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广播节目文字稿件)

《新闻说吧》特别节目

——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天空

(特别节目标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故土,到遥远的市打工谋生。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没有长大成年,父母就得奔赴各地,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只能从电话或汇款中感觉父亲的存在、回味母爱的余温。人们给这群特殊的孩子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

(新闻说吧标头)

凌宇: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你好,这里是调频96.2兆赫、89.6兆赫,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在每天中午的12点,准时为您带来的新闻说吧,我是主持人凌宇。

细心的听友可能已经发现,近期各种媒体上关于少年儿童的报道是越来越多了,不管是未成年保护,还是少年英才,以及儿童的身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话题。为什么?一想,是呀,又到了六一儿童节。

明天就是“六〃一”了。今天,5月31日,在这样一个时候,我们《新闻说吧》也把目光转向了孩子。在今天的节目中,将和您一起关注一群不一样的孩子。

在今天介绍这群可爱的小主人翁之前,我们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在我们直播间就坐的嘉宾,他是漳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师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特聘研究员、漳州妇联家庭教育网顾问蔡永强教授。

凌:蔡教授,您好!

蔡: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凌:刚才我们说,要跟听众朋友介绍一群特殊的小主人翁。这些小主人翁特殊之处在哪呢?特殊之处就在,我们经常把他们形容为打引号的“孤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以他们的成长、教育、生活状况可以说,都并不让人感觉客观。

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大量人口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们背井离乡大多数人都把孩子留在了农村,这些长期和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母爱的儿童,就被我们称作留守儿童。这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必然的造成一些影响,所以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不但要请蔡教授,和收音机前的您来一起探讨关于留守儿童方面的话题。同时,还将为您直播留守儿童在城市儿童家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场面。

我们首先还是有请蔡教授来介绍一下从学术定义上说留守儿童是个什么概

- 1 -

念?

蔡: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到外打工经商,孩子不在父母身边,这样的一个群体。包括城市里的和农村里的。但是我们应该更关注农村里的留守儿童。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产物。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在原籍,成为留守儿童。一般可以分为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

凌: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出去打工,还有一个父母在身边;还有一种就是两个父母都不在身边。

蔡:这几年比较关注还是双亲(都不在身边的)的一类。

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已经比较明确了一个概念了。这批儿童更多的就是一种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人管教,形成一种管理缺位,教育缺位还有爱心缺位的这么一批儿童。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问题?

蔡:是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孩子,往往成为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解释,儿童是社会当中的一群弱势群体。这个是跟成人比。如果跟城市儿童比,农村儿童又是一个弱势群体。如果是跟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

凌:所以是弱势的“弱势”。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历程也好,心理也好,跟普通的小孩子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吧?

蔡:是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生活的环境,父母不在身边,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历练的条件。如果他们能很好的面对这样的逆境,能够很好的处理这样的社会关系,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回头看,他们会得到很多非留守儿童所得不到的东西。但是客观的讲,由于留守儿童各个方面的一些条件一些原因,应该说留守儿童可能比非留守儿童所面临更多的一些问题。一个是生活上的问题,

凌:生活上没有父母在身边。身边可能是爷爷奶奶在身边。

蔡:在营养状况,健康方面就会受到一些影响。第二,是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该说是比较严重的。最主要的,也是大家关心比较多的是亲情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成长中的缺陷。或者是出现心理障碍。由于缺乏父爱或者母爱。留守儿童成为实际上的“孤儿”,或者是单亲孩子。应该说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性格形成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俗话说:“之子莫若父,之女莫若母”。父亲母亲跟子女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这是谁也没办法代替的。由于缺少双亲和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所以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上的缺陷。现在有些调查发现,一些留守儿童跟一般的孩子比较,在心理方面容

