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作文教学设计——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2009-10-14 21:04:47)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随谈

作文

审题

构思

指导

杂谈

设计理念

话题作文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广阔的写作范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张扬个性、抒发情感,它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很好的体现。但是觉得学生的话题作文难以把握一个度,存在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选材视野不开阔;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的现象。为了指导学生写出新颖、深刻、感人的话题作文,针对目前初中学生的状况,围绕“快乐”这个话题,通过教学生“审题——立意——构思——作文”几个步骤的引导学习,启示学生创新的意义价值,开发学生潜藏的意识本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心智技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文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的

1、学会多侧面、多角度审题和立意的方法。

2、学习恰当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

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快乐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我快乐”;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我快乐”;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我快乐”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

到“有书真好—我快乐”;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我快乐”??“快乐”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快乐”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二、教学生审题

1、过渡:快乐,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只要抓住“快乐”这个话题,去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便能扣题。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具备正确的、高品位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写无聊、庸俗、低级趣味的快乐;其次,要有具体的、切实的事例作支撑,不能流于空洞。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一些事、哪一些经历是自己感到最快乐的?由自己的快乐,还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哪些快乐?

2、归纳:

别人(动植物)的快乐

感官的快乐

自己的快乐(联想) 心灵的愉悦

个人情趣的快乐

与自己有关的国家前途命运的快乐

3、启发:能否将以上的快乐具体化呢?

4、归纳:别人(动植物)的快乐——爸妈的快乐,小狗的快乐

感官的快乐——视觉、听觉、触觉等的享受

心灵的愉悦——拼搏之后走上了领奖台,为人奉献所感受到的坦然; 个人情趣的快乐——瞒着爸妈上网玩了一次游戏,和同学踢了一次足球

与自己有关的国家前途命运的快乐——为申奥成功而快乐,为“嫦娥”一号升空而快乐。

5、小结:有的同学面对话题似乎无法找到切入口,感到没“快乐”可说,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只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层面来认识自己的快乐。如果用借助联想和想象,展开发散思维,多角度来全面地认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觉得天下无处不快乐。

三、教学生立意

1、过渡:要想写出耳目一新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思考,立意创新也很重要,那么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板书 :

正确,有积极意义

立意的要求 新颖,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深刻,挖掘生活底蕴要深

2、过渡:用什么方法让立意创新达到以上要求呢?“条条道路通罗马”,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展开发散思维,抄一条美丽的小路,去找寻立意上独好的风景。请同学们“快乐”为话题,从不同角度立意创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3、小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显然,多角度立意是使话题作文的立意达到较高要求的途径之一。刚才同学们围绕“快乐”这个话题,根据题目的提示,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有的“快乐”是浅层次的,亲切而充满了情趣,如瞒着爸妈玩了一次游戏;有的“快乐”是理性的深刻的,如拼搏之后的成功,为人正直所感受到的坦然;有的“快乐”的内涵不但深刻而且有时代感。如所有中国人为“神五”成功而快乐,为刘翔破记录而快乐,为“嫦娥”升空而快乐。多角度立意需要进行发散思维,既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想开去,寻找新的视角,更可以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展开广泛的联想,使自己的立意高人一筹、别开生面。

板书:

多角度

个人——浅层次

社会——理性深刻

发散思维

生活——家庭、学校、社会

阅读——古今中外

4、过渡:一篇作文由于时间、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所想到的都写出来,所以我们对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怎样才能使你的文章立意新颖、深刻呢?下面学习立意的方法。

板书:

化大为小。

立意的方法 逆向思维,

有时代感

5、提示:“快乐”话题比较大,比较抽象,立意时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利用添加成分的方法,对话题加以限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从一个小的、具体的角度谈论话题,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材料去写 “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添加成分,化抽象为具体。请给“快乐”加成分,学习“化大为小”的立意方法。

学生:“爸妈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

“赶马车老人的快乐”

“小狗猫和小猫的快乐生活”,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拼搏我快乐”。

??

6、启发:人们通常认为“近墨者黑”,但如果换个角度,逆向思考,“近墨者不黑”,立意为“出於泥而不染”。这样立意就更新颖深刻了。我们一般习惯于顺向立意,趋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但有时用求异思维逆向立意,反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请你根据“快乐”话题,用求异思维逆向立意。

学生:进取(拼搏)是快乐的,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知不足而常乐 ??

7、进一步引导:你能根据下面的材料试试用求异思维逆向立意吗?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者写道:“如果我可以从头再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善。活着是快乐的,工作着是快乐的,必要时,犯错误也是一种快乐。”

学生:摔跤也快乐——→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走弯路更快乐——→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8、教师诠释:“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有了这样的立意,就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错误”是你成长过程的趣事,为促进你成长起了作用;有哪些“错误”的认识,使你在人生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付出了代价。把这些切身的体验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既是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成长过程进行思考,也可以给别人一些启迪。

9、过渡:话题作文的立意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除了要健康、积极向上,还要有时代气息。关注社会,联系现实,体现时代精神风貌也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立意创新要有时代感。

留守孩子是当今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把关注的视角投向了被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亲情领域----孩子需要的快乐,就很有时代感。你的立意能向时代感这方面考虑吗?

