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修改版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初一备课组 主备人:王英 课型:新授课 2015.9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如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背诵全部篇目。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如三省。不惑、善者等,以及虚词“而”的四种不同用法,明晰关键语句,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展开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如三省吾身、多问且思、安贫乐道,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他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来教导学生。首创私人学校的风气,相传弟子有三千,贤者七十余。后来尊称为“圣人”。 2.作品解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编纂的意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篇。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仁”政)、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3.学法指导: 学会积累:

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

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2、给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三省吾身( ) 诲女知之乎( )

内自省也( ) 其恕乎( ) 愠( ) 罔( ) 殆( ) 3、知识链接

孔子,名 ,字 , 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 ,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 入仕。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 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主要记载 。宋代朱熹把 合称为“四书”。 二、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

感悟文章的整体内容-----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 (2)不亦说乎( )

1

(3)人不知而不愠( ) (4)吾日三省 吾身( )( ) (5)与朋友交而不信( ) (6)传不习乎( ) (7)三十而立( ) (8)四十而不惑( ) (9)不逾矩( ) (10)学而不思则罔( ) (11)思而不学则殆( ) (12)人不堪其忧( ) (1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14)饭 疏食 饮 水( )( )( )( )

(15)曲肱而枕之( ) (16)于我如浮云( ) (17)逝者如斯夫( ) (18)不舍昼夜( ) (19)匹夫不可夺志也( ) (20)博学而笃志( ) (21)切问而近思( ) (22)仁在其中矣( ) 2、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3、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4、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5、词语活用归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6.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7、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8、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能力提升。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共_________篇。孔子,名__________ ,字__________ ,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 , 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思而不学则殆( )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6.《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 ( 1 )诲女知之乎?译文:

7.曾子认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格修养的句子: : ?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译文:

? ?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8.《论语》中说时间过的很快,如白驹过隙的句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论语》中论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 , 10.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

10.完成下列古今异义词 (自己找出来解释) 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不亦君子乎 古:__________ 今: ________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 答:

(2)可以为师矣 古:___________ 今: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

(3)饭疏食饮水 古: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 内容说说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疏食饮水 古: 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 (二).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___________ 今: _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分)

(6)吾日三省吾身 古: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 (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自我检测。 (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填空: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1)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答:

子的话: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2)子曰:“__________ 则罔;__________ 则殆。” 答: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论语( ) 不愠( ) 三省( ) 焉( )殆( ) 答:

不惑( ) 诲( ) 罔( ) 凋( ) 择( )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3.判断题。(10分) 答: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启示。(4分)

(4)《论语》的“论”读“lùn”。 ( ) 答: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 (三)《论语》四则

4、选择题。(12分)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 ⑨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 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⑤[所亡]自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 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五、点击中考 (1)择其善者而从之

(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2)学而不思则罔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 可谓好学也已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译文:

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2)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译文:

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4分)

“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答: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 (3)

2

[三](15分) 14.(3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 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小题2分) 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9.儒。10.(4)。 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

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 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一)7 (1)为:是。 (2)是:这。 (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覆:翻倒。 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10态度( )学思 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 (敧器)的特点。 (2)有心要。( )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 )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