- 2 -

易出现内心封闭,情感比较冷漠,比较自卑,行为比较孤僻。

凌:我们还听到有种说法,说留守儿童实际上也是心理上最坚强的一批人。 蔡:如果从他们(因为)没有父母亲在身边他们自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度过一些难关,他们在这个方面的锻炼会更多一些。如果从我们发现的普遍的一些问题来看,在心理方面缺乏交流,社交能力,各个方面也比较不足,普遍缺乏安全感。这主要是亲情的缺失。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跟有父母亲在身边的孩子比较。这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比如说,天气冷了,别人有新衣服穿了;双休日有父母亲带到公园玩,这个时候,就会有种心理不平衡。有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想:会不会是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或者是爸爸妈妈不负责任。如果比较严重,有可能会产生仇视、嫉妒,甚至会有攻击的行为。性格一旦有缺陷,有心理障碍的话,往往影响的不是一时半会,是一生当中的发展。这个问题恐怕也是留守儿童最令人担心的。他今后的发展、性格方面没有引导好的话,这个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三个就是行为方面的问题。因为缺少关爱跟引导,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没办法及时得到纠正。在留守儿童当中有些上网、赌博、斗殴、偷窃,甚至离家出走。

凌:因为他们没有人管。

蔡:对。或者是监护不严,很容易被人家误会成是问题儿童。其实我个人的看法,不能把留守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毕竟只是一小部分,

凌:有一部分的孩子可能是由于缺乏监管,导致他的行为出现偏差。但不等于一开始他就是有问题的。

蔡:也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问题儿童。但这个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第四个是教育问题。首先,孩子大部分还是留在原籍,通常原籍的教育资源比较贫乏,经济发展状况也比较差,教育质量不高这样的地区。所以他们在原籍,跟城市的孩子比就比较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监护,缺乏引导,缺乏帮助,所以孩子的学习,有时候碰到困难,没有人问。或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没有人及时阻止。如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学校里的学困生,比例最大的应该是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凌:除了在课堂上,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辅导和教育。我想刚才蔡教授的几句话,已经说的比较明确了。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又为什么值得我们去关注,我们需要给他们关爱,因为有了我们的关爱,可以让他们这样一群孩子能够更健康茁壮的成长。确确实实现在社会各界对这样一批的留守儿童也给予了关爱和帮助。

(进录音)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今天上午,在芗城实验小学来自天宝镇大寨中心小学

- 3 -

的孩子们,就和芗城实小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联欢。这次活动是由共青团漳州市委和芗城实验小学共同组织的,在稍后的时间芗城实验小学的结对子小朋友们还将把这些来自大寨的留守儿童接到自己的家中,让他们在城市的家中度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六一儿童节。

那么关于留守儿童回城市家庭的情况,我们的记者会做一个现场的连线报道。现在我们现了解一下,在联欢会现场的一些情况。节目在小组唱《让世界充满爱》中拉开了帷幕,他们对这次活动准备的相当的充分。不但有小组唱《让世界充满爱》,还有三人舞蹈《小兵》以及独唱《种太阳》,游戏、健美操太极拳等等(进录音:同学们都是多才多艺的,由韩同学演唱《妈妈的眼睛》……《种太阳》……)

孩子们总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管他心里有怎样的不如意,不管他受了怎样的委屈,但是只要给他一个高兴快乐的氛围,他们永远都是高兴和快乐的。留守儿童从大寨来到芗城实小,他们除了带来歌声、带来欢声笑语之外,还有什么话要说呢?(进录音:春意盎然,心潮涌动,星光灿烂,灯火阑珊,我们点亮温暖的烛火,让感动的心再次雀跃、歌唱。你在大山里播种希望……)

(混压)其实今天一大早冒雨去采访,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就吃了一惊,吃惊的是,他们和我心目中留守儿童的形象没有叠合在一起。他们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健康,那么的活泼开朗,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们在城市,可能只是一些不谙世事,只会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小孩。可是,因为他们是农村的留守子女,因为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来照顾他们。所以他们稚嫩的双肩已经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而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朋友来说,要想见上自己的亲身骨肉一面,那也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在记者前期采访的时候,也采访到了这样一位母亲。

