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自身感悟

《风》 李峤 《出塞》王昌龄

自身感悟:风 ——不愿随波逐流 出塞——课改是一场持久攻坚战 综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 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于是,车行陌上,春光袅袅,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合作学习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讨论的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学习呢?我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第二,遇到了

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大而无当的喧嚣可以浪得虚名,却与语文教学无补。要使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我们必须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我们的课改取得更大成功!

《题临安邸》林升 《江雪》柳宗元 《江南春绝句》杜牧 自身感悟:统治者苟且偷安、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清高、孤傲、 放眼当下,社会中浮荡这一股不正之风,如以权谋私、拜金主义、行贿受贿、损人利已、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等等。社会是一口大染缸,无疑就连校园“象牙塔” 这一片净土也受到了这股歪风邪气的熏染。借手中职权谋私利者有之,给学生校外有偿补课者有之,收受家长财物者有之,至于那些道德品行败坏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学生的无耻之徒更是给整个教育系统蒙羞抹黑。

当然,就外在的客观原因来说,教师收入渠道有限,大多数人仍然依靠财政工资,收入明显偏低,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有

的学校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正常发放,教师生活经济窘迫。这种情况下,一些老师就觉得自己的教学劳动与产生的社会价值很不相称,比对社会上抢占商机而一夜暴富者,许多教师的职业神圣感顿然丧失,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别人都富了,我每天辛辛苦苦太清贫了,能捞就捞一把,这也在情理之中”,有了这种想法,有的教师有违廉洁从教的行为也就出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廉洁从教当然重在提升个人思想觉悟,但如若社会大风气不能得以扭转,社会收入分配体制不改革,从整体和长远上看,教师收入偏低,在客观上始终不利于他们保持廉洁从教,金钱物质的诱惑极易引发教师们做出有违廉洁从教的行为。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廉洁从教就是我们教师树立榜样的最好体现。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继续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奉献精神,通过个人的实际行动净化校园这块纯净的圣土,不断提升自我人生境界,养浩然正气,恪尽职守,传道解惑,育桃李芬芳。

《三衢道中》曾几 《早发白帝城》李白 自身感悟:热爱生活——爱在平凡中坚持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对待学生既要做到教书育人,更要奉献一片爱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比

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而又平凡的重复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学生感到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人,强调指出:差生的学习成绩差,考试不及格,再和其他儿童交往过程中,明显感到不如他人,使他们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今年接班的六年级学生中,有一位叫艾涛的小男孩,表面上看上去很灵光.很神气.语文老师表扬他课堂表现很积极,很聪明,英语也能考七十几分,就是数学不及格.在六上的几次数学月考中都是48分.按理说男孩学数学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对他来说为什么这么困难呢? 我及时与其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原来这孩子的家庭很复杂.艾涛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不管他,只准喊她“姑姑”.从小跟外公、外婆生活,由于孩子调皮、成绩不理想,以致于外公,外婆也厌倦了他,对他听之任之,只要我向其家长反映他作业不写的情况,外婆张口就骂他,根本就起不到配合教育的作用.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多次与其谈心,表扬他数学课堂上很积极,但学数学光靠嘴巴还不行,必须把题目做出来才行,他听了很高兴,表示回家一定要好好做,而这样的表态只能坚持一天,尤其是到了周一他的作业全是潦草马虎,没有做对的时候. 让人看了浑身都生气,恨不得立马撕了他的本子.到了六下总复习时,艾涛的数学成绩偶尔会有及格的时候,但次数很少.分析原因是怕学数学、不愿动脑、能偷懒就偷

懒.我利用午后、晚上补差时间单独对其辅导,坚持做到不放弃每个差生.有次他的课堂作业全对且书写也认真,我及时表扬了他,下课时他玩的很开心.我问他你希望每天都这样吗?为什么?他说这样玩没有负担.

一次次看到艾涛马虎而又没有正确率的作业,我气得一遍遍告诉自己:不管他了,随他去吧!这样下去会把我逼疯的!但在我气消之后又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他,他只是个贪玩又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作为教师要把爱给每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特别要把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作为学生,他还是一个不成熟、正在成长的人.由于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原因,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迈出哪怕是最不显著的一步,取得一点点成绩,教师都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学生那种迟迟不能开窍的局面.我相信在周而复始的平凡的教育教学中坚持感化学生、坚持用辛勤的汗水、爱心去浇灌花朵,你就会看到满园花朵.

