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

《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

—从《忏悔录》到《复活》 齐宏伟(南京师大)

Ⅰ处境篇

1. 心魔——《蝇王》

2. 诱惑——《白鲸》

3. 分裂——《化身博士》

4. 失落——《失乐园》

5. 空虚——《传道书》

6. 绝望——《变形记》

7. 荒凉——《荒原》

8. 疾病——《癌症楼》

9. 死亡——《伊凡·伊利奇之死》

10. 苦难——《约伯记》

Ⅱ求索篇

11. 追寻——《浮士德》

12.方向——《你往何处去》

13. 欲望——《安娜·卡列尼娜》

14. 务虚——《务虚笔记》

15. 证悟——《吉檀迦利》

16. 自省——《复活》

17. 延宕——《哈姆雷特》

18. 牺牲——《双城记》

19. 超越——《神曲》

20. 仰望——《天路历程》

Ⅲ信念篇

21.理想——《堂吉诃德》

22.智慧——《先知》

23.良心——《悲惨世界》

24.爱情——《雅歌》

25.诗意——《日内瓦医生》

26.忏悔——《忏悔录》

27.思想——《思想录》

28.恩典——《路加福音》

29.自由——《卡拉马佐夫兄弟》

30.永恒——《海的女儿》

 

第二篇:人生的信仰

人生的信仰什么是人生的信仰?简单地说,信仰就是你对自己生命的看法,就是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到底需要干什么?人有了信仰之后才能确知自己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信者,信奉;仰者,仰慕。信仰的中文意思是信心瞻仰之意,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即所谓“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信仰是由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伦理观所构筑的信念体系,是个人用以衡量利害关系和精神追求的最高准则,它虽然没有教会人们如何谋生、发展的具体实践技能和理性知识,但却奠定了人们一生的思想追求和理想境界,决定了是乐观、积极地从自然走向自由,还是悲观、消极地适应人生,导致了使人们产生快乐和痛苦以及是否获得幸福和德性的精神基础的差异。换言之,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也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西方学者对于信仰的定义往往从人性自身入手,如霍金认为肉体自我的存在使我们必须首先立足于人类生活的实在经验来认识一切,精神自我或心灵自我的存在则使我们有可能从人类生活的经验实在中进一步洞见到它所特有的“不朽意义”,也就是说,精神自我表现为无限的意义,而肉体自我则是有限的、暂时的,它只有现在而没有过去和未来,自我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作为意志主体的自我是一个行为系统,但自我的行为决不是行为主义者所断定的因果性反应,而是一种合目的性的意志行为,其行为的目的就是它所包含的人的信仰。信仰是人的一切道德价值行为最深刻的内在动机。“自我的确是一个行为系统,但它是从一种执着希望中突显出来的一个目的性行为系统。自我的核心是它的信仰。人们在经验中所发现的一切善都有信仰的色彩,而这种信仰反过来又成为一切行动的目标。意义或者说价值正是从这种单一的源泉中降临于具体行为之上的。”所以,在霍金看来,所谓信仰或者说希望就是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它是自我人格赖以独立存在并超越于万物之上的根本标志。“因为如果没有自我的希望,便不存在自我,也不存在自由的自我。”“只有当希望能够找到其可能的善——一种真正的信仰对象时,自由才能壮大。因此,自由的生活最终依赖于神秘崇拜的有效性。”显然,这种最终的价值来源于宗教的神圣信仰,“在人的改变中,社会意在使他文明化,宗教则意在拯救他。在这些

方面有一种看法,即认为社会的工作或多或少是表面的,而宗教的工作则较为彻底和全面。人使其心灵和习惯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并成为有教养的,而他使其灵魂服从于宗教信仰并使他成为神圣的。”换言之,心灵使人格高尚,社会使人格文明,宗教信仰则使人格神圣。当代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信仰,不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区别仅在于信仰对象的不同、目标的高低、离现实的远近而已;从狭义而言,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是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对问题的思索的积淀结果,它有崇高、明确的信念,并能自觉地将这一信念贯彻一生并获得永恒的意义。这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这是一种高于人的生活,这种生活超越人不是因为人本身,而是因为人内在的神圣法则。这种法则超越人的自然构成多么大,这种活动就超越其他的德性多么大。因此,如果说纯粹理性相对于人类本性来说是神圣的话,那么这种纯粹理性的生活相对于人的世俗生活就是神圣的。”对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当代中国学者也逐渐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正确的人生信仰绝对不能离开理性。即使是研究宗教的学者或神职人员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理性,如济群法师就认为:“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认为要进入佛境首先必须有信(信仰),但要从佛法中得到利益则必须依靠智慧(理性);只有对佛法起信仰,才会去认识和理解,才有能力去行持和实践;反过来,对佛法有了深刻理解和切身实践之后,才能使信仰得到进一步深化。印顺法师则将其概括为:“佛法依正见而建立正信。”即是如果没有正见(理性的理解)为基础,信仰就很可能落入迷信乃至邪信中。信仰的特征是精神层面的超越性,正如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一样,作为有理性的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外,他还追寻着一种更高的价值意义,甚至神圣性的东西,而信仰正好满足了人的这方面的需求。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的支柱,具有崇高的终极的神圣价值,体现了人生超越有限渴望无限的终极意义。在他看来,信仰是人生的信念、支柱、目标、准则、意志和创造力的最终来源。没有信仰的人,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希望、信念和目标,没有意志和创造力,生命对他们来说只是时间的流逝和谋求欲望需要的满足,是没有价值的。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比

较富足,但富足不能保证人生苦难的减少和挫折的不遭遇,更不能保证人生意义的充盈。现实世界的复杂和艰难以及人生理想的难以实现、真善美的难以追寻都使得人不能不到信仰中去寻找慰籍和寄托。由于人是有限的,因此人为设立的尺度及其运用也必然是不完善的,但是人又并不甘于此,总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准确无误地量度、评判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的价值何在、意义何在,为此,人类就有必要将目光投向神圣的价值尺度及其制定者,由此取得人生意义的客观的和超验的标准。对于向往无限永恒的有限人类来说,这种精神追求的无限和绝对使得信仰具有了绝对的价值,这种价值就在于人类超出自身的具体的道德生活而诉求的一种终极关怀。信仰的超越性决定了一个人的信仰对象越具体、越注重物质方面,他所背负的枷锁也就越沉重、越紧固。这是因为他将其自身命运同其所信仰的对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生死攸关的利害关系,从而导致其一生被其信仰的具体对象所操纵,甚至沦为自身欲望的工具。反过来,一个人的信仰对象越抽象、越注重精神方面,其所背负的枷锁也就越轻、越自由。这是由于其所关注的对象不是现实中具体的利弊得失,而是隐匿在现实背后的人生真理,对人生真理的探求赋予了他智慧与勇气,在领悟真理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