母亲:他本来天生内向,特别听到小孩子的电话,有时候忍不住都哭了。 孩子:想跟他们说说话,

母亲:他说,我都多长时间没和你说话了,多想见我们啊。总之,很难受啊。但是没办法。

凌:收音机前的各位听友,您正在收听的是来自调频96.2兆赫,89.6兆赫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在每天中午的12点正为您直播的节目《新闻说吧》。

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一下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留守儿童。刚才的时间,我们与来自师院科学与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特聘研

- 4 -

究员蔡永强教授。就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他们的形成原因,做了一下简单的介绍,在稍后的时间,蔡教授还将就该如何关注留守儿童、如何关心留守儿童和听众朋友做一个近距离的讨论。

现在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来自天宝大寨的留守儿童,已经被芗城实小的家长们接回了自己的家中。在今天中午让他们与自家的孩子一起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的记者也跟随其中几户家庭来到了他们的家里。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前方的记者,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快乐的家庭氛围。

(连线)

凌:巧云,您好。

记者:我现在在佳苑名门的小区里,现在家里很热闹,芗城实小二年级黄子恒的家里,家里迎来了位小客人,客人来自天宝镇大寨中心小学的韩斌同学。他们在家里玩玩具、电脑,吃美食。韩斌同学从没玩过电脑,今天玩了电脑和他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很开心。(小同学、家长声音)

凌:我们了解记者巧云这边的情况之后,我们把信号给记者小玲。小玲你好。 记者:刚刚我们结束了在芗城实小里孩子们的游戏之后,我们跟着陆茜,来到她的家里。在家里迎接我们的是陆茜的奶奶。(奶奶声音)

凌:本来我们还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这些留守儿童今天中午的快乐午餐,展示一下他们今天中午的快乐心情,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在这里中断直播了,稍后的时间,我们继续有请蔡教授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在现代社会这些留守儿童,我们应该给予哪些帮助?才是真正的有益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

(进特别节目标头一)

(进特别节目标头二)

凌:收音机前的各位听友,您现在收听的是正在为您直播的《新闻说吧》,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把目光转向少年儿童,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天空。今天在节目当中特别邀请了一位嘉宾,他是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特聘研究员蔡永强教授。蔡教授,听了刚才我们的报道和我们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消息,你有什么感觉?

蔡:非常好,打工孩子的心声。我觉得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说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送温暖或者结对子。我觉得结对子现在有很多做法,包括刚才提到的,城市里面的学校跟农村里面的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进行沟通,结对子。可以把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带到农村,跟他们交朋友,或者把他们请到城市来作客。这必须是长效的,不是一两次

- 5 -

的问题。事实上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爱心。现在也已经在做的,比如电话热线,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的电话热线,或者是网站;还有一些地方专门办了留守家长培训。也就是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作为留守儿童本身,孩子自己,今天听广播的可能孩子或者是家长朋友们、教师可以也对孩子多做这方面的工作。孩子本身他们自己怎么面对这个现实,他们有没有这种勇气,他们能不能理解父母的这种苦心,父母不得已才出去打工的,能不能理解,能不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很多方面探讨了以后,慢慢回归到孩子自身的成长成熟,他的自尊、自信,如果平时在这个方面注意训练,可能就会坏事变好事。

凌:相互之间有教育作用,对城市孩子来说,可能也是种教育作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继续刚才的话题。刚才我们提到了,心理上、身理上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形成的问题上来说,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蔡:原因应该是很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社会原因。在我看来这是留守儿童出现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因素。

凌:您指的社会原因,是指社会关注度不够,社会引导不够?还是整个社会形成机制就导致他们必然就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蔡:从几个方面来看,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是我们国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当中的产物,是必然的产物。

凌:我觉得也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

蔡:第二方面,从国情来看,现在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城乡的差别依旧存在。经济和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这是个事实。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城市要低,教育比较落后,我们的社会保障不健全,所以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环境,比城市的,比非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相对会比较差一些。