只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坚持付出一份爱心,你就会有一份收获! 《别董大》高适

自身感悟: 天生我才必有用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宽容 激励 赞美(差生)

关心体贴差生,鼓励转变差生,只有孩子心灵的舒展才是成功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重压使那些在学习上跟不上的学生成为被教师遗忘的角落,他们心灵压抑,小小年纪就背上自卑的枷锁,这怎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终于,教育改革的春风吹起,做为一线教师,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教育变成人世间最大的快乐。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后进生只要给予关爱,他们也能获得发展。它的秘诀就是欣赏。

一、“差生”潜能上的一些特点

l、潜能的优势面各有侧重。有的学生以言语见长;有的动作技能超凡;有的习惯形象思维;有的抽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如果一味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势必会扼杀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能,如果我们一味以分数衡量之,只会使其对学习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此时,宜扬长避短,从学生优势着手,使之在这一点上得到成功,获取自信,以点带面最终获得提高。2、“差生”与其他学生比,容易被人忽视、或被压抑,得不到应有发展。这有两方面的原因。(1)学生自身个性心理品质。高成就者有理想,有进取心、充满自信,不屈不挠。“差生”往往对自己有不正确的评估,确信自己“无能”,结果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教师应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2)教师的期望。人总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社会承认,都渴望别人赏识自己。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称赞有助于学生自觉克服缺点。因此,我在生物课上尽量给“差生”表现的机会,并给予及时鼓励。这样,差生会与你对他的优良评

价保持一致性,长此以往,必会提高。

二、帮助差生

在我们班的差生中,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一视同仁。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就是老师觉得你行,你还有潜力,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这样他们和老师很容易沟通,容易接近。

我们班有一同学,成绩很差,但是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计算机学得很出色。我在和他谈心时就说道:“计算机学得十分出色的人,如果再把精力投到学习中来,也一定是出色的。”此后,他把精力大部分转移到学习中来,但是由于初一丢下的东西太多,一时很难追上来,每当他有畏难情绪想退缩时,我总是想办法激励他,并且帮助他把我所教学科补上来。现在,他的学习已基本走入正轨,并且逐步进步。

(三)发掘差生闪光点与前途理想教育结合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差生同样需要关心和尊重,这样才能让差生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成长进步。我们要精心设计教育方式,诚心关心爱护他,耐心感化他,细心引导他,促其成长进步,切忌歧视冷落。作为教师应该义无反顾地时刻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予以表扬鼓励,时刻注意与家庭努力配合,加强前途理想教育,让差生感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热心爱护差生,不失良机地耐

心疏导,真诚指导,天长日久,差生定能转化,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枫桥夜泊》张继 《江上渔者》范仲淹

自身感悟:思乡 下层贫民疾苦

我校多数家庭父母都在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半年,甚至一年,为了多赚点钱,他们忍痛割爱撇下了十来岁的孩子。这些幼小的孩子过早的失去了父疼母爱,过早的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与苦痛,过早地体味了心灵断乳的孤单、寂寞、彷徨。

像这样留守儿童,在我校比例较大,校领导比较重视,多次开展向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活动,让他们不再孤单、寂寞。作为教师,在生活中对这些孩子也是倍加关照的,给他们父母般的关怀,让他们感觉家一样的温暖。

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无处表达。孩子来到学校,班主任既要做老师,又要做家长。爱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我每天早晨很早就到校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看看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等。总之,学生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有事没事,事事关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留守儿童从心理上感受到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也要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这些事确实很平常,这是作为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这也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祖孙同堂”。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家庭的“老大”。只求得到他人的关爱,却很少关爱他人。那如何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呢?本班有一位同学也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家中年近七十的奶奶照顾,在“联亲”活动中听奶奶说,这个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愿做,连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全是由奶奶包办的。我知道,他的惰性也有一些是源自奶奶的溺爱,让他只懂得收获,不知道付出,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在这以后,我经常星期六、星期天到他家去,帮他奶奶做事,并故意把老人力不从心的时候指给他看,并教育他父母不在家,就更应该帮助父母去照顾老人,这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义务。这位同学看着我每次都来帮忙,想到自己的责任,也逐渐地变勤快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自己做,奶奶做不动的事,他都主动给奶奶帮忙,并且周围邻居有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也都去认真地做,从爱自己家的长辈开始,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平凡的工作,平静的心。多年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他们走出阴霾,见到了阳光,找到了方向,得到了宁静。有人说,工作是美丽的,在我的眼里工作着,且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则是最美丽的!这份美丽虽没有花的事业那样娇媚,更多了一份朴实;虽没有果的事业荣

耀,但更多了一份恬静,这份美丽给了我终身为之“衣带渐宽终不怕”的执著与追求。

 

第二篇:古诗名句感悟

古诗名句感悟(1.感动之使醒悟。 受感动而醒悟。)

古诗1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东汉曹操《短歌行》

注释:当:义同“对”。 几何:多少。 朝露:早晨的露水。汉人常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译文:面对着醇酒就应当引吭高歌,人生能有多少日子呢?就好像早晨的露水,瞬间即逝。唉!逝去的日子太多太多!

