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的感悟

工作后的感悟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踏入社会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细心体会的。

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我,感触很多。总觉得自己的起点很低。有时候遇到事情总会着急,慌张。平常信心不足,总感觉自己做不好。大家说我很内向,其实只是自己有点自卑,不敢去表达。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吧。

回想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说,能珍惜现在的日子就好好珍惜。等工作了才真的领悟这句话。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做了第一天就想回到学校接着做学生。感觉学生时代真是最美好的时间,不需要去努力工作,不需要计较太多,只管把学习做好就行了。可是既然踏出来了就要继续走下去,因为这一天也终究要来到。

总之,通过参加工作后,自己确实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在工作期间,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

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这段时间,我看到了自己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对给自己点信心,多给自己点赞赏,多给自己鼓鼓劲。相信总会走出一条宽敞大道的。

 

第二篇:参加工作后的感悟

这篇文章是我出来工作三年后的心得,现在回忆当初我找工作时走的很多弯路,犯过的一些大忌,心有余悸,现在跟各位分享,希望给大家一些提醒。

距离毕业还有大半年的时候,我开始满怀信心地去找工作,很凄惨,毕业后工作得也比较凄惨,用悲剧二字来形容有点太温柔了。

真正步入正轨是在毕业一年以后,而毕业前半年和毕业后的一年是我最痛苦最难受的阶段。几乎每天都在抱怨为什么读个研究生出来一个月也就3、4千,为什么自己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为什么自己怀才不遇,对我期待很高的家人也对我非常失望,令我感到心如刀割。 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获得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校级优秀学生等证书几乎可以贴满半面墙的。按理说这样的学生找个好工作不成问题吧,可是我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身边那些在学校没我努力,各方面能力不如我的人却都发展得比我好。

就是在最痛苦的那个阶段,我开始思考很多自己过去从来没有真正想清楚的问题,之后的半年是我成长极快的半年。这半年我发现了自己一直在找工作和职场上所犯的“大忌”: 大忌一:不清楚工作内容就瞎投简历

我在一次回母校给学生们做一个讲座时,发现太多的学生根本不知道社会上那些职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我问一个大三的姑娘,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她很坚定的说:我以后要做人力资源,做HR。

于是我问她:为什么你要做这个工作?

她理直气壮的说:我看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我觉得杜拉拉能做的我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做的很好。

我直接当场崩溃,我想这她更想像徐静蕾老师那样穿的漂亮光鲜吧。

还有个学生说:我的志向是从事金融业。

我问:为什么?

他答:金融业年薪都是几十万。

我再问:你知道金融业是做什么的吗?

他说:进去了就知道了啊。

我汗流如柱……

不过我在嘲笑他们的同时,想起了当初找工作的自己。如出一辙。脑袋里突然冒出个什么职业,马上就觉得特别好,于是就要从事那个行业,误打误撞做数据分析员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因此,如果你现在要找工作,你一定要做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1、去百度一下,你要做的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看看这方面的书当然更好;

2、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个做此类工作的人来做个访谈,哪怕几分钟都好,问问他这行当怎样;

3、问一个你准备去应聘的公司的职员,(你只要想找,你一定找得到)问问这个公司如何?包括工作时间、公司环境、待遇等等。

当你把这一切都搞得清清楚楚的时候,你就像一个屋里囤了1000多包盐的主,绝对不慌不忙。

而不做这些工作的人往往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简单的说,两种:

第一,因为不知道这个工作到底要干嘛,因此应聘时答问题总是答不到点子上,于是就拜拜了;

第二,凭着一身本事冲了进去(我当时能做成数据分析员就靠的我三寸不烂之舌),入职后哭天喊地、痛不欲生,最后默然离去。

当然,你可能是第三种,进去发现什么都适合自己,那你赌赢了,可是我当初就赌错了,我也赌不起了。

大忌二:跨专业找工作要留心

学理工的跑出来做行政、学物理的出来做秘书、学新闻的出来做金融……这种现象常见的很吧。其实跨专业找工作没有什么错,但是不要跨得太离谱。

我大学、研究生时都学的新闻,出来后我却做的是数据分析员。我当时秉持着:只要我拼命,就一定能成功的概念来工作。

当时非常努力,每天工作12个小时,回屋后再自学3个小时才睡觉。够拼了吧,够给力吧,几个月后我也基本上能驾驭上级分配给我的工作了。(那时我得意的很,更加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至理名言)可是问题此时也出现了,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超不过公司里那些大学时学计算机专业的人。他们学了四年、六年计算机,我怎么能赢过他们?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本来是一个外向型、艺术型的小伙。我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把话说得让人爱听,而且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学习意识非常强。

但是我的弱势是什么呢?不够细心、讨厌枯燥、坐不住。

其实到后来,学习意识太强成了我的弱势,因为我太相信只要努力学就能学好这句话,而把自己的特点完全忽视了。本来一个适合多与人接触,做需要创意的工作的人,成了一个数据分析员,而恰恰我就讨厌枯燥和一陈不变,又没这方面的天分,要是混得好那才叫冤枉呢。

说到底,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你要是外向的话,就去做市场营销、销售、新闻等等多与人接触的工作,要是你内向、细心的话,去做程序员、数据分析员、搞研究啥的,你会花比别人少的多的时间而发展地更好,而且不那么痛苦。

大忌三:骑马在沙漠中前行,你和马都得渴死

一本火了一段时间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你要出行,下面三个坐骑你选择哪个:

A:汗血宝马(汗血的哦)

B:骆驼

C:大象

你看到这个问题会怎么选,你这么聪明,一定答对了:得看我去哪,去蒙古草原,就骑宝马;去沙漠,骑骆驼;去娶泰国公主,骑大象;去楼下超市,用腿。

这部分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你应该已经看明白了。那就是搞清楚你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搞清楚了各行业和职位的工作内容,找个和你优势匹配度高的工作(不可能完全符合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然后骑着赤兔马、扛着青龙偃月刀杀进去,只要你能力不算差,定能过五关、斩六将,冲出一条血路来。

说了这么多,下面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经验:

1、我发现不了我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办呢?

方法不少。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专业的职业咨询解决。这玩意在国外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了,国内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职业规划的机构。如果,你真觉得花钱做职业规划划不来,不如去唱ktv值得,那你还有几个方法发现你自己的优势:问你最好的朋友你的特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他们了解你,而且旁观者清,他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的。

2、我通过什么方式找那些我想进入的行业的已在职人员呢?

方法也很多,如果你实在人脉有限,就去找你的老师、导师介绍,再不行就主动给那些人写信、发邮件。这些过来人是非常乐意帮助大学生的。

这两步做好了后,找一个和你优势匹配度高的工作就很轻松了。

不犯这三个大忌,找份比较高薪的工作,我想没什么大问题,就看你愿不愿意花功夫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