第三个社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制度上的问题。我们制度上的一些制约,比如说我们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现在的户籍制度没有办法让孩子随父母迁移,再加上居住条件、职业特点,到城里打工,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马上把孩子安臵好。再加上本来经济条件(约束)。我看了些报道,是很心酸的。有些孩子的父母亲不是不想见孩子,逢年过节他们也总是想回家和孩子团聚,但是有的时候就是为了节省车费,放弃了春节回家过年和孩子团聚的机会。

第四个可能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像咱们中国如此大规模劳动力的转移。 凌:有个数字,好像是一亿多农民工。

蔡:1.2亿。这个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所以国际上也没有可以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我们国内本身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也是最近这几年。这个问题早已经存在了,但是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到了最近这几年才开始有

- 6 -

些人在关注,有些学者在研究、探索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客观的讲,解决这些问题的力度、解决的效果还是有限的。

凌:可能政策大于行动,关注大于政策。

蔡: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原因。另外一个,侧重说说家庭因素方面,因为听众有可能很多是家长朋友。家庭因素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农村的家长,应该说中国农村的家长一直以来对家庭教育方面问题都不是太重视,关注度不够。他们往往就觉得家长就是管吃管住,管生活,即便是家长在家,其实也是很少过问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很少过问孩子的一些心里感受。(孩子)他们想什么,他们的一些情感,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一个现象。

第二个方面,留守儿童的家长一般都采取委托监护的方式。一旦外出打工以后,家长通常采取委托他人来监护,这种监护方式目前虽然有很多,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监护方式都不是很到位。我列举一下现在的一些监护方式,都有一些问题。常见的一种就是隔辈的监护,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的监护方式,老人家本身精力有限,有时还体弱多病,有时候管也管不过来,普遍的就是有个溺爱的问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有时没办法辅导孩子的学习。第二种是上一辈人监护,比如说把孩子委托给叔叔、阿姨、姑姑、婶婶等等,跟父母是同辈的人;第三,同辈监护,就是姐姐姐夫、哥哥嫂嫂管着孩子,这两种监护,存在问题就是,监护权经常会频繁的变动,一会儿可能是寄给姑姑,一会儿寄给叔叔,经常会变动。另外,这些人的责任心也有限,他们往往都有自己的一些事情

凌:而且正好是壮年,也是拼搏的时候。

蔡:不管是隔辈的监护,或者是上辈、同辈的监护,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养轻教。在生活方面可能会给于照顾,但是在“教”的方面,在引导教育这个方面,往往就不如父母亲本身那么到位。另外从一个角度来说,有些也觉得不好管,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

凌:谈谈留守儿童的感受。有一次,我爸妈都出差,就去姨夫家,其实姨夫家对我挺好的,早晨叫我吃鸡蛋,中午叫我喝牛奶,都挺好的。就是那个鸡蛋,非得叫我吃,我不吃,他非要叫我吃。其实如果是我妈也会叫我吃,很多小孩都有感觉,这叫被逼无奈,但是就因为不是自己的父母叫我吃,我就感觉:凭什么逼我啊?就是对我好的时候我还有这样的心理。那有些家庭要是姑姑婶婶对你稍微不好一点,或者说他也有孩子,两个孩子稍微有点差别,可能心理上的受伤更大。

蔡:是的。如果说是轻微的,现在学校也好,社会上也好,有心理咨询的,有些如果疏导的好,像你的情况一两次问题不是太大。但是,如果是比较长时间的,处在比较抑郁的状态,可能就会在他一生当中留下的阴影就会比较明显。