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这几句慨叹人生短促,光阴易逝,劝告人们要及时行乐,当然也含有珍惜时间的含义。它多少有一点消极之意。虽然这里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但表达的却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事事的消极思想,而是希望实现雄心壮志的紧迫感。

宋词8、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

注释:此心:坦然之心。 吾乡:我的家乡。

译文:只要是坦然之心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

赏析:这句是宇文柔奴随被贬的王定国在广西谪居几年归来后,对苏轼问话的回答。苏轼专门作词以记之,不仅是对宇文柔奴善于应对的赞赏,也是对友人随遇而安,内心坦荡的共鸣和感叹,更是苏轼自己真实的情感。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只要内心坦然,精神不垮,便能如白居易诗所云:“无论海角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宋词20、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

注释:萧瑟处:指风吹雨淋过的地方。

译文:回头遥看来时遇雨的地方,不必管它风雨或天晴。 赏析: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写照,而且也是对瞬息万变的政治风雨的总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风雨坎坷历程的反思与彻悟,有很深的哲理。“也无风雨也无晴”,看似“平淡”,但作者已进入了“荣辱不惊,去留无意,超然物外,潇洒自如”的人生境界。用苏轼自言:“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宋词2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注释:流光:飞逝的岁月。

译文:流逝的光阴容易把人抛在后面,转眼又是火红的

樱桃,碧绿的芭蕉。

赏析:形象地点出了时光已在不知不觉中春夏相融,其中“红”和“绿”化静为动,可谓妙笔,既暗示出时光的流逝,又写出了人对生命盛衰、人生短暂的感悟,惆帐之情油然而生。

宋词49、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苏轼《永遇乐》

注释:燕子楼:在今徐州市,为关盼盼所居之地,现旧址已废。 佳人:指唐代徐州著名歌妓关盼盼。

译文:眼前的燕子楼空荡荡,当年的佳人在何方?现在只剩下空锁的燕子楼。

赏析:这三句是对“人去楼空,古今如梦”的形象描述。这首词以“燕子楼”、“梦盼盼”为题材,把梦境与现实写得若即若离,又把历史、现实与未来沟通为一体,从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抒发对人生的感悟,浩叹人生之短,世事之变幻。

唐诗2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注释:不复返:一再回来。 空悠悠:自由地飘荡。 译文:黄鹤一去就不再回来,白云啊,千百年来飘飘悠悠。

赏析:仙人乘鹤而去,本系子虚乌有,但诗人以虚写实,写黄鹤随仙人而去,惟有空楼长留人间。黄鹤一去永不复返,

惟有悠悠白云,千载如故。这种情形与人生短促自然永恒的道理是那样的契合。这两句使人产生了时空浩渺的幽思。再伟大的人也会随着时光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上都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昙花一现,都不可能与永恒的自然抗衡。

唐诗3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注释:王谢:指东晋以王导(开国元勋)、谢安(淝水大战的指挥)为首的两家最大的士族。 寻常:平常、普通。

译文:旧时豪族王谢堂前的燕子,到如今都飞入普通百姓家。

赏析: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含蓄而又深刻地发出了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极巧妙地把昔日的繁华和富贵,被今天的寂寥和惨淡所代替,今非昔比的情境表现出来了。这两句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其原因就是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完全蕴藉在含蓄之美中。

唐诗47、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注释:万岁名:千古留名。 身后事:人死去后的事情。 译文:纵然身后名垂千古,从已寂寞无知,又有什么用呢?

赏析: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或抨击黑暗的现实,关心百姓疾苦,或流连山水,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

其风格或豪放飘逸,或明秀清新,热情奔放,想象丰富,含蕴深厚,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然而,李白个人的政治命运却多坎坷,困顿不堪,甚至在临近晚年时,还被朝廷放逐,连自由也失去了。生前遭遇如此,纵然身后千古留名,人却寂寞无知,又有什么用呢?这两句诗正是杜甫身在北方,闻听好友流放的种种凶讯,不禁发出沉重的嗟叹,抒发了自己对李白的无限同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