而,男女间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

假如有一天,你的女朋友或是男朋友突然跟你说:“对不起!我已经遇到更适合的人,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你会不会觉得晴天霹雳?觉得自己被背叛、被抛弃了?

曾有位年轻男子,因为感情触礁,非常痛苦,他说:“如果是我要离开她,可能就不会这么苦,偏偏是她要离开我,而我不想离开她,所以我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

失恋的人,常常悲观地觉得生不如死:“连我最爱的人都不要我了,我还活下去做什么?”有时候甚至还会骂说:“哼!你不要我,我本来就不想要你了。”或是“真是有眼无珠。”有时候在报上可以看到,有人为情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为情杀人,抱着“你让我这样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天下人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对方杀了,甚至有的在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爱情是双向的,既然如此,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舍,应该知趣地离开,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让自己陷入困境。话虽这么说,毕竟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一般的人,仍常常为情所苦,可见得要放下感情,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以因缘化解爱恨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对方已经明白拒绝你的感情,自己却还想尽办法,想把对方追回来,就好像赌输的人一样,心中不服气,老是想翻本,钱输光了就想办法再借,也因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既然知道无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应该赶快撤退,就算是以此为戒,至少学到经验,也就够了,这样就是对自己慈悲。慈悲不仅是照顾别人,事实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我曾经见过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遗弃时,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归于尽,后来,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结新欢,铁定不可能再回头来爱她,于是便说她已经想通了,既然因缘如此,为了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辈子了。

当爱情受到挫折时,应试着化解自己心中的愤怒、不平。像这个女孩所体会到的“因缘”,即是“空”的观念,是最能够助人摆脱痛苦的。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以尊重的心态经营爱情

曾有位太太向我诉苦:“爱情应该是牺牲自己,奉献他人。我丈夫虽然口里说爱我,却从不

奉献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献给他。我想,既然他不爱我,那我也不要爱他了。”为什么奉献爱情,却还有要求回报的附加条件呢?

照道理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无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爱情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关,因此,要求情人对你做到全心的奉献,恐怕是很困难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爱情,却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对方“真心”的对待和付出,可是,这种心是“真心”吗?《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种种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说,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烦恼心”。

古人说“相敬如宾”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能够维系长久爱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误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断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不妨以尊重的心态,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去面对、解决,心中的纠结,其实在当下都能即得化解。 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贡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怀、照顾、包容,不去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相互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