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讨会发言稿

德育工作研讨会发言稿2011.3

略谈班级管理中合作机制的构筑

螺城中学 林景斌

21世纪,合作将成为时代的基本精神。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尝试一种合作管理模式,是新时代教育管理领域的具有独创性的改革。在新教育形势下班主任角色应给以重新定位,对班级管理中合作因素也应重新审视,并以人本主义的策略探索班级管理中合作机制的构筑,从而落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在传统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大都以单独管理为主,与学生的关系一般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组织与被组织、领导与被领导,缺少民主与平等,缺乏参与、合作意识,班主任“孤军作战”,其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在新的教育时代,“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教师则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这种教育观念的变革,使得师生关系发生根本转变,在班级建设上,建立新型的合作机制就成为必然。

(一) 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角色和合作对象的再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应当是一个“合作的时代”,还提出21世纪的人才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重新认识教育的合作对象,将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系统,构筑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1.合作机制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标准”中的合作教育,无疑给了老师、学生一剂摆脱“孤独”的良方,它让教育冲破坚固的校园栅栏,更好地与社会融合。从班级管理的过程来看,合作管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化”了的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管理,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但仍难以离开班主任的指导,其角色并没有消退,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班主任在合作管理中的角色是:

(1)合作管理的组织者(主要是制定合作目标、决定合作成员等);

(2)指挥和决策者(确定合作内容、解释合作任务、建立合作标准等);

(3)合作管理的参与者(提供帮助、介入并教授合作技巧等);

(4)合作活动的仲裁者(评定学生的合作情况、反馈合作效果、强化合作活动等)。

2.对合作机制中合作对象的再审视

(1)建立与领导、科任教师的合作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级的检查督促,对班级的关心程度,会影响到班级建设;而科任教师则更容易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因此,领导、科任教师是班级管理中重要的合作对象,协调好与他们的关系,与他们融洽相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新形势下建立合作机制的前提。

(2)建立与社会合作是班级管理的基点。社会是一所广阔的学校,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人的意识:首先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其次是文化背景的影响;最后是社会风气的影 1

响。所以,要让学生健康成长,社会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学校要与社会密切合作,至少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净化校园周边的环境,争取有关部门配合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店、音像店等做彻底整顿,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同时也要做好周边治安工作,确保学生有个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贯彻利用社区资源办学的方针。如与驻地部队、居委会等结为共建单位,共同组织活动多方面挖掘学生潜能;三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推动新世纪教育创新的“加速器”。建立与家庭合作是班级管理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合力”,才能保证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应通过“家访”,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好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共同教育管理学生。

(3)建立与学生、特别是班委会的合作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学生是班级构成的主体,班委会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不论传统还是现代管理中,通过班委会与学生联系,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是搞好班级工作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遥控但要常引导,放手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去指导、去组织。如新干部班子组建前,必须将操作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准备,并做好动员工作,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渠道,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

(二)班级建设中的合作策略

“策略”指的是一种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谋略意识。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以人为本的策略性管理,调动更广泛的人参与管理,才能产生一种较高层次的具有指向性和调控性的合作管理机制。

1.合作动向的调控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动向是情感、意志、态度等品质调节下的价值取向。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合作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挖掘其参与管理的因素,并有意识进行调控,使其对班级管理产生正面影响。对于班级管理合作外因(领导、科任教师、社会组织、家长),班主任应当主动与他们沟通,介绍班级情况,让他们了解班级,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参与管理的意向,进而取得他们的合作和支持,介入班级管理。对于班级管理合作内因(学生),班主任应当做好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明确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荣辱是自己的荣辱,从而在情感上能够接受,认识上能够统一,自觉主动参与到班级的一切事物之中,成为合作的主体。

2.合作行为的实施

首先,要注意开放过程和时空。班主任把以往独自掌握的学生具体情况的详细内容(如学习情况、个性特征等)进行公开,建立档案,张贴在教室,从而让领导和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间彼此了解。档案内容应全面详细,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有学习成绩,又要有学习意向;对个性特征,尽量展现其“闪光点”,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注意不 2

暴露学生的缺点,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而拓展到学生活动的一切时间和地方。

其次,民主与集中二者并举。对于领导、科任教师、家长反馈的班级情况,要及时总结并适用于班级管理之中,形成一种群体参与管理的氛围;树立学生本位意识,一切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班级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管理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创设丰富的教育氛围,激发生生参与班级活动的兴趣,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的自由和权利,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民主与集中并举,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班级合作管理气氛,和学生一起促进班级的建设,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如学习新的《守则》和《规范》后提出本班承诺等),填写班级日志,自觉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都可以成为学生参与管理的很好的形式。

