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国学文化宣传标语

精选国学文化宣传标语

精选国学文化宣传标语

1、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4、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7、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8、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15、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6、《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甄曲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蒲台丛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佟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壤驷公良 拓跋夹谷 宰父谷梁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郈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年爱阳佟 五言福 百家姓终

17、《三字经》(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

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曰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8、《三字经》(二)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始可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19、《三字经》(三)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第二篇:国学文化

一、国学的含义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

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

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

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

? 国学奠基人——孔子像

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

“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

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

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

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

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但解释不同。《周礼·春

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

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

学也。”看来,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

子弟学校”。此后,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

府。到了清末,国学成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学校。

19xx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

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

几个月后,梁启超又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

势》,多次提及“国学”。章太炎则于19xx年9月在

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

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

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

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

国学文化

国学文化

(三)制度

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至此,“国学”一词在中国也完成了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向“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意义的转变。

二、国学经典

南校区举办国学读书讲谈会

4月23日下午,南校区图信楼玻璃展厅气氛热烈,掌声频传。由南校区学生管理部

主办,南

校区学

生会承

办的国

学读书

讲谈会

在此举

行,来自

南校区

十个学

院的学

生代表

参加了

此次交

流活动。

此次活

动是

“分享、

信任、传

播”修

己图书漂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特意选择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举行,旨在激发同学们学习国学的热情,让更多同学体会书籍魅力,加入到读书热潮中。 活动分经验共享、互动交流、倡议签名三个环节展开。经验分享环节,来自文法学院的一名同学结合自己学习国学的经历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将学习国学与听相声进行了形象的对比,同时引用实例说明学习国学的必要性,将整个过程总结为“信、解、行、证”四步,并配以详细的注解,精彩的演讲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随后,各院同学代表针对阅读国学书籍中遇到的问题行了讨论和探索,并将自己学习国学的感受进行了交流,将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活动最后,同学们纷纷在“分享、信任、传播”修己图书漂流活动条幅上签下名字,表明自己读好书、学国学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向记者表示,此次活动使自己进一步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点与不足,今后一定要深入研究国学经典,并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丰富个人内涵。

国学文化

“文学魅力记心中,国学经典在传承”

——外国语学院国学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10月30日晚,外国语学院“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在东校区教学楼217成功举办。

本次知识竞赛由每班推选三人组成一支代表队、共八支队伍参赛。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加速题三个环节,每环节题目难度不等、分数不同,参赛队伍根据自身实力自主选题。竞赛内容涉及文学常识、诗词、历史人物的伟绩与典故等丰富的国学知识,融趣味、常识、文学为一体,同时辅以现场互动游戏,全民参与,寓教于乐

国学文化

在必答题阶段,参赛队员冷静沉着,用丰富的知识、严谨的回答显示了各自的国学底蕴;在抢答提环节,各参赛队伍热情高涨,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默契配合、反应敏捷,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的风险加速环节各队更是敢闯敢拼,果断从容,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为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比赛过程中还穿插了才艺展示,歌曲《中国人》、《青花瓷》,相声《查卫生》等节目不仅缓和了比赛现场紧张的气氛,也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盛宴。最后,日语一班代表队凭借队员们丰富的国学知识和默契的团队配合夺得了桂冠。

本次活动以知识竞赛为载体,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使学生感悟到国学的魅力,寓教于乐,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丰富同学们的国学知识,并在全院上下形成崇尚科学、奋勇拼搏、知荣知耻、创优争先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优良学风建设。

京剧艺术进校园之“梨园风情”大型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凤冠霞帔展国粹风采,婉转悠扬喝梨园风情。11月25日晚,由学工处、校团委主办,南校区学管部、南校区学生会、大学生京剧社承办的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之“梨园风情”大型文艺汇演在第一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泰安市戏剧家协会的老师与农大学子欢聚一堂,共赏梨园风情。

生旦净丑,一舞一唱锻造千年传奇;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彰显中华底蕴。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包含了“国粹风采”京剧艺术展、“梨园风情”大型文艺演出、“菊坛采风”京剧艺术讲座三个部分。25日,京剧艺术展同时在南校区玻璃展厅进行,雍容华贵的京剧行头、典雅古朴的乐器脸谱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观。京剧艺术堪称国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此次“梨园风情”文艺汇演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精华地重要体现,受到了同学们

