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言的魅力

感悟语言的魅力

《芦花荡》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是,现在的学生能有多少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坚持广泛、大量的阅读呢?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阅读教学,功利意味特别浓厚,老师是为考而教,学生是为分而读。因此阅读教学是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发现少,教师讲解求同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脱离了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面对一篇篇美轮美奂的文章却只是进行着枯燥的分析、答题、背答案,这样是不可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的。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摸索语言的规律,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下面结合我对《芦花荡》一文的教学,谈谈语文课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

1.联想法。语言本身具有联想功能,而丰富的联想又能丰满语言形象。面对语言,学生能通过联想,把语言所描绘的景物、事件与自己相关经验世界中的事物和思考联系起来。这样就使语言与学生丰富的阅历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因而,在学生联想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干瘪的语言,而是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芦花荡》开头描写环境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句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里的“钻”实际就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斗争的力量”。为了引导学生能准确把握这一点,我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也有这样一个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里写小草为什么用了一个“钻”字呢?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由写小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而得到启发,进而展开了联想:这里的“钻”写的不仅仅是苇子,而是写的像苇子一样顽强的白洋淀人民。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中的“飘”字,“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等,都可运用联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感受文字创造的意境,进而体味语言的魅力。

2.比较法。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方法。韩雪屏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已经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法精辟地浓缩为:增、删、移、换四个字。而正是通过比较和揣摩,学生才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上的“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增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在文中有这样一处描写老头子肖像的句子:“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的得像老了的鱼鹰。”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老头子这一人物特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将原句与老师改写的句子“老头子干瘦得像枯枝”来比较哪句更好,好在哪里?这样给学生一个比较的模本,通过比较,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同是两个比喻写老头,“枯枝”形似,但无神;“老鱼鹰”更让我们联想到其“干练敏锐”的一面。这样,学生就不仅能把握其“瘦”的一面,更能感受其老当益壮的精神,这样人物形象就丰满起来了。

3.填补空白法。文学语言常常要留下空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丰富的潜台词,读出其弦外之音,丰富作品的内容,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情感。

如在老头子痛歼十几个鬼子一节中,有这样一处描写:“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看似仅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但这里人物的心理活动却非常丰富,为了深入挖掘这一点,我让学生边模仿老头子的动作,边揣

摩老头子的心理,同时就像演电影一样给老头子来配音。这样一设计,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我打死你个小日本”、“我终于给大凌报仇了”??配音中,老头子那复仇的心理便活灵活现了,同时还丰满了人物形象。

再来看有老师这样处理这一情节。当老头子痛打鬼子时,有这样一个动作:“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老师提问:“老头子向苇塘望了一眼,他望到了什么?”生答:“二凌,因为老头子邀请二凌来看的!”老师追问:“仅仅是二凌吗,还有没有别人?”学生豁然开朗,思维大开:“望到了大凌,因为老头子是给大凌报仇的”;“还望到了苇塘里的队伍,因为队伍就驻扎在苇塘里”;“还望到了白洋淀的人民,因为白洋淀的人民都和老头子一样爱国抗日”??老师总结:“老头子望到了二凌、大凌、苇塘里的队伍、白洋淀的人民,甚至是河北的人民、全国上下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爱国抗日!现在,‘我’终于给大凌报仇了,也给中国人民出了一口气!这不正是老头子自尊自信的体现吗?” 就一个“望”字,老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文学想象,老头子的形象也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丰满起来。

4.反复诵读、推敲字词法。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极富表现力。作家创作时特别注重炼字炼意的技巧。我们在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情味浓郁的字词。

课文中多处写到老头子的语言,学生朗读时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感情,把握人物的精神。老头子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如果学生只是体会出老头子的自信,还不算成功。老师还可以追问:有自信好不好?如果过于自信了呢?老头子说这话时预计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了吗?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头子这时的心里状态,才能在朗读中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

老头子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可能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这体现了老头子“勇敢”的特点。但我认为决不仅止这些,于是我继续引导:“为什么要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学生说:“敌人打伤了大凌,老头子要为大凌报仇。”“对呀,那么老头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模仿一下。”学生在模仿中就会发现该用“憎恨”的语气。老师紧跟着引导:“那这里仅仅写了老头子的勇敢吗?”学生们恍然大悟:“爱憎分明。”这样,在反复诵读中,人物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我想语言的品味也是如此。不论采用联想、比较、补白和诵读,这种种品味语言的方法最终都皈依于语言本身。语言的品味为的就是更好的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并在这过程中学习和吸收语言,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品味的乐趣。

东升一中 郑华军

 

第二篇: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之语言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