(二) 班级建设中合作机制的作用

(1)有利于形成立体的管理体系,克服唱“独角戏”的管理局面,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合作管理,将班主任与领导、科任教师、家长及学生都调动起来,克服了传统的班主任一人进行管理的单一局面,形成了一种立体的管理体系。而且,全方位的参与,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结合,也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使班主任走出了苦与累的困境。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合作管理的实行,将学生视为合作对象,放手让他们自主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构筑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是新时代的教育管理领域中具有独创性的改革,也是对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它必将超越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民主与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用于管理之中,使教师活起来,学生活起来,最终使教育活起来。

3

 

第二篇:马晓丽初高中衔接德育研讨会发言稿(初中班主任管理)

初高中衔接德育研讨会

——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一点做法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面对13—16岁年龄段的孩子们,对他们的教育定位在哪里?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着,渐渐的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由被管理向自主管理迈进;由被动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迈进;由完全服从向独立意识培养迈进。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进行操作呢?现就针对多年班主任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1.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后,作为班主任,就应该有意识的规划出班级这几年的习惯培养目标: 六年级

如培养良好听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阅读习惯、卫生习惯; 七年级:

如培养良好的作业自检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巩固习惯; 八年级:

如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增强合作交流、自我反思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

九年级:

如培养良好的收集、整理习惯;调节心态;学会勇于面对挑战;

2.在制定习惯培养时,依托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

3.培养习惯过程中注重前面习惯的强化、巩固,定期进行反馈和跟踪。 1

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

在育人中渗透,尽量做到变枯燥严厉的说教为生动、温和的渗透,淡化教育的痕迹,让孩子们自然接受。

1. 将班会作为德育课堂的主阵地。

班会是班主任老师与全体学生共建班级发展愿景并同心协力使之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平台。班会课,最是生命拔节时。同时班会也是德育的戏台,就像同一台戏会有不同的声腔流派,班会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1) 传统式——班主任就一个主题发表演讲

比如针对行为习惯方面抓住平时各班、本班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偏差与做的好的形成对比,强调反差,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想教育。

再比如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方面,班主任可以列举名人事例,如演讲大师“约翰库提斯”在没有双腿的前提下用双手自如行走,游泳,举重,打球等。

(2) 观赏式——学生观赏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写出心得。

比如收集德育视频材料,“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艺术人生、面对面、感恩演讲团(邹越)、实话实说等栏目,学生观看后写出心得体会;

(3) 讨论式——学生就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及现象进行讨论,提出

解决办法。

比如针对班级吃口香糖事件,孩子们经过讨论,决定抓到者负责清理教学楼内地面的口香糖印迹;针对着装问题进行题为“如何打扮最 2

美 ”展开大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内在美远比外在美重要的多。再比如针对交友问题、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时下热门话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开展讨论式班会研讨,从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所想,走进他们,给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和培养。

(4) 自主式——民主生活会,学生自主策划班会

比如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开展与其他班级擂台赛,时装秀,音乐欣赏会,才艺大比拼。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合作交流,张扬个性风采,形式多样,自己策划,在参与中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正确的价值观也在形成。

(5) 直面青春困惑、寻找解决良策:

我们常常跟学生讲理想,谈奋斗,可是有时却偏偏淡忘了他们的自然人性,使其内在的苦闷、欲求得不到必要的疏导,找不到化解的路径!

(6) 开学第一课:

临开学前请家长朋友和孩子在家里共同制定“新学期新打算”以表格形式上交(涉及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科、人际交往)在开学学前教育课上展开人生目标管理、人生规划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自信、期待、憧憬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7)毕业班会

每届毕业班的最后一次家长会,定位是盘点初中生活。事先请家长评定孩子初中阶段生活的点滴进步,班主任老师带领班委会盘点每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长。

3

2.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塑造学生人格,实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

(1)针对校外吃零食现象开展网络搜集、现场调研、大讨论活动

(2)理财、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3)节日开展教育活动

(4)阳光体育运动

三、由保姆式管理向自主管理迈进(半放手状态)

1.班干部由任命制走向竞聘制,再有竞聘制走向轮换制,最后到分组轮换制。

2.将常规管理融入到班级量化考核中。

3.组内互助,组间竞争机制。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