的热烈欢迎。

“梨园风情”文艺汇演在农大学子京剧合唱《红灯记》中拉开帷幕。“包龙图打座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由大学生京剧社刘明建带来的《铡美案》高亢悲壮,响遏行云,腔正音圆的京韵搭之精美的PPT唱词,让观众更深入的领会了京剧近距离的魅力。老一辈艺术家与新一代小梅花精彩对唱《沙家浜》

选段“军民鱼水情”,演唱铿锵有力,表演声情并茂,泰安市著名票友黄延玲老

国学文化

师所扮演的沙奶奶重现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里普通百姓对军人的爱戴,

国学文化

将人

物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精湛的演技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由郭星辰同学带来的《贵妃醉酒》唱段,唱腔端庄典雅,时而婉转,时而铿锵,卧鱼闻花、衔杯醉饮,一颦一笑将醉态之下悠绵宫怨的人物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将晚会推向了高潮。爱恨鲜明,生动感人的《上天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红色娘子军》,婉转迂回、苍劲有力的《钓金龟》,荡气回肠,婀娜多姿的《霸王别姬》等,一曲曲脍炙人口的京剧选段向观众展示了生旦净丑不同行当的经典作品,尽显京剧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最后,由王文圣老师带来的《状元媒》选段《愿天下有情人都成姻眷》,一回眸,一怒目的眼神传递,感情真挚、出神入化,精湛的演技令观众叹为观止,台下叫好声一片。

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国粹热情,有利于促进广大学子对国粹的关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为农大学子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皮影艺术?扬中华文化

——“启益人生”名师名家讲坛活动之皮影艺术表演

4月16日晚,南校区图信楼第一学术报告厅异常火爆,南校区学生管理部、

南校区学生会有幸邀请到国

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泰山皮影研究院院长、泰山

曲艺协会副会长范正安老师

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艺术盛宴。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

处副处长、南校区学生管理

部主任李广松老师出席并讲

话。接着,范老师的皮影表

演《石敢当捉妖》为大家带

来了一道开胃菜,山东快书

《武松打虎》也让大家大开

眼界。现场掌声不断,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之后,范老师与广大同学互动,请同学亲自上台感受皮影魅力,进行现场答疑,揭开了皮影的奥妙,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在老师的表演过程中,还穿插了曲艺协会的同学带来的精彩表演,展现了我校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最后,南校区学生代表向范老师赠送百年农大纪念徽章和书法作品“德高艺馨”。范老师如山的师德、如海的师恩必将激励着我们不断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次活动是全面贯彻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践行“农大精神”要旨和推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下一步,南校区学生会将继续推进“启益人生”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同学以此为契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学文化

三、国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认为重振国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至少有以下四点:

1、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有

重要意义。毛泽东同

志在19xx年撰写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

就明确指出,“中国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应用也是这样,必须

将马克思主义的普

遍真理和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完全地

恰当地统一起来,就

是说,和民族的特点

相结合,经过一定的

民族形式,才有用

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我记得池田大作先生在与汤因比先生在“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就曾经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他说,“中国之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共产主义,可能是中国人在传统上具有合理主义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资源丰厚的文化,批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非但不会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主导地位,而且还能够与之交融,促进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许可以这样说,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创立了新中国;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重振国学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意义巨大。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重振国学可以扭转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离,通过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来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不论大陆,还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拥有同一部历史,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字。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连接华人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血脉之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对于提升国人道德水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

国学文化

“仁

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4、对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的意义重大。当今时代,虽然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已成为全球性的呼声,然而,现代社会的话语霸权、文化霸权同样存在。在与强势文化的争夺中,放弃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全盘西化,就意味着放弃

自己的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

来讲,弘扬中

国民族传统文

化、振兴国学,

不仅是我国政

治、经济、文

化协调发展的

需要,而且也

是应对日趋激

烈的国际竞

争,增强综合

国力,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地的汉学家都在积极研究并加以利用,我们更没有丝毫道理不去继承、不去推动,不去发展。

由此可见,国学不仅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赖以取资的文化资源,而且是思想理念资源,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国学文化

相关推荐