- 7 -

还有一种监护方式就等于没有监护,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叫自我监护。从法定的角度,事实上就是监护缺失,没有监护了。现在的家长委托监护的方式,真的是不如父母亲自己监护。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为了生计,为了谋生,没办法。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有些家长事实上也有关注到跟孩子的沟通交流问题。他也知道有时候跟孩子打打电话,但是有些家长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跟孩子的沟通,往往都是处于一种表面化,表层次化,大多数父母亲在外地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跟子女沟通的时候,比较多的是问“最近学习好不好?”“在家里有没有听话?”之类,这种事实上也是必要的,但毕竟是一种表层次的。往往家长比较少的了解孩子的思想,一些感情,或者是让孩子倾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方面做的很少。表面上好像有关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

第四个方面,是一些补偿的方式不当。

凌:知道对不起孩子了,想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孩子做点补偿

蔡:但他们的补偿方式不一定是对的。

凌:据我所知,一般就是多给点钱。

蔡:对。有的父母亲认为在情感上是亏欠孩子,对不起孩子,就用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其实这种弥补方式不仅仅不能补偿孩子情感上的一些需要,反而使孩子容易染上乱花钱、大手大脚的一些不良习惯。

说到(造成)留守儿童的原因,社会的、家庭的、从成人的层面上来看,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这里面还有跟儿童本身。不是儿童自己愿意出现这些问题,而是自身因素当中,这个年龄段,本身身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因为留守儿童这段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应该说身心都不成熟的。一个成长期、过度期,跟成年人比,他们的自制力都比较差,还相当依赖成年人,而且是非辨别能力也很有限,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干扰,一些影响,所以在成长过程当中,应该说这个阶段,是最需要教育,最需要良好教育的熏陶,最需要成年人的引导,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父母亲不在身边。

凌:管理缺位,或者说是照顾缺位。

蔡:如果年龄大也没关系,恰恰这个阶段最需要成人帮助引导的时候,父母亲不在身边。有可能是孩子刚刚出现小的问题,小的毛病,但是没有及时的纠正,慢慢的,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不良的性格缺陷,这个时候家长发现了,着急了,有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所以这跟孩子本身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凌:我这看了个数字,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情感的数字。说他们跟父母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说,“你最喜欢的人是谁?”百分之八十多的人说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打工了,想他们吗?”百分之百的人说想。结果,最后一个问题“长大了你最想报答的人是谁?”如果是跟这爷爷奶奶长大的,基本选择的是爷

- 8 -

爷奶奶。矛盾了。

蔡:从情感的角度来说,父母和子女之间确实有种天然的血缘关

系,这是谁都没有办法替代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他们往往能感受到的只是些直观的、形象的、日常生活在他们周围的这些人。父母亲虽然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但是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外出打工,在孩子的记忆是很模糊的。他的爸爸妈妈还知道(是谁),但具体很形象化的东西,他模糊了。

凌:从管理上来说,是不是这些留守儿童的自身来说他也缺乏一

种自制力?

蔡:自制力应该说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特别是小学儿童阶段比

较缺乏自制力,我们人的自制力一般是从“他律”到“自律”,不可能要求孩子年龄这么小就像我们成年人这么能够自制。平时我们大人的引导、帮助,对他们的偏差及时纠正,是非产必要的,非常需要及时纠正。他也有非留守儿童不具备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他们的适应性比较强,如果处理的好,他们平时有这样的阅历、这样的经历,可能他们的独立性也比较强。毕竟不在爸爸妈妈身边,可能他们很多事也要自己做,如果锻炼的好,他们的独立性会比非留守儿童,在工作的独立性、工作能力等方面都会更强一些。从弱点方面,也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弱一些,就像心理上的一些缺陷,可能比较明显。

凌:就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想一个破解之道。

蔡:留守儿童的问题应该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不同的人可

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他们的看法和观点。我觉得好的方面就是大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都在讲怎么解决。

凌:已经引起重视了,引起思考了,可能就是离解决的时间不远

了。

蔡:至于说应该怎么解决,很多地方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不仅

是政府行为也好,学者自己的观点也好,他们可能从某方面,某个切入口,都提出了一些可以让我们借鉴的一些很好的建议。从我的角度来说,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对策,既然说它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解决的思路也应该是全方位的,政府的角度,政府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健全一些相关的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恐怕是解决留守儿童根本的一些举措。