学生:

(1) 帮助留守孩子是快乐的,因为你在奉献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 合作是快乐的,因为和别人的沟通交流中共同创造着价值。(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3)学习是快乐的,因为知识的养分净化了你的心灵。

(4)成长是快乐的,因为你一步步在走向成熟

(5)正直是快乐的,因为能挺直腰杆坦然地做人做事。

(6)传递爱是快乐的,爱就好像玩回力球,抛出去,又会弹回来,全世界的人都感染了爱和快乐的气息,包括你自己。

??

10、小结:当我们拿到一个话题时,不妨把它放到现实社会中去加以考察,看看话题有些什么让人深思的东西。立意的时候一般来说,要与现阶段倡导的“明礼

诚信、团结友善、自尊自强、敬业奉献”等社会公德相一致;要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精神相一致;要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新理念相一致??显示时代气息,反映社会热点。

过渡:学会了审题,立意,下面就学习怎样用卡片形式构思。

四、教学生构思,学生作文。

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五、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介绍了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主要进行了话题作文的立意训练,学会了几种提升立意的方法,用卡片形式构思作文。最后我用三个词来概括话题作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那就是宽想、精思、实写。

(1)宽想。拿到话题,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尽可能多地闪现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对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快乐”话题作文的指导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般的同学都学会了恰当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方式,从多侧面、多角度审题和立意的方法,以及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的方法。养成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动脑的良好习惯。在语言表达、取材构思、立意主旨等方面,都能做到新颖独特,给读者

以耳目一新的兴奋之感,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不够,这一点有待进一步反思和改进。

 

第二篇:感悟生活中的平常美阿

感悟生活中的平常美

设计理念:

尝试引领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去感悟生活中的平常美,并以作文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感悟到的美。同时,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从而更好地表现生活。

2、使学生了解简单的美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从而更好地表现生活。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对象:低年级

教学准备:一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一、激趣导入,引发讨论。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美”的问题,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眼中、心中有哪些“美”?”

2、组织交流。

3、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所发现的美。如人物品格美、自然景物美等等。

(点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谈的最多的可能是生活中那些呈现较为直接的、显性的、感染力强的美,比如某个伟人的品德美,名胜风景很美等等。学生对于这类美的原始储存较多,回答起来也可能较散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归纳、总结是必要的。)

4、教师再引:“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美的人,一下子就列举了那么多的美。由此可见,同学们不但是爱美之人,而且是善于发现美的人。老师总结一句: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有人物品格高尚的美,有自然风景壮观的美,也有自然风景婉约的美。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样一句话,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 多媒体出示:

美是难的。

——卢梭

5、学生读句,交流讨论。

(点评:“美是难的”是一个简单的美学命题,表明了“美”的基本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但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学生理解起来还是可能的,而且学生对于“美”的认识还会因此更深入一层。)

二、观察生活,感悟平常美。

1、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此组图片皆为生活中较易为学生发现的“美”。)比如:生活中的一些著名的人物 霍金 张莉莉等

2、教师引导:“我们刚才欣赏的这组图片,是刚上课的时候同学们所谈及的美,这种美具有强烈的外在表现和感染力,因此同学们很快发现了这种美。难道我们生活中仅仅只有这些美吗?”

3、学生思考、交流。

4、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说的,较上课前所发现的美范围上有了较大的拓展,发现了一些不易发现的美。这反映了同学们对于美的发掘能力的提高,也印证了卢梭的那句名言——美是难的。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常的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它。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图片。”

5、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感悟。

6、教师归纳:“我们刚才欣赏了一些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因为常见,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他们的美。今天,我们用心欣赏了一下,不知有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美?我们来谈谈。” (点评:同学们可能说不出这些图片到底有哪些美,美在哪里,但只要他们能够对这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一种片刻的无可言状的感悟,我们说,美已经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7、学生自由说说看完这些图片以后的感受。

8、你还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类似的情形,而你在这之前却熟视无睹呢?

9、学生交流、回答。

(点评:学生的回答可能有爸爸、***一声叮咛、同学的一句问候、同学弯腰拣起地上的一张废纸、窗外的几朵云彩等等。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的切实感受,这既是对生活的尊重,也是对“美”的尊重。)

10、教师小结:“确实如此,当我们怀着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去感悟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一定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平常美,就一定能够为这些美而感动,天天怀有快乐的心情。老师现在就感受到了这种美,感觉自己幸福极了——我站在讲台上,给你们上课,你们认真地听着,不美吗?同学们听我上课,沉醉其中,不美吗?也许,多少年以后,此情此景就成了我们最可珍贵的回忆。让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悟生活中那无处不在的平常美吧!”

三、教师总结。

四、抒发情感,即兴谈受到的启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