凌:可能核心还是需要打破城乡的“二元”结构。

蔡:对,比如说户籍制度,还有教育制度,像农民工子女的入学

制度。我国政府在这个方面一直在努力,因为它牵涉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我个人的看法在短时间里,要制度很健全,通过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恐怕还是不太

- 9 -

可能的。这只能是慢慢健全。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从家长自身来说,一个方面就是观念要改变,这个是最重要的。要把子女的教育、管理问题看成是自己的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只有重视了,把它当一回事了,想方设法地去跟子女沟通,我刚才说过,中国农村家长在这方面都比较忽视,现在既然碰到问题了,首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作为家长来说,一定要特别注意跟子女的沟通、交流有条件的最好是每天能打一次电话。

凌:还有条件的就是尽量多回来几次。

蔡:不单单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交往的情况,跟谁交往,更重要的是就是让孩子在电话中有机会倾诉自己的需要。

凌:可能有些事情不那么重要,不那么对,只要不是违反原则是

父母就不要去批评他。

蔡:家长不要去监控他,不要让孩子感觉家长在监控他。打电话

时亲自之间的交流,他们喜欢接到你的电话,喜欢跟你交流,这是很重要的。要抓住一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日子,一些节日来传递爱心。比如说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或者春节。如果没有办法回来,一种贺卡也可以带给孩子一片温馨。总体上来讲,就是要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你,都在关注着你,从内深深处真真感觉到。尤其是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儿童,更需要这样做。一定要让孩子有可感的父亲母亲形象。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不是模模糊糊的,只能听到声音的。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即可能的经常跟学校、老师和他委托的监护人进行一些沟通联系,通过他们、借助它们对孩子进行一些引导。这是家长方面的。在学校方面,学校的老师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要比一般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利用这个集体的力量,通过开班会、队会的方式另外还有榜样的力量。别的留守儿童有些方面非常好,有成功的,很典型的,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对他们进行教育。影响这些留守儿童。学校特别要做好对留守儿童心理的疏导工作。因为前面说过,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现在的学校基本都有心理咨询机构,或者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因该是把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另外,有条件的一些地方,学校可以多半一些寄宿式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平等。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从寄宿制度办学这个方面的工作。

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想去关注一下留守儿童,或者说想

对留守儿童给于关爱的话,如果面对面地跟孩子在一起,我应该有什么注意的事情。有些事情说出来可能留守儿童觉得不舒服。

蔡:不要让留守儿童觉得他们的不同,避免不要问到他们一些不开心的事,应该更多的从他的优点,从他好的方面进行一些鼓励进行一些夸奖。对他不足的地方,需要人帮助的地方,可以比较委婉的,不要让这些孩子感觉到我们施压给

- 10 -

他。他们往往也是很自尊的,他们往往也是自尊心更强。

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管是社会的哪个方面,爱心人士在对待这些儿童的时候,不要把这些当成是对儿童的一种恩赐,应该更平等的对待他们,给他们更实质上的帮助。而且在心理上,一定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凌:换句话说,帮助一定要是有效的,不要因为帮助反而给他们造成压力。好,蔡教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一声再见了,在节目最后几分钟的时间里,您能不能几句话简单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

蔡: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是无辜的,他们的成长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呵护。农村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他们有着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权力,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社会的责任,每一位社会成员包括我们的听众,都应该承担起这份应尽的责任。院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凌:各位听友,今天的节目就要和您说再见了,今天我们和蔡教授一起探讨了留守儿童的话题。我们今天的题目是《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希望》。我们今天说给儿童一片心灵的天空,实际上是给我们的社会明天健康良性发展的一个平台。

好,今天的节目找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欢迎您继续锁定调频,关注来自调频96.2、89.6兆赫为您带来的的《新闻说吧》。再见。

- 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